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松下幸之助用人之道
10332300000004

第4章 松下的人才原则(二)

他说:“我不但认为人才的培育有其必要,并且也做了努力,但却培育不出人才。”发这种牢骚的经营者相当的多,他们或许对人才的培育相当努力,但问题是有没有全心全力地去做。为了添购设备或向银行借款,他们一定会连脸色都变了,那样全心全力去办好它;那么在培育人才时,是不是也像做这些事情一样地认真呢?

松下先生所说的“人才优先于任何事情”或“人重于一切”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要发展事业,首先就要把心放在人才的培育上面”,“不管工作有多忙,为了解决工作的繁忙,首先就要努力培育人才。”这些都是松下先生深信不疑的信念,也是现在松下电器公司人事的基本方针。

人确实是比物和钱来得重要。身为主管要是没有“不管多忙,人才培育绝对优先”的信念,人才培育这句话到最后,只不过是句口号罢了。

那么,体会了人才培育的重要性后,经营者应该怎样去做呢?

所谓人才的培育,就是一种教育。当然,就教育这两个字,学校的教育和企业所谓的教育,是有差别的。

松下电器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培育人才方面比别的公司成功,最大的原因在于,创业者松下先生对人才培育之重要的体会,比世上任何一个经营者要来得强烈,并且比谁都热心地去教导员工。

第二,人类的重要性。松下先生确实是一个天生的人道主义者,他那重视人类的心意和尊重人类的精神,全部表现在一贯的人事政策上。

许多公司人事业务职责的领导,自然希望公司愈来愈好,为了公司的发展,就要在人事政策上下功夫。由于公司的繁荣和人才的培育是不可分的,为了衡量每个员工的能力和向心力,就必须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

松下先生也同样是为了使公司繁荣起来才注意人才的。他最先想到的是,为了这个人本身的前途,必须将他的能力发挥出来。

辜负一个垂死的人的信任,用你们并不打算实现的诺言来陶醉他,这是卑鄙的。

——[法]罗曼·罗兰我们也常可见到一些公司,虽然嘴里说“人是最重要的”,但一遇到公司的员工过多,就以不尊敬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相反的,要是遇到员工不足,就把那些仅有的员工捧上天,深怕他们辞职不干,不敢施以严格的训练。因此他们就不会想到要为这个员工本身的前途,去引导出他的能力来。

“减量经营”这句话是用来代替过去的高度成长经济的。裁减多余的人员、维持适当的规模,这是经营者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身为公司的总裁,如果随意解雇员工,或制定裁员政策时,一点也不会感到痛心,松下认为这个企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在景气好的时候,大量雇用员工;景气不好的时候,便予以解雇。这在资本主义经济里,或许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这种作风,却无法培育出像松下电器公司所要的:员工和公司要成为一体,并且各同事之间都要有结合感。如果公司方面只考虑公司的利益和方便,而不顾员工的想法,甚至觉得牺牲他们都可以,那么员工方面当然也不会存有和公司结合为一体的想法,而认真工作。

松下先生一向认为“人是企业最为重要因素”,所以不可以随便裁减的。公司的总裁要是能有这样的信念,我想,培育人才就容易成功了。

事实上,松下电器公司在其经营的长久历史中,只有一次想到要裁员,这是战后混乱的时期做出的决定。关于这一点,松下先生后来曾加以解释。

在这种战败,有违一般经济常态的时代里,松下电器公司被指为财阀家族,成为限制公司,赔偿工厂,停止军需补偿,解除公职,并指定为持股公司,而陷入无法动弹的状态。

松下先生在一九四六年十月的新经营指导方针发表会上,在员工面前指示松下电器公司今后努力的方向。“万一这种努力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甚至到了不得不暂时停止电器用品的制造,公司也只好停止生产。但这时候,公司虽然没有工作,却不允许有人做无业游民,诸君还是要去发掘新的工作,做新事业。我不希望有人离开公司,也不允许有人离开;不管事态变化如何,太家都要同舟共济,团结一致,以冲破难关。”松下先生殷切地说着。

在日本,不管哪个公司为了发展的需要,而做大幅度的人员裁减,这是理所当然的手段。在这种非常的时期里解雇员工,不该说是经营者的责任。

松下电器公司虽然有不断地进取之心,发展壮大,无奈没有材料。即使尽力寻找材料,还是没有结果。这时候,松下先生不惜改变经营方向,把事业继续支持下去。因为他说过,不希望有人离开公司,也不准有人离开公司。战败的翌年,可以说是企业秩序大乱的一年,不管哪个公司都有罢工,争执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到处竖起红旗,甚至有的经营都被吊起来。这时候要每个从业人员,都做到和公司结为一体地工作着,并和同事共同努力,这在规模小的公司或许还有可能做到,但在几千人以上的大公司里,也要求如此经营着,那将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但松下先生却能够做到。在一九四七年松下电器公司陷入各分行要各自解散,甚至连总公司也要自行解体,松下先生发表了那篇演讲:“不是公司想要这么做,’而是受到时运不济的影响,到最后不致受到革职的厄运。也可以说公司还有能力用的人,只有三千五百人。”

没弄清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法]巴尔扎克松下先生对于员工的态度,还有另外一个例子。

在一九二八年到一九二九年时,美国发生经济大恐慌,继而影响到世界各地,日本也因而陷入不景气的情况。工厂不是缩小经营范围,就是例闭、减薪或裁员,松下电器公司也不例外,非常艰苦。那时刚好是在大阪中福岛区的大开町设立工厂不久,差不多是自一九一八年创业后的第十一个年头,松下电器公司刚刚有了企业的规模,就碰上了世界经济危机。产品不断地制造出来,却无法推销出去,结果,仓库里的货品堆得满满的。当时的干部只好拟定“生产减半、员工也减半”的计划案,向松下先生提出。除此之外,实在是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打开这种窘困的局面。

当时松下先生刚好身体健康欠佳,一直卧病在床,但他还是毅然做了下面这样的决定。

这是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底的事,在工厂做半日工却给全天薪资,店员放弃休假,全力推销库存货品。结果,两个月内就把仓库内原本堆得满满的货品推销得一干二净,工厂也恢复全天候的工作,一切难关终于渡过了。

松下先生这种“尊重人类”的精神,并不是因为二战后日本成为民主主义的社会,或是因为劳动基准法的制定,或是因为人才太少才提出来的精神。就是在军国主义盛行的时代,或战败的混乱时代,他的这种信念也丝毫未曾变动过。

松下先生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培育人才,就是因为他认识到了人类的重要性。员工方面自然也会感受到这种被尊重的感觉,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在社会上我们常可听到,公司在能力情况许可下,自然会多雇用人,一旦支持不下去时就大量裁员,这是一般公司的方针。像这样把大部分的人裁减,只留下一些精英,在选拔职业运动选手或需要特殊才能的职业上,或许可行。但要是以这种方法用在公司上,就无法培育出真正爱公司,并觉得自己是和公司连为一体的人才了。

第三,要明确经营概念。“老实说一当我开始创业之际,并没有明确的经营概念。当然,即是做生意,为了要有所发展,必定会想尽各种办法,但这也不过是依照当时做生意的常识罢了。我当时只知道必须要制造出优良的产品,要积极研究新产品,做到客户至上,顾客第一,并且努力地去实行它。”这是松下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以这种方法使买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接着员工也逐渐地增加,于是松下先生也渐渐地觉得光是以这种方法来经营事业,是不行的。以这种方法做生意,再加上不断地努力确实是很重要,而且也颇有成效,但却不能只有这方式而已,还要想到,你是为什么来做这种事业的,这就是必须要想到的生产者的使命。

深觉这种使命感极为重要的松下先生,才会在一九三二年召集全体员工,发表了他那篇创业纪念日的演讲辞,勉励大家要为公司而努力,为社会创造财富。而且还呼吁要共同努力完成今后二百五十年的大计划。

要达到这个愿望,经营者应该要有什么样的准备呢?这就要照下面松下先生所说的去做了。

让人误认为你是无知的,往往是最大的睿智。

——[西]格拉西安明确地拥有这种经营理念的结果是:“从此我比以前更有信心,不管是对员工或客户,我都能说我该说的话、做我该做的事,把经营的事业做得更好了。而且,员工听了我发表的一番话后,他们都非常激动,由此而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表示将以此为目标努力工作着。总之,可以说像是在经营体系上,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公司蓬勃发展起来。从此以后,事业发展的速度,是我意想不到的。”

松下先生曾说,今天能够成功地培育人才,完全是因为当初,明确地指示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及使命感的缘故。

公司既想要栽培人才,就必须将这个公司的理念和使命感明确化。一个公司有了某种的使命感,就可要求员工对这个使命感认同,并且全体一致努力,如此才能培育出把公司的使命视为自己生命的员工。

要是没有这种使命感,每天只是无所事事,那么即使工作的知识和经验与日俱增,但却无法使公司蓬勃发展下来。

松下电器公司的前社长前会长高桥荒太郎,于一九三六年进入松下电器公司服务。在这之前,他曾经营过朝日干电池的生意,进入松下电器公司后,他最感激的便是得到如此明确的经营概念指示。他说:

“虽然我是因为有做生意的经验,而受到松下电器公司的青睐,但松下电器公司却能确立经营的基本方针,并明确地表明‘制造产品之前,要先制造人才’,甚至还清清楚楚地列出‘培育人才的基本方针’。”

“我以前经营的公司要是有这样的方针,在一九二六年后的三四年间,就不会陷入那么惨淡的状态。如今受到松下电器公司的照顾,我感到非常激动。现在我只要能照着这个方针去做,相信必定绰绰有余了。于是我决定从此不再以我这种一知半解的智慧和才能,去决定事情。

制造传真机的松下电送机器的前身——东方电机,曾经陷入极度的经营危机。被恳求协助重建的松下先生在与东方电机做资本合作时,同松下通信工业东京营业所长木野亲之(当时三十五岁,现为松下电送机器社长)发出命令:“你去做重建的工作。

接手了随时在闹罢工,加上财政赤字累累的东方电机的木野先生,首先要采取的行动,便是把松下先生的经营理念让每个员工牢记心中。

“虽然现在我们没有钱可买任何材料,但却有一个松下的经营概念。生产或贩卖固然需要各种支援和努力,但松下先生教导我们,经营首先在于人。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培育人才。一切都以松下的经营概念为开头吧。”

很多例子都可以证明,经营者首先要有经营的概念和使命感,并把这种使命感彻底地灌输给员工,这样,公司才能拥有真正的人才,公司才会繁荣昌盛。

第四,公司要以高额利润为生存的条件。松下电器公司是采用事业部制,每个事业部都以独立核算制,来严格地核对所得的利润。每个事业部的原则上,都要订下自己的事业计划,以获得高于利益率百分之十以上为目标。并对此负责任。公司不允许有“只要有一个事业部赚钱,其他的事业部即使亏损也无所谓”的想法。不管哪个事业部都要有自己的赢利成绩。没有利润的事业部是有罪的,因为出现赤字不但愧对公司,更愧对国家,这是松下电器公司的见解。

只要你告诉我,你交往的是些什么样的人,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人。

——[德]歌德松下电器公司对利益是非常重视的。不管是事业部或其连锁店,拿不出相当赢利成绩来的经营者或干部,就会被断定是没有资格担当这个职位的人。企业既然是以赢利为目的,自然不该忽视利润,所以松下电器公司才会严格地执行追求利润的目标。

由于各事业部经营的范围不同,所以有担心找不到配合流行商品的事业部,也有和竞争力强的其他公司陷入苦战的事业部。但无论如何,都不准以此作为无法获利的借口,经营出相当的利润,是事业部的责任。

事业部长为了确保利益,必须考虑到各个方面。比如工程是否合理,经费是否可以再消减一点,是否能再开发更多的商品市场等等。而且还被规定不准仿冒他人商品,不准削减员工的薪资和奖金,不准延长劳动时间,每个事业部长都要在公司规定的范围中,发挥独创的精神,努力于获取利润。所以,惟有不断地努力,以认真的态度去解决难题,企业才会有进步、有发展,优秀的人才也才能够养成。如果经营者办事没有效率,被批评为“在办公家机关的事”,就表示他根本没有努力获得利润的精神。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不要忘记向员工明确指示,为什么公司非要获利不可,让员工彻底的明白获利不但是公司生存的条件,还是员工们生存的条件。有很多公司,尽管知道追求利益,却很少向员工说明为什么公司一定要获利。一些大众传播和评论家,评论企业获利是罪恶,所以,事先为自己公司的员工,彻底地阐释这个观点,是有必要的。

日本今天的繁荣,自然是公司获得相当利益的结果。如果大部分的公司都不赚钱,日本早就变成一个贫穷的国家了。正因为公司取得了高额利润,才能缴纳税金,作为互相帮助的资源。而为了社会全体的繁荣,赚钱已是我们重大的责任和义务,这是要向员工们明白表示的一点。

依松下先生对利润的见解,他认为“赚不了钱,就是一种犯罪的行为。我们从社会取得天下的资本,集天下的人才,用天下的资源,如果再没有任何成果展现,不但愧对社会,社会也不会原谅你的。”

一九四九年时,松下电器公司还未从战败的伤痛中站起来,受到种种限制,无法随心所欲地从事经营活动,但松下先生还是认为,如果无法获得利润,公司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赚了钱,公司才能把一半的利润缴约税金,有了税金,国家才能施行教育和公共福利行政。某些工程的经费完全是来自税金。假如大部分的公司都不赚钱的话,日本可能一下子就瘫痪了,国家一切机能也会因此而停止。这些道路都是浅显易懂的。不过,那些在新闻上,被列为前几名的公司,总是被解释为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利润的。

用不当的手段获利,或以逃税来隐藏获利的行为,自然是应该揭发的。以正常的经济活动获利的公司虽是好的,不过要是出现了赤字,扰乱了国家社会的秩序,也同样是无法获得原谅的。我们必须把这种观点当作信仰,深植于员工的内心,并且教导他们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既然经营企业:就一定要获利,以培育他们对利益的强烈观念。培养企业人才,和学校的教育不同,不是教他们一些知识和颁给学位,就算是把人才培育成功了,而是要实地活用知识,并培养出更多能够实际据有创造利润能力的“经济人”。这才是松下培育人才的目的。

第五,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福利。松下一直强调经营理念和使命感,因为这一点确是很重要,所以他才不烦其劳地一再强调。有句话说:人不能光靠面包而活,但是,人没有面包就不能生存,这也是事实。

一个人对那些跟自己性相投的人,是不会长期不和的;他总会一再取得一致的看法。

——[德]歌德不论经营理念或使命感多么高明,在物质方面若无法满足人的需求,比如薪资待遇如何,假日是否比别的公司时间长,或者在卫生福利制度等物质方面,比别的公司优厚,等等。否则,即使再强调使命感,也没有人会听得进去的。

当然,人对物质的欲望是无穷的,即使给得再充实,还是无法让人满足。不过,最起码也要不比其他同行业差。

物质方面只要有点不充足,那么即使再怎么强调经营理念或使命感,还是没有效果的。毕竟经营理念或使命感,是无法完全取代物质的。

人类的欲求,随着一个一个阶段而发展,首先是维持生命所必要的“生理的欲求”,一旦满足了,接着就会有“安全的欲求”,这种欲求满足了的话,又有“社会的欲求”。

但依松下的经验,人类的欲求,并不一定接着这阶段依序进行,而是同时拥有各种不伺的欲求。不过,无论如何,物质的欲求还是排在前面的。企业的劳动条件,若达不到某种令人满意的程度,就非常困难了。

因此,在“有人才始有企业”的前提下,想要员工们能够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能,经营的原则自然是希望能做到“高效率、高薪资”。效率提高了,公司才可能支付高薪资。但松下先生提倡“高薪资、高效率”时,却不把高效率摆在第一个努力的目标,而是借着提高薪资,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意愿,然后再达到高效率。当时,员工的生活普遍困苦,所以这种做法确实是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的最好的办法。虽然公司的处境也不见得轻松,但松下先生却设想到员工生活的苦处,并能以此来鼓励员工。

还有,其中提到的“为了打通经理薪资统制令的阻碍,还让酒井君去会见县长。”这时候,统制令规定企业不可随意加薪。随着物价频频上涨,这种不合实情的法律,把企业缚得不能动弹,若再这样下去,员工们的生活可能就要出问题了。松下电器公司以这种独特的见解,向县长商量提高员工薪资,结果才获准临时加薪。

员工在公司里储金的年利率,是百分之十五,但由于山阳特殊制钢公司突然倒闭,使得公司支付不出员工的储存金,制定了各种保护公司内储金的政策,但大藏省也出面做行政指导,希望众劳工那边,把存在公司里的钱和利息,移到市上的银行里。

有人向松下社长报告了这件事时,他非常生气。大藏省固然是为了保护银行的利益才这样做的,但是应该站在劳工立场的劳动省,也在帮大藏省说话,这种对劳工不利的举动,不是很奇怪吗?为什么一定要把存在公司里的钱,移到外面的银行去呢?劳动省到底是在打什么主意?于是松下社长就命令他的手下马上去找劳动省的村上劳政局长抗议。

总之,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要是不同时充实,就很难唤起员工工作的意愿。若想要用精神的鼓吹,来弥补薪资太少之类的缺憾,根本就达不到预计的目的。经营者努力掘高劳动条件,对培育人才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点。

第六,让员工有一个美好的向往。让员工一直有梦想,是松下先生的经营方式。绝对不要忘记让员工对未来,怀有无限的憧憬,这在培育人才上,有很大的效果。

对那些习性跟他完全相反的人,他可能徒劳地想方设法去跟他保持和睦,但他终归还是会同他们分道扬镳的。

——[德]歌德例如,松下先生在向工人演讲中提出:“从今以后,二百五十年为达成使命的期限。也就是直到二百五十年,世间不再缺少物质,而变成一片繁荣富庶的乐土。”他以如此宏大的气势,向员工指示将来的一片大远景。

如此具体计划着未来,所以不管是元老或是新进来的员工,都对“从今以后,要把这个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使命,当成我们松下电器公司的理想和使命,而且大家也要负起完成这个使命的责任。诸君既然有缘来到松下电气公司任职,就必须要把我们公司的使命,当作是一种责任,并尽可能地喜欢它。”由此,员工们感到非常的兴奋。

自古以来成大功立大业的人,都是在他的内心有个梦想。比如在企业界成为知名人士,或成为百万富翁。松下先生并不光是为了增加个人的财产,而且还描绘出壮观的经营理念,把这种理念向员工表明,让员工觉得这就是他们自已的梦想,像这样的经营者,倒是很少看到。

有梦想才有希望,人类也才能成长、进步。在公司中,让员工有希望实现的梦想,也惟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把人才培育起来。松下先生自己也写了下面这一段话,说明不让员工拥有梦想,没有资格当老板的道理。

这里所谓的五年计划,乃是从一九五六年起的五年间计划,以四倍的收益为目标。松下电器公司的五年计划,预定在五年里,把收益增为四倍,结果不但给员工带来光明的远景,同时也带给全体企业界相当大的刺激。

五年后,松下先生在员工面前发表过的实施一周五天制,以及实现和欧洲相等的薪资劳动条件,也都确确实实地实现了;而这些条件的实现,就更加激励员工为实现他们美好的向往而加倍努力工作,对松下电器人才的培育很有帮助。

松下电器公司之所以能够把这美梦设想出来,完全是因为松下电器公司的经营一直都很顺利的缘故,如果今天经营状态不是那么理想,他们也许不会有这样的设想。

事实上,若只是把梦想描绘出来而不去实现,那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经营者既不想去实现它,只是用嘴巴说说,那么就是景气再好,也无法取得员工们的信任。

不过,就算是经营不顺,还是要有鼓动员工的勇气才可。譬如战后的松下电器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时候的松下电器公司,可说正处于惨淡经营的状况中,但松下先生却不曾因此而放弃梦想和希望。仍然用美好的向往来鼓舞士气。

战争结束后四个月来,日本的产业依然没有起色,就这样受空前的创伤,在没有任何复苏的情况下,迎接新年的来临。然而,他们觉得不能再这样不知羞耻地过下去了。所以,今年正是他们开始重建日本的一年,全日本人都要一起奋发起来,而身为产业人的经营者们,更要率先作深切的觉醒。

在这种忧患的时代逆流中,松下公司是怎样奋斗的呢?众所周知,都是因为它很早就从混乱之中站起来,并向复兴之道迈进。从今日发展的情形来看,就可明白松下电器公司是比其他的创业者,最能自我反省的一个公司。而生产恢复原状,也是从松下电器公司开始的,这些都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也因为松下公司有这种自信,公司才能如此一帆风顺。

多交朋友主要不是靠头脑灵活,而是靠心地善良、单纯,性格热情、坦率,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英]珍妮·奥斯丁松下公司要改善的地方还很多,而松下先生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彻底地自我反省。战争结束后,宣布了产业人使命的重大。并努力去完成使命,也因此而更深入一层地强调要自觉,这便是桧下公司的根本方针,由于战争,所有的设施都被破坏无遗,地上的一切也荒废殆尽,如果不把这些重新建设起来,就绝对无法确保人们的新生活。就不能够实现松下美好的未来生活。面对如此满目疮痍的惨状,要重新整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松下等人的有生之年,是否真能完成这项事业,大家都没有把握。今天的日本,就是被这种气氛所压倒,大家只会想,不去努力做,结果只有陷入灰心、颓废的漩涡中。所以,松下先生深深觉得,即使实行这项意义深远的使命,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人力,但也不可因此而感到痛苦。相反的,应该要感到快乐和知足才是。

松下先生认为必须在艰苦经营的状态中,一边培养快乐的心情,一边努力进行改善生产、工作、生活条件,这才是最重要的。举例来说,在一次全国中等学校棒球大赛中,松下先生深深被那些在酷暑下的年轻人,脸上沾满了汗水和沙尘在进行球赛时,还笑眯眯的表情所吸引。像这种一不留神,就会被球打伤的比赛中,他们还是那样高高兴兴地进行着。如果大家也能在这样的心境下,进行松下的事业,一切不就没有问题了吗?不就能够实现松下的使命了吗?

以充满欢喜的经营为根本,正是今后松下电器公司要努力的方向。

从学生时代起,松下先生就有过运动竞赛的经验。运动竞赛可说是一种将体力发挥于极限的竞赛,肉体上的痛苦,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但是一旦热中于此,那种爽快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又有无限的魅力。很多人热中于没有一毛钱可赚的业余体育运动,正是因为他们从中能体会到无限的快乐。松下先生提出以欣赏爵士乐和热中运动的心情,来进行工作,这给战后不久的晦暗气氛,带来一线光明,并使每个人重新抱有希望,对于这点,松下的员工都感到非常钦服。

经营顺利自然是不用说,但即使陷入困境,经营者也要让员工有梦想、有希望。因为,在一个没有梦想的公司里,是无法培育出人才来的。

第七,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至此,松下先生培育人才成功的几个秘诀已经介绍给各位读者了。如果各位读者能够赞同这些观点,那是很荣幸的;如果觉得也不过是些老生常谈,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妙策,那可能是表达的方式不够好的缘故。为了不使各位误解,有必要在此再附加说明一点。

培育人才和制造产品、设法赚钱的情形是不一样的,培育人才,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必须经过拼博、奋斗。松下先生自己对于这一点也说过,人才的培育并不是刻意去制造,就可以成功的。

以松下用人的经验来看,要以刻意的方式去培养人才,是行不通的,还是以自然的方式来处理较好。该生气的时候就生气,该骂的地方就骂,以这种最自然的方式,才容易培育出人才。

拿松下来说吧,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是非常认真的。每天都以认真的态度工作,不管外界是褒是贬,他还是认真地工作,把自己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以没有任何伪装的面孔,去面对员工。以如此的姿态出现,员工也就容易了解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并且透过这种了解,团结在他周围的人,也就会愈来愈多了。

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

——[英]莎士比亚松下先生是个讨厌耍花招、卖弄玄虚的人,所以他不管是在用人或裁培人,总是以自己的真面目和认真的态度去处理。当然,还要把事业活动的每个范围教给员工,而员工也要没有丝毫怨言地接受这些正确的人才培育方法,这是很值得各位参考的。这本书也将依次地作有关这方面的介绍。不过,所谓用人或培育人才,最重要的,并不在于人才培育的方法或技巧,而在于人与人之间,健全人格、互相接触。

因此,假设有所谓培育人才的妙方,也有成功的实例,只要模仿它一两招,就可以把人才培育起来了,这只能是一个疑问。

要用人,就有必要抱着这样的心态。但这并不是光是模仿别人成功的作风,就可以做到的。

各位读者,如果你觉得这里的事件,有太多基本要做的事或理念,那是因为所要解释、表达的,并不单单是这些事例的表面,而是希望读者也能读到这里面存在的精神。

若要探讨松下先生培育人才的秘密,最重要的还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松下把对担当人事业务者来说非常重要的,也是要了解松下先生的人生观所不可缺少的两节资料,即一九七二年五月发表的“新人生观的提介”和一九七五年一月发表的“新人类之道的提介”,转载出来。

在这里所要提倡的第一点,就是要认识人类是“万物的主宰者”。这并不单指所谓的性善说,而是更深层次的人类尊严。当然拥有像钻石般光辉的本质,但若不去琢磨它,就不能放出闪亮的光芒来;惟有努力不断地琢磨,人类的本质才能放出灿烂的光彩。

确信人类的本质是愈磨愈亮,就会尽力地去培育人才;也由于有这样的信念,一才能彻底去锻炼员工,而不顾多么辛苦。如果认为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不管再怎么教育,也不会有任何成果。如此的不相信人类、怀疑人类,就根本不会想去栽培部属。既然没有热忱,当然不会有结果。

第一。要承认并尊重人类的个性。一片石墙的组成有大的石头,也有小的石头,大的石头起着作用,小的石头也在起着作用。并不因为大石头比较有用,就不要小的石头。正因为有小石头支撑着大的角石,石墙才能历经百年而不崩坏,所以小石子也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任何一个人也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而长处总是不比短处来得醒目,但与其去责备他的短处,倒不如引导他的长处,使他得以尽情发挥才能。

第二。要以理智的态度,合情合理地去处理与利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若能做到正确又合理的处置,人类就能发挥万物原本具有的利用价值。以人的特性去利用这一切,我们的企业全体,也能因而得以发展。

第三。礼的精神。下了雪道路冻结后,才知道怎样的道路会有摩擦力;用帮浦取水一旦发生故障,才发现有所谓的气压存在。在平常有许多没注意的事,仔细想起来,才知道要感谢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些都同用人的道理一样。劳资双方要是都有感谢的心,万事也就容易解决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互敬互爱。所以,礼的精神——感谢的心情,正是走向人类之道所不可欠缺的润滑油。

第四。善用众人的智慧。人类是以一个个的智慧、一个个的力量来说的,即使再伟大的人物,也是有其限度的。常言道:人多智慧广。惟有利用众人的智慧,始能发挥这种人类的伟大力量。毕竟人类是不能单独生存下去的,而一个人独居无友,也不会有什么发展进步。所以,只有汇集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全体才能进步发展,人人也才能过着富庶安乐的生活。企业也是一样,充分利用公司里的众智,才得以发展,使全体员工把所有的智慧,集中在经营上,才能汇集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才能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要是您想达到您的目的地,您必须用温和一点的态度向人家问话。

——[英]莎士比亚五造就人因菜下料当仁不让

如果没有很会骑名马的优秀骑师,名马反而会变得比劣马还难骑。千里马也成了空有的宝物,而不能加以利用,这时对这个骑师而言,千里马就不算是千里马了。

无论怎么说,经营的基础是人。一个公司是好是坏,能不能借着公司的事业对社会有所贡献,完全都是由从业人员的想法来决定的。因此,公司里的每一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且绝对有必要先使公司里的这些人成长起来。如果每个人都很幼稚,虽然大家都相当团结,可是集合起来的力量,终究无法突破幼稚的范围。

松下先生一直强调企业就是人,如果不先培育人才,企业就无法获得成长。但是,人才是多方面的,企业需要哪一方面的人才呢?企业经营者又应当培育哪个方面的人才呢?这就形成了以下的问题。

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美]卡耐基总的来说,一个公司的经营者所需要韵人,就是这个公司的人才。以兰球队而言吧,需要投球手,投球手就是其人才;需要传球手,传球手就是其人才;球队选手首先要注意其球技,但也不能忽略了人格、身高等,最后才可以确定所需要的人才。

因此,依一个公司的情形,以及该公司的最高方针的不同,对于是不是人才的判断也相异。有的公司认为某一种人才是人才,必须好好地加以造就,可是这种人在别家公司却成了多余的人。因此,每个公司的人才基准并不完全相同。

关于这一点,松下电器公司副社长中尾哲二郎先生,当初加入公司时的经过相当有趣,因此想在此介绍一下,一九六七年各事业部的干部聚集在一起,所召开的夏季经营恳谈会上,中尾先生自己所说的话。他从二十三岁起,就受到松下电器公司的照顾,不过,说起当初加入公司的经过,却是一种相当不可思议的缘分。他说:

本来我是想在工业界立身,因此,认定有两个方向可行。其一是培养一种具有将来性之近代化技术,以此为基础,开始自己的事业,这是我的梦想。另一个是培养这种技术,在大公司里,以与近代化技术有关的工作大大活跃一番。我带着这两个希望在东京拼命,却不巧碰上一九二三年的大地震,使我变得无家可归,独自一个人流落到大阪。

当时我根本不知道有松下电器公司,也没想过要进入松下电器公司服务。我是身无分文来到大阪的。当初我希望能进入大的兵工厂,可是去询问的结果,要当兵工厂的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当时征兵检查的甲种体格。我因为是乙种体格,因而丧失了机会,终究无法达成第一个希望。接着我把目标转向大公司。想在钟渊纺织的机械部工作,就去了一趟该公司,可是,钟纺公司回答我说,他们需要的是一般工人,至于技术人员目前并没有缺额。因此,我领了三元旅费,回到了租来的房子里。拖了一段日子,我的经济发生困难,终于到了非外出工作不可的地步了。于是,我买了份报纸来看,一眼看到松下电器公司征募员工的小广告。

当我看到那则广告时,觉得“电器”这两个字相当具有魅力。虽然当时不知道松下电器公司究竟是什么样的公司,不过还是决定去看看。于是很快地跑去大开町,才知道其实不是松下电器公司需要人,而是接受松下电器公司协助的B工厂需要人,他们很快地带我去B工厂。

一到那里,我才惊讶地发现,这家工厂只有B先生一个人。所谓的从业人员,就是如果我进了这家工厂,我就是惟一的从业人员。至于做什么工作呢?是制作当时松下电器公司所生产的插座和其他电器的接口——叫作基底螺丝金属的部分。因此,若说到我的工作,虽然是制造基底,不过,由当时我们的工业常识看来,从事使用所谓的能源压的动力作业,是一种很普通的知识。在这里使用当时叫作螺旋的预备压,那个预备动力就由我来操作。当B先生在下面放入东西时,就大叫一声,而我也就开始操作起来,如此而已。这就是工作,一天的薪资一元。我在东京时月薪九十元,当时大学毕业的人,在待遇好的地方大约是九十元左右。因此当年二十三岁的我,待遇算是很高了。但是,在B先生的地方工作,一天才一元,总觉得实在太少了,不过我抱着即来之则安之的心理,在那儿操作起动力来。

承认自己也许会有错,就能避免争论,而且,可以使对方跟你一样宽宏大度,承认他也可能有错。

——[美]卡耐基如果当时我嫌一天一元钱太少,而辞掉工作的话,今天就不会待在松下电器公司了。所谓的人生,所谓的缘分,实在是很不可思议的。我忍受着一天一元的工资,从事动力操作的工作,结果才得以进入松下电器公司。

我就是这样进入这里操作动力,而模型也逐渐损伤与磨耗。因此,B先生要我去东京找人做几个模型。我看了,就告诉他这种东西不必去东京买,我以前就做过。他用不信任的目光说:“那就做个试试吧。”我告诉他需要一台车床,他说: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台车床,你去借借看吧。”由于他这么说,我就去松下电器公司的修理工厂,借了车床来制作,这和我在东京制作过的0模一样。因此B先生也由衷地说,原来你会制作模型啊。久而久之,我也逐渐毫无顾忌地提出各种意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提案”。

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因此可以尽情地发表意见。我提议“这么做会亏损的。如果引进一个动力,就不用一天花一块钱雇用人,而可以以相当便宜的价格,提高好几倍的效率。是不是需要引进动力来看看?”但是,任凭我怎么建议,他就是不听。这并非没有道理,我,不过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他也会担心如果采用我的意见,亏损的话就糟糕了。而且,因为我实在说了太多的大道理,最后把他惹火了,就一不做二不体地把我辞退了。

不但如此,他还跑去和松下电器公司的头儿——会长(即松下先生,这是当时的称呼),谈论关于把我辞退的事。结果,松下先生却说:“这种会修理制作模型的人,由我的修理工厂来雇用他吧。”这或许就是人的缘分吧。”

在这场恳谈会席上,当时的会长松下先生听了这一段话,也想起从前的事来。松下先生做了以下的回顾:

听了副社长的谈话,我也想起四十五年前的事业。虽然我对当时的印象觉得很模糊了,不过,因为中尾君比我还清楚这件事,所以我想事情应该就像中尾君所说的一样。

人类真的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缘分,我们的下游工厂负责人B老先生那时来到公司,劈头就说:“头儿,不好了呀。”

“什么事不好了?”“嗯,就是那个到我那里工作的中尾那个年轻人啊。”“他怎么啦?”“他一点也不听我的话,只要我说要怎么做,他就一一把我的话反驳掉。那个男孩子真麻烦啊。”我说:“是吗?就是上一次来我们的车床工厂借车床的那位年轻人吗?”我当时曾问他:“你是哪来的?”他回答道:“B工厂来的。我觉得那位年轻人很出色啊。”“不,他麻烦得要命。”“那么,让他到我这儿来吧。”“你这里要用他?”“我这里可以啊。你那里既然有问题,就让他来这里吧。如何?’就这样,中尾君加入了松下电器公司。”

对于一个能针对工作方法陈述自己种种意见的人,B工厂认为这是一个“不听主人的话、老爱和主人抬杠的人”。而松下先生则判断他是一个“有趣、有见地的人”,并感到这种人才是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世有伯乐,才有千里马”。一匹能跑千里的名马,若没有碰到能偿识他的伯乐,那么,这匹骏马一定会无所事事,白白糟蹋掉一生。名伯乐获得了中尾先生这位奇才,中尾先生的才能方得以展现出来。

但是,如果没有很会骑名马的优秀骑师,名马反而会变得、比劣马还难骑。千里马也成了空有的宝物,而不能加以利用,这时对这个骑师而言,千里马就不算是千里马了。

确切的人生是:保持一种适宜状态的与世无争的生活。

——[法]蒙田对于企业而言,并不一定需要员工全是千里马,也即是超级的人才,那是不可能的。假使,很多具有超级能力的入,如果聚集在一起,反而会因不好控制,而影响公司发展的前途。还是要由各式各样的人来组成一个公司比较好,当然也不能全是劣才。

松下先生于一九六三年八月,在和日本青年会议所所员恳谈会的席上,谈到:

当时的松下电器公司,没有收容以前三名来自学校毕业的人,是很正确的。如果让那些人来的话,我就糟糕了,因为他们很优秀,因此不是适合我公司的人才。

当时,旧制高等学校毕业的人还很少,大部分都是小学毕业。因此,若要招收中学毕业的人,就要费一番很大的功夫。我开始做生意是在一九一八年,当我认为可以招收旧制专科学校毕业的人时,已经是一九二○年了。由一九一八年起到一九三四年,我才第一次雇用两名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因此,在那时之前,只要是中学毕业就是最好的了,事实上,也真是最好的啊。

“各位可能与我的观点不一样。不过,人是应当在适合该公司的状态下聚集起来的。在优秀的人也会有麻烦的啊。太优秀的人虽然也有相当勤奋工作的,不过,大部分太优秀的人都会说出,在这种无聊的公司上班实在糟糕的话来。可是,如果不是这样的人,就会以感激的心情说,待在这家公司真不错,因而努力地工作。我欣赏也感谢这一类型的人。因此,我不会招募太多优秀的人。”

这是采用人的原则,并不一定要招收超级的人才只要能求得适合该公司的人才就好了。而采用后的人才造就,也是同样的情形,并不是非要把每一个员工,都培养成具有超级能力的人才不可。首先,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公司里有各种的工作,只要分别有适合各种工作的人担任就可以了,超级的人才倒不是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那么;公司所需要的人才造就,或者称作人才培养,究竟是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松下电器公司对人才的培养认为是:“能正确理解公司基本的经营方针,并努力实践自己的使命,以达成使命的人。”这里又提到了基本的经营方针,其实松下电器公司完全是以这个基本的经营方针、经营理念为中心、为基础来行事的。当然,所谓基本的经营方针是相当抽象的,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分别发挥各自的创造力,产生自己的风格,自己去思考具体的事情,并加以应用解决才行。对松下电器公司而言,能够照这个基本的经营方针去做,完全尽到“产业人本分”的人,就是人才。

松下先生只要一有机会就对员工们说明,什么样的人才是松下电器公司所需要的,还有,公司必须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等等。明确理解人才的内容,是造就人才的基本,松下先生所谓的人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如下的标准:

虚心学习,不断进取的人。要以一句话来表达松下先生的伟大,实在很难。不过若从根本上来说,那就是松下先生虽然有这样大的成就,仍然具有非常谦虚的态度。

当然,他所持的经营信念是一点也不动摇的。但是,那是一种确立于谦虚之上的信念与意志。

礼貌是快乐地做事情的方法。

——[美]爱默生“人类如果失去谦虚,那么信念或确信,就会变成自大。自大就是自满,自满就会失败。这是最需要警觉的。”松下先生指出,扩大之后的松下电器公司,最忌讳的是员工自满,尤其是在岗位上的人自大。公司在社会上,在产业界,占有今天的地位,固然可喜,不过更应加以发展,以便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因此,大家必须顺着社会的需要而努力。同样的,一个公司的社长、课长也应站在此立场,促使员工进步,对社会尽一己之力。如果忘掉这个使命的话,认为是靠自已的力量才使公司壮大,并靠着自己的手腕才爬到今天的地位,这就是骄矜自满。有这种想法,一定无法再发展进步的。

另外,如果有谦虚的心就可以知道别人的伟大。如此一来,就会觉得自己的员工都比自己伟大,因而知道了员工的长处,也知道活用其才能之道。松下先生指出,在上位的人尤其不可没有这种谦虚之心。经常不忘初衷,又能谦虚求学,不断进取的人,才是企业所需人才的第一个条件。

松下虽然有生活的经验,可是在某种观点来看,他觉得这个公司里最差的人就是他。因为他是最年长的,体力、记忆各方面和年轻的各位相比,没有一样超越各位,这是事实。最差的松下先生既然当了领导者,为了达到成果,因此,松下先生必须接受各位的指导来工作,舍此别无他法。没有才能的人,如果广泛地吸取大家的才能,这本身就是一种高超的才能。

因此,就拿找出松下电器公司进步发展之道这一点来说,假使松下先生没有发现好的方法,别的干部总应该发现吧?干部若没发现,起码他们的员工总会发现吧?不管是谁发现的,都是为了松下电器公司的进步,而找出来的好方法。我们应该坦诚地接受,拿来作’为自己的方针,再引为公司的方针。连一封信都写不出来的松下先生,能成为这家公司的社长,又能不犯什么大过错,完全归功于松下电器公司两万五千人的聪明才智。俗话说,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海,力量就无可比拟了。

今日的世界上,只要有想干的坚强意志,那么,欲寻求的聪明才智,是满遍天下的。德川时代,想追求智慧,必须亲自走十里的道路去请教人,才可获得。如今,像电视等都是免费供应知识的。另外,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也各在所属方面活跃着。因此,今天是一个即使自己没有聪明才智,只要有所需要,就可充分求得的时代。要求得那些才智的基础性知识,各位都已经具备了,因此,一点困难也没有。

然而,实际上却有很多苦恼,又不能顺利求得。归根究底,应该是由于不能以真诚的心相待,不能去追求应该追求的东西而造成的。

那么,人们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希望大家能好好地恩考一下松下先生所说的话。

战后的松下电器公司所走的路,实在是一条苦难之道甘松下先生说他当时的心境,存有一股淡淡的希望,希望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开拓新命运的曙光。而每年过年时,总是说今年才是最有希望的一年,但私底下,心里却有个不安的黑影。就这样过了五个年头,那真是一段凄苦的时期。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美]爱默生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总算有了转机;宣称“松下电器公司自今天起再度开业”。在一九五一年值得纪念的经营方针发表会上,松下先生对全体员工诉说要回到初衷,以谦虚的心情开始做生意,这是总算钻出长长隧道的时刻。自此以后,公司就陆陆续续制造出很多东西,而成了大买卖。这种气势,就是松下先生所教导的“心所应有的态度”发挥出来的成绩。

“从头开始”是指以过去的营业状态为基础,再从头开始新的生意。也就是说,不因袭守旧,而以新开业的心情来经营。

所谓不因袭守旧,是指暂且把一切都回到空白,从零开始经营,以产生更好的传统。只要有开张的心情,就一定会产生谦虚的心和热情,而松下电器公司的好传统,又逐渐被引导回来了。而且以新的心情来开始,正是松下公司“日新月异”的传统精神。

松下先生以为,以重新开业为前提,是生成发展的表现。所谓生成发展,就是每天有新的事物出现,旧的事物毁灭了,又生成了新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不断地在更改变动。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宇宙的规律。宇宙中的万物,就是以此生成发展的原理来生存的。因此,松下的经营也受这个原理的支配,松下公司一直都是以日新月异为心愿,就是采取顺应这个原理的经营理念。生成发展的经营理念,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松下公司开业的时间实际上是三十三年前,不过松下先生希望能将此定为第一期,而一九五一年为第二期的开始。

任何一件事情在开始时,都是非常困难的,万事开头难,就拿绘画来说吧,刚开始学画时,是相当热心的,而且有认真练习的谦虚感。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只要画得好一点,就会马上骄傲起来,完全失去了谦虚,更不听从他人的忠言。

公司刚开始时,服务态度也相当好。可是,一旦出名到了某种程度时,服务态度就不会再进步了,这是人之常情。因此,这个时候需要有重新开张的心情,随时注意自己的服务态度要谦虚。这么一来,繁盛的生意必定会降临的。

松下先生所说的重新开业,就是想唤回谦虚的心和初开张时的热情,想把经营重新还原到起初开始时的空白,再加以检讨,并追回初开张时的谨慎态度。既然是生意,就会有剧烈的竞争,也必须激起自己昂扬的斗志,然而,在这当中,可不能忘记谦虚。如果能谦虚,就能吸收新知识,同时,也会替自己带来进步。本公司一直很强调这一点,并以此为根本的经营理念,来推动公司的发展。松下电器公司的成长终于受到世人的注目了。这是过去二十年的情形。可是,自从发生战争后,中间出现了空白,也失去了这个优点。

然而,今天在再度开张的情形下,松下先生要再次强调谦虚的重要。

松下电器公司无论从事什么事,都会提出基本的经营方针来,因此或许有人会问,这么一来不就把员工定死在基本经营方针的模式上,而完全抹杀了他们的创造性吗?其实正好相反。

以基本的经营方针为根基,再加上各人的创意功夫,使每个人都能展现令人眼花撩乱的才能,这是松下电器公司的理想。因此,我们要求上司能让部属自由行事,并活用他们的才能至最大的限度。

一旦陷入一种固定的方针和学问时,就只能自这个范畴来看事物,因而无法把握住事实。知识再渊搏的人,只要被固定的方式和学识所局限时,就很难真正发挥他的才能了。如果有知识,又不拘泥于形式,那种知识就足以形成真正大的力量。因此松下先生大力主张,能不墨守成规,又能经常具备新观念的人,才是企业所必需的人才。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美]爱默生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现在,公司内有各种组织,在今后仍应求得其正确的形态,能做种种变更的当然更好。现在的组织也必须时刻加以检讨,而确立于新一代的新观点上才行。当然,到目前为止,组织也是再三改变过的。当时松下先生还遭到大家的埋怨,说社长的想法每天都在变,如此的改变组织,就无法专心工作了。当时松下先生解释说,这并不是改变,而是一种进步,也是人们脑筋的进步。很多事情早上认为很好,到了晚上就已经落伍成老式的了。因此,这不叫变更,而叫作进步。可是大家听了仍不相信,只是说这是社长的甜言蜜语,说说罢了。

然而,松下先生却是真的这么想。今天,他站在这个地方演讲,如果用放大镜来观看的话,一定可以看清他脸上的一条条皱纹。这可以说是上了年纪的原因,不过,本来还是只有两条,后来就变成了三条,也就是形成了新的形态了。形成新的形态就是一种进步,因此,这不是衰老的现象,而是进步的表现。

释迦牟尼说这是“无常”。“无常”这个名词似乎很难懂,松下先生曾经向别人请教过,才知道“无常”,就是一切世物并非一直不变,而是时刻变化的。换句话说,这就是指万物日新月异的意思。

前些日子,正好有机会和一个和尚谈话,当时松下先生就把这个名词提出来,说:“我听说‘无常’就是万物日新月异的意思,我由公司的工作上,也可以相当清楚凡事必须日新月异的说法。例如,本公司现在已经完全不再制造三十年前的产品了,即使再制造,也不会有人来买。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时常更新产品,这也是信守释迦牟尼人生无常的教义啦。”那个和尚表现出真诚的笑意。

新观念的产生。每个人的工作,必须年年进步才行。去年认为可以的想法,到今年就行不通了。这种一直在进步的情形,是社会的常态。因此,如果疏懒成性而不进步的话。或许在昨天还是可以的,可是到今天就落伍了,因为今天社会上又出现了具有进步观念的人。因此,过去自己认为做得很好的工作,已经不再那么优秀了,而且已经变成了老式的工作、老式的想法了。就像最近非常流行的曲调一样,这一段时间,它能落后了。如果以前是三年产生一个流行的话,最近就得变成每年产生一个流行,或者是每三个月就改变一次流行了。

同样的,一般的产业界虽不象流行般转瞬即过,而且还有非常困难的基本工作,可是该工作也是时刻在变化的。像化学纤维就是不断她推出新的合成纤维来。今日的状态变成了莫大的投资,并自认这已经是最先进的合成纤维,结果仅仅过了三年,人家就又推出了完全不同的新产品。

松下电器公司有幸得到全体员工的协助,已经逐渐有了相当的成果,不过,松下先生认为今后是否会持续过去的好景,仍然是广个问题。过去做得很好的,不能说今后仍然会很好。还得必须不断的建立新的观念,不落于世界进步之后,并以新观念为基础来推行一切工作,这样才可以说维持住了立场。

公司责任感很强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爱国心”这个名词,就从人们的口中消失了。同时。大家也不再强调“爱公司”这个名词了。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法]梅里美这或许是受了欧美美面的影响吧。欧美国家的人如果被间及所从事的工作,一定先回答我是业务员、设计员,或者打字员等职称及职务,其次再告诉对方所属的公司。在日本则先说出公司的名字。这一点,欧美人大概认为自己是靠这份工作领薪水的,至于所属的公司,只不过暂时依附在这家公司罢了,因此,他们可以毫不在乎地更换公同。公司方面也是如果不要这个人,就可以找个理由把他辞退。因此,他们是没什么爱公司的心理的。但是,日本方面就稍有不同了。

松下先生在公司的时候,自己也加入了工作的行列。当时有很多公司及商店的业务员来到他的公司,这些业务员当中,有的说“我的公司有很多问题”而大肆批评自己的公司。那么虽然那家公司有点名气,东西也不错,松下先生却不想向他们采购了。员工在外面能说自己公司的优点的,才是有发展的公司;相反的,员工在外面只说自己公司的缺点,就不会是有发展前途的公司了。这是松下先生根据经验所得到的看法。

松下先生自从创业以来,从来不区分谁是受雇人,谁是老板,他认为大家都是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而集结成一个企业团体的同志。因此他当然会对到卦面说自己公司坏话和有这种行为的人,感到不快。即使这个人是别家公司的,而且他认为有这种员工的公司,一定没有什么信用可言。

最近,日本增加了一种想法,那就是没有爱公司的心理也无所谓,只要能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好了。不过松下电器公司仍然要求员工,能具有和公司甘苦与共的意念。如果公司里具有爱公司思想的员工不多,那么公司也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

“爱公司”的思想。松下电器公司最近爱公司的公司意识,逐渐淡化了。然而,公可意识若不兴盛,公司发展的前途就不大。如果公司的发展能带给全体员工好处,而且也不危害到社会的话,就必须每个员工具有强烈的公司意识,并以此意识为本,来判定、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全体员工具有更强的公司意识,就可以强有力地协助公司完成这一任务,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今天的日本,认为具有这种意识是时代的错误,连具有国家意识究竟是好是坏都弄不明白。不过,松下先生认为强烈具有这种意识,才能使日本复兴,如果这种意识薄弱的话,日本的复兴也就很缓慢了。拿公司来说,公司的发展也一定会很慢的。这种事必须让大家强烈意识到才行。

至于大家是否有这种意识,这是领导者的责任。在公司方面,如果社长对公司意识的看法很随便的话,员工们大概也都会如此了。相反的,如果社长大声呼吁员工必须有强烈的公司意识的话,大家一定会拼命努力,逐渐达到这个目标的。

这也不只限于社长一个人,凡是站在领导者、负责人立场上的人,如果没有很强的这种意识,则员工们就不会有这种意识。因此,领导者及负责人具有重大的责任,必须清楚地自觉保持这种信念,这是相当重要的。

个人与公司命运相连。松下先生告诉大家一个成功之道。那个是“个人的命运必须与公司的命运相连”。例如,一个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不是进入公司,就是服务于政府机关,反正是谋得一官半职。不过,进入公司则一定是一条责任重大之道,不一定要做到什么部长的地步,但一定要有与公司命运相连的思想。

礼貌不甩花钱,却能赢得一切。

——[法]蒙田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后,初次到公司上班时,一定会有各式各样的典礼,同时也会有社长的训话,另外还有一些公司的说明。听完这些后就回家了。而大多数的人,都会向他问及第一次到公司的感想,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而这时他会向父母报告说:“今天去公司听社长以及其他干部的谈话,同时也听了公司的状况报告。这家公司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我真幸运,没想到能进这么好的公司。”于是父亲就会说:“真是那么好的公司吗?”而他也会回答:“真的是一家好公司,所以我今天决定要与这家公司甘苦与共了。”大多数的父兄绝不会说反对他的话,而会鼓励他“有这么好的公司,那太好了,这不是很幸运吗?要好好干喔,一定要与公司同甘苦共患难。”当他开始上班以后,也会碰到朋友如此发问:“你的公司如何?”他可以自豪地说:“我实在高兴,进了一家真正很好的公司。”“你的公司真有那么好吗?”“是的,我打算一辈子待在这家公司里。”当他这么回答时,他的朋友一定会说:“祝贺你,你真了不起。”如果这种状态能持续一年,这个人就会大受注目。

这期间如果他去拜访亲戚,就一定会有相同的对话。接着会问:“你的公司是做什么的?”“我的公司是做这种东西的。”“是吗?既然你的公司那么好,那么我就采用你们的产品啦。”事情就会变成这样。随着这个人的言行,公司的贩卖业绩也逐渐增多了。这个世界真是有趣。而这家公司不重用这样的人,又能重用谁呢?大家可以做到这一步吗?

但是,这个人其实大概并不认为公司真的有那么好,只是对朋友和父母这么说,以使他们安心罢了。所以,松下先生认为当发现公司有什么缺点时,一定要拿出诚意来看看该如何努力改正这些缺点。同时,也必须报告社长和部长,向他们提出妥善解决的办法。但是,这个报告一定要有技巧。如果说“我们公司真是莫名其妙啦”,那样社长一定会很生气的。应该平心静气地说:“我觉得我们公司相当好,我觉得就有一点不妥,我的朋友也说必须注意一点才行。这一点你认为如何?请您稍微想想。”“是啦,你倒是相当细心啊,你说得不错。”事情会圆满地解决。这种工作态度才是真正的真心诚意,才真正把命运同公司联系在一起。如果自始至终贯彻这种精神,’在外面就会获得顾客的好感而大受欢迎。而在内部,就可以成为改革的中心,一旦这个人有了重要的地位,公司就会逐渐发展起来。

重点只要有点不同,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别。五年、十年、二十年之间就会逐渐显出差异来。松下先生认为这也是人们所应遵循的道理。用心于自己所服务的公司,与公司共存共荣;这才是诚意。而这个人也会因此而受到重视,即使不想追求,最后仍然会获得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今日一般社会所共同的一条成功大道。

公司固然是靠每一个人的实力提高成长,而逐渐进步发展。但是,即使公司的每一个职员都很有实力,力量却分散面不集中的话,整个公司也不会好。

就拿棒球队来说,有实力的选手固然很好,可是如果缺乏团队精神的话,球队的成绩怎么会好?相反的,球队里虽然没有出类拔萃的选手,可是因为球队的组合很好,往往也会有好成绩出现。

公司也是一样,除了培养个人的实力之外,更绝对必须将所培养曲来的实力,好好地运用到公司上来。在一个部门里有所谓的团队精神,在贩卖和制造、职员和生产线之间也有团队的精神。重要的是不能只做自己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