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归汇聚中关村
10382600000001

第1章 海归的使命(序言)

夏颖奇

中国的特殊性在于其历史际遇的特殊性。

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是世界的领军者,这种领军地位长达两千年之久。中国这片土地所承载的、这个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这种影响力即便是1840年以后也一直在继续,尽管这种继续有着血与火的挣扎和奋斗,有着一个民族自强与崛起的跋涉和冲动。

160年是历史的一瞬,也是一个民族的永远。历史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个不甘落后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不管是“洋务运动”,还是“康梁新政”;不管是“辛亥革命”,还是“五四运动”:乃至新中国的“开天辟地”和改革开放的“继往开来”,都在书写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

工业革命以来,在文明创造上,中国已经落在西方的后面。落后就会挨打,落后必须学习。所以,有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论呼吁,作为教育实践,1872年8月11日,大清国第一批留美幼童从上海坐船跨越太平洋,登陆美国旧金山,开启了中国海归的近代取经史。

海归影响中国。

从器物到制度,从制度到思想,从思想到文化,一百多年来,几乎中国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海归的影响。作为最直接的政治成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政府委员共63人,在国外留学或工作过的有42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7大常委中,6人均有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

稳定的政治平台是一个国家全面发展的基础。一个先进的上层建筑需要先进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则同科技、教育乃至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开放的本质是一种交流,在经济科技落后的前提下,这种交流的实质就是学习。中国要向世界各国家学习,留学生就是最好的载体。建国初期,在西方国家封锁的情况下,中国派出大量的留学苏联或东欧的学生。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留学生群体去向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北美成为留学人才的主要聚居地。同时,这代留学生中,涉及的学科领域涵盖了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这些海归对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的接轨,对于中国在科技文化上追赶发达国家做出了卓越的不可替代的贡献。目前,从政治到经济到科技到教育到文化,从跨国企业到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从企业高管到CEO到创业者,几十万海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之网不可或缺的结点要素。

海归创业中国。

在中国经济崛起这个大时代,在这个中国全面走向全球化的大时代,海归们站在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科技交点和制高点上,看到了和把握着巨大的创新创业机会。中国的强大市场正在成为这些新时代的经济英雄们的大后方、大根据地和大舞台。正是这些海归们的创业行为使中国的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升级。

这在中关村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关村因为大学和科学院的聚集,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大的聚集地,因此也是海归创业者最大的基地。中关村也因为智力要素的密集成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旗舰和战略高地,令世人瞩目。

在中关村,海归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足鼎立。中关村海归创业风起云涌,成为一种现象。一字排开的20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已经是中关村一大景观,8000多位海归硕士、博士创办的3500多家高科技企业成为中关村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在中关村,海归企业的表现是优异的。新东方、百度、中星微、奥瑞金、空中网、搜狐、新浪等等明星企业,见证着中关村的发展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追赶和超越的脚步。正因为中关村的存在,“中国制造”才不是代工与加工的代称,正因为中关村海归企业的存在,“中国创造”才能在国际化的资金、技术、市场和人才的背景下不再苍白,而是变得切实可信。

国际化或者全球化不是西方化,但一定是先进化、高端化和现代化。海归的价值在于他们的学习背景、他们的视野、他们的技术最接近国际的潮头。这是一个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捷径与通道。中关村海归企业军团在中关村的1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十分抢眼。“和平崛起”所要应对的资源环境等等难题必然要向科技寻求答案。作为掌握了世界各行业发展大势甚至最高端技术的海归们,他们的事业机遇在于斯,他们的人生价值与历史意义在于斯。

我们有理由相信,留学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为中国发展营造最好的外因和建构最好的内因,为中华两千年的文化积淀寻找最有生命力和最合适的力量元素。每一代的海归都肩负不同的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复兴的前提下产生。我们这些海归创业者们,这一代改革开放后出去又回来的海归们,强大中国的经济是他们当仁不让的历史使命。而这些人的奋斗,则必然书镌着使命的历史。

在这一点上,从中关村最有代表性的海归企业和海归企业家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使命的惯性??邓中翰的“中国芯”、李彦宏的搜索引擎、丁健和田溯宁的理想主义、吴鹰的“颠覆性”技术的追求、周云帆的“抢占”市场先机、张朝阳的“吸引全球眼球”、俞渝的当当网面对EBAY的从容、陈一舟猫扑网的新锐和霸气……凡此,都在表明,这些海归们的事业正在成为一个国家传奇的细节,这些海归们对于自己事业和自己人生的忠诚正表现为一个民族对于国家使命的忠诚!诚然,中关村不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全部,中关村海归企业也不是中国海归企业的全部。但,中关村是旗舰,中关村是中国创造力最有标志性的指数。中关村的特殊性就在于中关村对中国追求与中国力量的普遍性的表达。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关村3500多家海归企业不能仅从数字中解读,我们要看到这些企业对资金、人才、技术的凝聚整合的现在进行时与将来时。只需MICROSOFT和INTEL,美国就可以号令信息时代。那么,3500多家海归企业的力量,在中关村创业群落的生态环境中将会产生怎样的意义?这就是海归的使命。

海归汇聚中关村。

为了海归的使命,为了实现创业环境的优化,中关村管委会以战略的视角专门成立了留学人员创业服务总部,创立了中关村在硅谷、华盛顿、东京、多伦多和伦敦的5个海外联络处。这些联络处与驻地的使馆等机构密切联系,宣传中关村的政策,将留学生引向中关村。而留学人员创业服务总部则接待这些海归创业者,引荐他们到各个创业园落户,同时在创业全程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创业体系和创业资金共同形成中关村海归创业的生态骨架,随着海归企业的集群发展,中关村海归企业的独特的价值、文化、生命力与竞争力正在形成。在留学创业者那里,57%拥有个人科技成果,44%科技成果获得专利,留学人员企业的注册资金总额几年就达到21亿人民币,引入数百亿的项目研发合作资金,凝聚了4万多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如果说,硅谷几千家企业就号令了半导体和互联网世界,那么,我们可以期待中关村海归企业的未来。因为他们专业技术极其优秀、国际化程度极其优秀、市场化理念极其优秀。

正因为这样,中关村管委会郑重而严肃地评选和表彰优秀的创业企业,自觉地记录这段历史。从2004年起,已经陆续出版了《海归抢滩中关村》、《海归创业中关村》,还有今天即将出版的《海归汇聚中关村》。三本书可谓是一首众多海归在中关村创业报国的协奏曲,写实性地记录着158家优秀的海归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从不同侧面演绎着创业者个人的使命与时代使命的结合,代言着海归群体在中关村的聚集效应。

“于无声处听惊雷”。借着2005年纳斯达克登陆的大潮,中关村海归企业将为这个国家奉献什么样的惊喜?WEB2.0的时代、手机3G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整合的时代、新能源的时代、新材料的时代都在走进现实、走进中关村。中关村海归们知道自己的使命,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时代人物!这些人都怀抱理想并投身于这个伟大的创业者时代,这些人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音符。他们创造的是奇迹,是助力中国崛起的奇迹。

人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活着的。人的一生能够不断地、执著地追随理想、追随信仰,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此,我们衷心地祝福他们!

2006年9月9日于中关村

裴庆生 贾增绪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