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代工商管理
10372800000040

第40章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指利用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计算出一系列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比较和评价,以利于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税务机关掌握企业财务活动情况和进行投资与经营决策的一项管理工作。财务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财务分析的主体、依据、方法、客体和目的等。概括起来,企业财务分析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等几方面。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企业的负债包括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债务,主要由银行长期借款、长期债券、融资租赁等构成;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负债,主要有银行短期借款、商业信用、应付工资、应付税金等以及剩余偿还期短于一年的长期负债。

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由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所决定的,除货币资金以外,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还有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及应付账款。如果货币资金及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金的数额与流动负债的数额基本一致,或前者大于后者,说明企业是有偿债能力的;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则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差。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一方面取决于负债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另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获利能力。获利能力强,且资产总额大于负债总额,为有偿债能力;否则,偿债能力差。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有以下几项。

(一)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能够变现或者被耗用的资产,包括:(1)现金与银行存款;(2)短期投资;(3)应收票据;(4)应收账款;(5)货币等。前4项合计为速动资产。

流动比率是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它说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支付的保证。一般认为,流动比率等于2或200%时为理想状态。当该指标小于2时,企业可能面临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能力;当该指标大于2时,又说明企业的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中,所有者权益或长期债务这些资金成本较高的资金过多,而资金成本较低的短期债务过少,使企业的资金成本总体水平提高,并且可能持有不能盈利的闲置流动资产,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运作效率,降低盈利水平。值得指出的是,不同行业、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其流动比率是有差别的。

(二)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是指那些不需要变现或者变现过程较短、可以很快用来偿还债务的流动资产。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余额视为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评价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很快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一般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或100%为理想状态,即每1元流动负债有1元现款或近似于现款的资产作保证。如果该指标大于1,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同时也表明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现款和应收账款等,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如果该指标小于1,则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差,将依赖出售存货或借入新债来偿还到期债务。

(三)即付比率

即付比率又称现金比率,是企业立即可动用的资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付比率是评价企业流动资产中的现款和短期有价证券用于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是流动比率的辅助指标。一般认为,即付比率在20%以上为好。但也不能认为越高越好,因为该指标太高,可能是由于企业拥有太多的非盈利性流动资产所致;指标太低,说明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偿还短期债务。

(四)资产负债率

式中的负债总额由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构成,资产总额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资产负债率表明全部资产中负债所占的比重,它不仅能评价企业用全部资产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大小,而且还是衡量企业负债经营能力和安全程度高低的指标。

企业的资产由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构成,因此,资产总额应该大于负债总额,否则就是资不抵债,因而资产负债率应该小于1.当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高于负债利率时,企业的所有者因为负债经营的代价较低而大幅度增加收益,因而所有者总是倾向于提高资产负债率,得到更多的财务杠杆利益。而债权人则希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一些,以减少资金出借的风险。所以,资产负债率不宜过高,也不应该过低,一般认为保持在50%左右为好。

(五)净资产负债率

式中,净资产总额等于资产总额减负债总额。净资产负债率是说明企业用全部净资产偿还全部债务能力的指标,与资产负债率基本都是衡量企业负债经营是否安全有利的指标。当资产负债率为50%时,净资产负债率为100%。

(六)利息保障倍数

式中,息税前利润是指损益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它可以用“利润总额加利息费用”来测算;利息支出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费用的利息费用,还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损益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文化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的息税前利润,资本化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上述六项指标中,前三项指标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后三项指标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即各种资金的周转速度快慢。计算营运能力指标的资料由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提供。利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进行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快慢也有两种表示方法: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式中的销售收入净额,有时用赊销收入净额表示。当我们把现销收入看成赊欠期为0天的赊销收入,全部销售收入就都是赊销收入。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分析企业流动资产流动情况的一项指标。衡量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标准是企业对销售对象提供的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如果实际收账期与标准收账期有较大的不利差异,则说明企业有过多的营运资金占用在应收账款上,而且可能发生较多的坏账损失。

(二)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速度的快慢可用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表示。

式中,销售收入净额为销售收入减去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和现金折扣;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是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占用额的平均值,在占用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用期初占用额加期末占用额再除以2求得。否则,要对各期的占用额计算序时平均数。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其使用效率越高。

周转天数是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周转天数越少,说明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式中计算期天数1个月按30天、1个季度按90天、1年按360天计算。

(三)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可用存货周转次数或存货周转天数表示:

衡量企业存货周转速度没有一个绝对标准,因行业和产品特点不同而不同。一般地,存货周转天数越少,周转次数越多,说明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

三、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的盈利水平高低,直接说明经济效益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最终决定着企业市场价值的大小和股东财富的多少。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是指企业每百元销售额所能实现的利润额多少,说明销售收入盈利水平的高低。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一定时期内产品销售利润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是每百元成本费用所能实现的利润多少,说明企业投入的成本费用盈利水平的高低。

(三)净资产利润率

净资产利润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这个指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资产的报酬率高低。

(四)总资产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利润总额与全部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总盈利水平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