书城管理海归竞技中关村
10391700000105

第105章 两年规模翻番,公司组建跨国团队

2005年3月15日桑兰特公司正式成立时,选址中关村创业大厦901室,办公室只有20多平方米。短短两年过去,公司如今已经拥有35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

成立之初,包括邵家骏自己在内,公司有4个员工,其中3人有股份,注册资本50万元;2005年7月公司第二次增资到75万元;2006年10月第三次增资到125万元。2007年夏天,公司刚刚申请了科技部的创新基金。

经过两年脚踏实地的稳健发展,公司现拥有质量可靠性专家和专职的研发人员10名,其中邵家骏、韩俊仙、张星昌都是国内知名的质量可靠性专家,另外7名研发人员中,有两名是领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可靠性专家,还有英国剑桥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的访问学者。

公司还从美国维恩州立大学、福特汽车公司、华盛顿大学、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聘请了四位可靠性的教授专家、六西格玛“黑带大师”,担任高级顾问;另外还有14位六西格玛“黑带大师”或健壮设计专家,在公司任兼职研发人员。

桑兰特公司十分重视研发资金的投入,两年来,通过咨询服务所得利润大部分投入新技术的研发和LCSS软件的开发。2006年投入的研发资金为19.22万元,占2006年营业收入126.9万元的15.1%;另外,2006年公司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2005年度创业资助15万元,全部投入研发。2006年的研发资金投入总共为34.22万元,2007年公司又投入40万元研发“基于构件化技术的全寿命周期六西格玛管理软件”。

经过权威部门认定:桑兰特公司专家团队经过对国外六西格玛管理的长期持续跟踪研究以及国内六西格玛改进与设计的大量实践,在六西格玛设计的流程及技术方面领先于世界:首次开发出适合于小批量产品流程改进的DATIC流程、大批量产品局部更改设计的DMADOV流程和小批量产品局部更改设计的DATDOV流程:创造性地提出了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六西格玛解决方案(Life Cycle Six Sigma缩写为LCSS),并将其应用于中国企业的六西格玛项目,取得巨大成功,受到业内广泛关注。

在开发切合中国国情的先进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相关软件方面,桑兰特公司也走在前列,经过近两年时间,已完成全寿命周期六西格玛管理软件初级版本(LCSS1.0版本)的开发,并于2007年4月23日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目前,邵家骏团队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增强相关功能,并运用软件构件化技术进行LCSS面向市场版本的改造和开发。公司在六西格玛设计(DesignFor Six Sigma,缩写为DFSS)、可靠性工程两个领域的研发水平与国际前沿技术同步,在相关软件开发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具有核心竞争能力。

公司目前的研发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六西格玛解决方案,包括指导思想、五大工作流程、完整配套的技术方法和约50万字的全套培训资料;二是高效实用的可靠性工程技术,包括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管理的完整配套的技术方法和约40万字的全套培训资料。

2007年,桑兰特公司进入新的跨越式发展时期:目前公司正在给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第二期的六西格玛咨询,华为公司明确提出了对LCSS软件的需求,并纳入二期合同。深圳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雷达研究所、珠海炬力电子科技公司等桑兰特正在服务的客户,均提出了在企业开展六西格玛项目推进时,希望能获得公司相关工具软件的需求。

在邵家骏的推动下,桑兰特公司还与香港六西格玛学会(SSI)达成战略合作意向,通过SSI推广“全寿命周期的六西格玛技术”,同时在港台、东南亚推出其自主研发的LCSS软件。

对于未来的发展,邵家骏充满信心:“中国产品一定要通过可靠性技术,实现优质优价,大国崛起一定会走上这条路。看看亚洲国家走向世界的道路,日韩条件并不比我们好,日本产品靠其质量,技术并不比别人强,靠的是高质量和高可靠性。这是一条高效益之路,能够真正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

柯丽芬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