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即使再有理想,也只能看到井口大的天空。如果许家印一直都生活在自己出生的周口农村,即使他再不认命,再上进努力,最多也只能成为周口农村的风云人物。但是18岁时太康县城一行,让许家印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冰山一角,从而他便有了奋斗的目标,那就是离开农村,到城里去,去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是啊,对于出身农村的许家印来说,要想扭转自己的命运,就一定要离开农村,到城里去见更多的市面,寻找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谈起自己第一次进城,直到现在,许家印依然清晰的记得当初进城的情境,当时交通不发达,要去县城,只能靠两条腿走路,如果运气好,兴许能遇上马车,可以顺便捎带一程。可惜许家印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他和几个同学带着窝头和水整整走了一天,到傍晚才到县城,初到县城,周边的一切都让许家印兴奋异常,他和同学们顾不上一路的疲惫,在县城里兴奋的逛了又逛,逛累了就在郊外的玉米地里吃着带来的冷窝头,困了就在玉米地里躺着睡觉。
这次进城对于许家印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当他躺在玉米地里的时候,就幻想着自己也能在城里有一席之地,和伙伴们谈笑风生时,许家印还一脸认真的说“看谁先混出名堂”。自此以后,进城就成了许家印执着追求的目标,为此,他苦学驾驶技术,为的就是进城找开拖拉机的工作,参加高考失败后,仍然不屈服命运,继续奋战为的就是离开农村,到城里去。毫不夸张的说,许家印的少年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度过的,在别人眼中,他是个不认命的倔小子,在自己心中,他是个不服输的战斗者,不成功就绝没有放弃的理由。
许家印的成绩一直不错,初中毕业后,很顺利的考上了高中。那时候的高中生可以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所以许家印在村里常常成为同龄人羡慕的对象。可是由于“文革”运动,学校都在大搞批斗运动根本没法正常上课,所以许家印的高中是在半读半工中度过的。
不管是上学还是做工,许家印始终都有一个坚定的想法,那就是离开“农村”,到大城市里去开辟前程。文革打断了许家印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想法,不服输不认命的许家印便想着法的通过做工的渠道去改变命运。在当时的农村,开拖拉机可是个风光活,但是开拖拉机需要技术,更关键的想开拖拉机的人都排着长队呢,这么多人想开拖拉机,可不是人人都能如愿。许家印为了得到这个岗位,专门请村长和书记喝酒,因为决定权在村长手里。村长喝了许家印的酒,自然给许家印留了一个开拖拉机的岗位。
刚开始,许家印跟着村里的老拖拉机手学驾驶技术,老师傅教的尽心尽力,许家印脑袋瓜聪明,学的也认真,很快就成了司机。直到现在,许家印回忆起那段岁月,还能清楚的记着拖拉机“吸压爆排”的工作原理。当了几个月的司机后,许家印渐渐摸清了门道,所以不认命的许家印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去城里闯闯。可是,怎样才能在城里找到工作呢?许家印的邻居有个舅舅在城里公安局工作,于是许家印怀抱希望写了一封信,并期望能够通过这封信在城里找一份开拖拉机的工作。可是,令人无奈的是,信寄出后便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时至今日,许家印也坦言当时自己实在是太单纯了,从未蒙面的人怎么可能会因为一封信就帮助自己呢,况且当时在城里找工作并不容易。事实虽然如此,但不难看出,当时的许家印想进城工作的想法真的很强烈,即使是明知道希望不大,也一定要试一试。虽然这次进城的想法泡汤了,可他并没有灰心,许家印从小就是不认输的人,不管遇到怎么的困难和挫折,对于自己坚定了的信念,绝对不会轻易动摇。对于进城的想法,许家印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因为不能去城里开拖拉机,无奈之中,许家印只能留在农村干农活。在此期间,许家印挖过大粪,也当过保安,他一直都隐忍着,暗中积蓄着,只要一有机会,就要走出农村,到城里去。
许家印是高中生,在当时算是文化水平高的,所以很容易便得到了村里的重用,许家印被安排去协助队长工作,掏大粪是又脏又累的活,谁也不愿意干,于是许家印就带头做表率,认真的掏大粪,认真挑着担子,把大粪挑到地里肥田,在许家印的带领下,大家也慢慢改变了对“掏大粪”的看法,干活也逐渐积极起来。后来,许家印还当过“大队治保员”,那时候相当于民兵,实际上工作性质和现在的保安差别不大。相比掏大粪而言,这份工作显然轻松了不少,可是,许家印并没有因为这份轻松的工作就忘记自己进城的目标,只是,进城需要一个机会。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下达通知恢复高考,由于高考早已经间断多年,所以这一次的高考招生对象十分广泛,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的知识分子、复员军人以及应届高中生等都可以报考。得知这个消息后,许家印知道机会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终于来了,没有丝毫的犹豫,许家印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报名了,然后开始了突击式的功课复习,因为这一年的高考时间安排在冬季,复习时间十分仓促,所以许家印格外卖力。
恢复高考第一年有五百多万人参加报名,虽然报名人数众多,但当时的办学条件有限,所以录取人数在27万人上下,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这一年许家印名落孙山,进城的希望再次化为了泡影。对于常人来说,一次次的进城而不得,可能也就不再坚持了,反正有清闲的保安工作,在周口农村,日子也能过的不错,可许家印是个不安于命运的人,他不服输,不认命,正是这种性格促使他做出了人生中的重大决定,那就是继续复习功课,备战第二年高考。
1978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增加到了600多万人,不过可喜的是录取人数也增加到了40万左右,但是竞争依然十分激烈。为了更好的复习功课,许家印回到了学校,直到这时,他才发现回学校复习的人太多了,多到很多人没有地方住,于是许家印在学校附近找了一间破烂不堪的屋子,开始了自己的又一年苦读。在高考复习的那段日子里,许家印住的差,吃的更差,一筐红薯或者玉米,再加上一瓶盐,几滴麻油往往就是一周的口粮,连葱花都能成为美味的作料,由于伙食差,身高将近一米八的许家印竟然一度瘦到90斤。
复习的日子生活十分艰难,但许家印从来都没有觉的苦,觉的累,而是一扑心的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学习上。当时,高考对于像许家印这样的寒门学子来说,就是一道龙门,能够越过去,就会看到光明,因为只要通过高考,再差也会成为钢铁工人,只要考上了,许家印离开农村去城里的愿望就能实现啦。
机会从来都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在复习的那段日子里,许家印就像是饥饿的野兽般疯狂的积累知识,因为刚恢复后的高考,拼的不是谁的文化基础好,而是谁学的更快。许家印知道,要想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光靠聪明是不够的,还必须得刻苦,要努力。先天的聪慧再加上勤奋努力,许家印终于用他那股不服输的勇气,不屈服命运的倔强推开了一扇改变命运的大门。
1978年,许家印以周口市前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当时的武汉钢铁学院,也就是现在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从此,许家印告别了开拖拉机、掏大粪、当保安的农村生活,开始朝着更远大的目标奋勇前进。有人说,时代造就英雄,许家印命运的扭转与时代是分不开的,但也不仅仅是因为时代,时代的考验是一场淘汰赛,只有乘机逆流而上的人才会迅速成为时代的精英,剩下的则会如冲走的泥沙般留不下丝毫的痕迹。没错,许家印就是一个逆流而上者,因为不屈服与命运,所以借助高考,陡然将自己的命运推入了时代的快车道。
许家印考上了大学,这是他命运转折的开始,更是他不屈服于命运的最终结果,他正在朝着进城的目标一点点前进。任何成功的铸就都不可能离开个人的努力,困难和挫折都是在所难免的,无论是在人生道路上还是在经商生涯中,唯有像许家印一样有股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敢于屡败屡战,才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永远都不要抱怨命运的坎坷,因为它留给我们的往往是最甜的那个苹果,对于许家印来说,考上大学所获得的奖励,不仅仅是父亲送给自己的梅花表,更是未来的锦绣前程。
“行动风向标”
容易被失败击溃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担当重任,许家印进城的想法可谓一波三折,可是他凭着自己不服输,不认命的倔强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努力,所以他最终推开了大学之门,也推开了自己的辉煌前程。做生意有目标并不难,难的是不管成功与否能够始终如一的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有多少人在遭遇挫折和困境后变得萎靡不振,只要你认命了,那么命运便不再任你扭转。做人也好,做生意也罢,都应该有股不服输的精神,这才是支撑我们走向精彩、走向辉煌的唯一动力。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这股不服输的精神,尽管如此,但是我们依然通过对自身的修炼,让自己的精神更有韧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我们因为一时的失败而丧失了信心,如果我们灰心丧气再也提不起半点斗志,不妨多想想,刘邦四十多岁了还是一个村长,但后来却变身皇帝,姜子牙行将就木了还没什么成绩,可后来却成为天下第一谋士,有了榜样的激励,我们又有什么理由灰心呢?
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永远的失败,失败了不要紧,因为再大的失败也只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能够重新重新站起来,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迎接我们的毕竟是胜利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