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本经营致富门路250条
10329500000006

第6章

81.气象生财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超级市场上,就有一位靠商业气象学发了横财的经理,名叫约·道尔顿。早年,道尔顿在瓜果经营中,发现销售额居然与天气变化有极大的关系。于是,他求教于统计学家,一起分析了西瓜销售与气象的关系符合概率论的某种分布函数。他还与气象台签订合同,以便及时得到长、中、短期天气预报与气象要素情报。

有两年,道尔顿的公司每年都在酷热的月份到来之前,根据天气情况和气象预报,和瓜农签订大批的买卖合同,并购进大量西瓜存放在冷库里。由于那两年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西瓜十分畅销,该国各大城市瓜果紧缺,唯独道尔顿公司货源充足,到了第三年,由于道尔顿事先获得了夏季将出现长期阴雨天气预报。正当未掌握天气情况的人按惯例争先恐后对西瓜囤积居奇时,他却大批削价处理西瓜。

结果,阴凉天气形成“马拉松”后,同行中只有道尔顿不为西瓜大批腐烂而苦恼。接下来,道尔顿不仅因此变成了资本雄厚的大亨,还成了澳大利亚著名的商业气象学家。

在我国,也有不少懂得利用气象预报把握时机、做活生意、取得可观效益的精明人。据报载,湖南省一家皮鞋厂的厂长,在看到荧屏上映出“长沙,雪,——4℃”时,随即在地图上圈出怀化、宁乡等20多个地区,并随即要办公室发出20多封电报,结果收到不少要货的回电,一下子推销掉毛皮鞋几千双。

82.音乐生财

美国搞市场研究的人员曾在该国西南部的一个超级市场,就音乐是否影响顾客购买心理问题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顾客的行为往往会同音乐合拍,当音乐节奏加快至每分钟达108拍时,顾客进出商店的频率也加快,这时,商店的日平均营业额为12000美元;当音乐节奏降到每分钟60拍时,顾客在货架前选购货物时间也就相应延长,商店的日均营业额竟增加到16740美元,上升39.5%。有的人还在饭店进行过试验,在营业时间播放轻快的音乐,顾客会不知不觉地加快用餐速度,从而提高了餐座的利用率。更为奇妙的是:在瑞士苏黎世歌剧院的对面有个餐馆,其经营状况与歌剧院上演的节目密切相关,上演瓦格纳的《漂泊的荷兰人》时,那沉重的音乐往往使人疲惫不堪,剧终后,人们都匆匆回家休息,谁都没有闲情逸致去光顾餐馆了;当上演《茶花女》时,感动至极的人们为了平静情绪,都要进餐馆待一会儿,吃点东西;上演《乡村骑士》时,餐馆酒的销量大增。

根据音乐与商业经营的微妙关系,精明的美国奥尔良商人罗纳德先生,在自己经营的商场里,从早到晚总是播放着轻柔舒缓的慢节奏音乐,从而使他的营业额猛增了10%以上。他高兴地说:“商场里的音乐节奏,对商业营业额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83.把普通做到极致

森井是个日本小零售商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回家帮助父亲打理生意,可因为种种原因,生意一直没有起色,他很着急。有一天,小店里来了一个客人,要买含气矿泉水,森井想也不想,递过一瓶普通矿泉水。客人连连摇头,又扫一眼货架,说:“罢了,这样普通的小店怎么会有含气矿泉水呢。”森井既惭愧又好奇,拦住客人请教,方才知道,原来,法国有一种矿泉水,因为水源位于火山爆发后的地层深处,所以含有天然的气泡。

法国商人先把水中的天然气泡抽出;同时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其所含的各种矿物质达到最佳比例;最后,把储存的气泡打回处理过的水中。如此大费周章的“天然”矿泉水非常畅销,很多人都把喝这种含气矿泉水当做享受。

客人还告诉他,这种矿泉水日本的顶级商场才有出售,很难买到。

客人走了,森井却如醍醐灌顶一般呆立了许久。他明白,自己终于找到了经营目标——开一家专门卖水的小店。他极快地行动起来,用了半年的时间去四处学习和采样。经过精心的准备,他的“水吧”开张了。整个小店布置得如同一个盛水的器皿,卖的都是各种精心调制过的水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档矿泉水。这些水都各有用途:含矿物质多的水对身体有好处;含氧的水则适宜老人和孕妇……他甚至调制出了一种能量水,是特意选在月圆之夜从地底抽出并立即装瓶的矿泉水,据说具有最高的能量,是专门为练气功的人准备的。

对他的水吧,人们先是惊愕,继而好奇,并很快接受了这一新鲜的消费观念,都把到水吧喝水并买些特制的水回去当成了时尚,他的生意因此异常红火。

寡淡无味的清水,在旁人看来,除了解渴外再普通不过了,但他却敏锐地发现了蕴藏在水里的机会,并将其开发出来,成为了自己人生的新起点。

84.变废为宝网上卖羊粪

丰克和席佩尔所在的基督教学校举行了一次募捐拍卖会,每个学生都要捐献一些东西进行拍卖,用以募集资金。丰克家住农村,马路对面就是农场,里面有很多羊。于是,他与母亲一道,将一些羊粪装到袋子里拿去拍卖。拍卖时,很多人觉得好笑,但羊粪却赢得最大一笔拍卖款。

后来,他和好友席佩尔想去参加夏令营,他们的父母让他们自己去筹钱,丰克再次想到了收集牲口粪,卖给那些有花园的家庭。开始并不成功,因为捡来的牲口粪没晒干,气味奇臭。他们最后只卖出了3袋粪,赚了不到20美元,这其中还包括一位好心的女士给的小费。不过,第一桶“金”为他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的努力下,牲口粪生意越做越大。如今,这对“小老板”卖出了近26吨牲口粪。他们的销售手段也颇为先进,大部分是通过网上卖出去的。

85.“反弹琵琶”巧生财

例1:19世纪中叶,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出现了一股淘金热。小农夫亚默尔也做起了发财梦,离家淘金。亚默尔到达加州后,发现这一带的矿山里气候干燥,水源奇缺,找金人叫苦不迭。于是,亚默尔便干起了卖水的行当。当许多人因找不到金矿而忍饥挨饿流落他乡的时候,亚默尔“舍金求水”反倒成了一个小小的富翁。

例2:有位茶商到南方贩茶叶,可等他到达目的地时,大吃一惊,原来当地的茶叶已被先到的商人订购一空。“绝境”之下,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逢生”之路,即刻将当地用来盛茶叶的箩筐全都买下。不久,当比他早到的茶商得意地欲将购买的茶叶运回时,才惊奇地发觉街上已无箩筐可买。此时,这位茶商抛出了事先购进的箩筐,“弃茶卖箩”使他获得了一笔不菲的收益。

86.从“赔钱”生意中赚大钱

例1:日本松户市有一家创意药局,老板名叫松本,他的经营策略就是从赔钱中赚钱。松本先生曾将当时售价200元的膏药以80元卖出。由于80元的价格实在太便宜了,所以创意药局连日生意兴隆,门庭若市。由于他以赔钱的方式销售膏药,所以这种膏药买的人越来越多,其赤字也越变越大。但事实上,整个药局的经营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盈余。因为前来购买膏药的人,几乎都会顺便买些其他常规药品,这些药品当然是有利可图的。靠着其他药品的盈利,不但弥补了膏药的亏损,同时也使创意药局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药局的知名度。

例2:河南有位开小饭店的王师傅,在做生意时,尝到了“赔钱生意”的甜头。他的饭店经营的是烙饼、面食和小菜。王师傅定了一条规矩:凡是到他店里来就餐的,烙饼免费,啤酒一律按批发价出售,而小菜则要收费。原来,上门吃饭的顾客要烙饼,而烙饼的特点是要卷菜,王师傅准备的小菜有20多种,顾客尝了这种还想吃那种,这样他的小菜卖得特别快。另外,喝啤酒的顾客也少不了要点零食下酒,于是他的花生豆、鸡丝粉皮、凉拌黄瓜等小菜特别好卖。

87.乳酪里的金币

立顿是风行世界的立顿红茶的开山祖师。立顿原本是位农夫,当他有了一点积蓄后,便开设了一家小杂货店,贩卖各种食品,因为善于做各种心理宣传,小店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声誉,立顿很快就成了一个食品批发商。

有一年的圣诞节前,立顿为了让自己代理的乳酪能够畅销,便依照欧美传统——“如果谁在圣诞节前后吃的苹果中有一枚6便士的铜币,则表示他一年随时都吉利如意”——想出了奇特的销售方法,在每50块乳酪中选择一块装进一枚金币,同时在街上散发传单,加强宣传并扩大声势,招徕顾客。

许多人获悉后,在立顿的这种宣传攻势及金币的诱惑下,纷纷涌进立顿乳酪的经销店。此涨彼消,立顿的促销手段立即招来了同行的联合抑制,他们向有关方面控告立顿的做法有赌博的嫌疑。

然而,聪明的立顿并没有因同行的抑制与警察的干涉而退却,而是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在各经销店门前张贴了这样一则广告:

“亲爱的顾客,感谢大家享用立顿乳酪,如果发现其中含有金币,请将金币送回,谢谢你的合作。”

结果,不出立顿所料,顾客不但不退还金币,还更加踊跃地前往购买乳酪。不久,警方认为这纯粹是娱乐活动,便不再加以干涉。可是,立顿的同行仍不罢休,他们又以安全理由要求当局取缔立顿乳酪的促销活动。

警方迫于压力,不得不再次介入调查。于是,立顿乳酪又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由于警方又有新的指令,故请各位消费者在食用立顿乳酪时,注意里面的金币,不可匆忙食用,务请小心谨慎,以免误吞金币,造成危险。”

立顿的这则广告表面上看来是应付警方及同行的抗议,实际上却是一次更厉害的广告妙招,从而使得其他同行在立顿的妙招下几乎无还手之力,眼睁睁地看着消费者从自己的经营圈子中渐渐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