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在孩子面前,请别说……
10324500000036

第36章 禁句小孩子有什么隐私

如今,很多父母抱着传统的观念,把自己摆在权威的角色。他们通常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是天经地义的。父母进入子女房间不知道敲门,移动或使用孩子的东西没有经过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不和子女商谈而独断专行,有时后还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偷着了解子女的隐私:有些孩子不像从前那样有什么事都和父母讲,孩子有些事背着父母,有些东西藏起来不让父母看见,同学之间的书信和他自己的日记总要放到安了锁的抽屉里等等,有些家长总要弄个水落石出。要是哪个子女提出反对,要对自己的某些物品和事情保密,父母通常会说:“小孩子,有什么隐私?”“你是我儿子闺女,有什么可保密的,不能让我知道?”“什么隐私不隐私的,爸爸就是为了多了解你的情况,这是关心和爱!”

这一段时间,妈妈发现女儿燕子变了,做事情有些神神秘秘的,仿佛总是怕别人发现什么。表情也总是怪怪的,有时候,她会看着某个地方发愣好长时间。妈妈决心一探究竟,了解燕子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这天,燕子回家后,被爸爸特意叫出去,帮爸爸买东西去。妈妈看女儿走了,便偷偷来到女儿的房间,先是看了看屋子里的情况,有什么变化,她发现女儿屋子里好像物品的放置比以前有规矩了,也多了沁人心脾的香气。哦,那不是一个——啊,妈妈发现了一个瓷制的玩具,是古代人结婚时亲吻的那种卡通像。妈妈心里一阵沉重,翻江倒海地胡思乱想了一会后,她决定再查找新的证据。

找哪里呢?对了书包,看看书包里有什么。妈妈打开燕子的书包,里面除了几本课本和作业本之外,好像没有别的什么。妈妈随便拿起一本课本来看,又眼光扫过那一堆书,她忽然发现其中有一本书特别厚,开本也大,书的封皮被挡住了。妈妈赶忙把那本书拿出来,翻看了两页,原来是一本小说《爱上单眼皮的你》,原来女儿天天看这种书?妈妈气的把书一丢,本想甩到一边,可是没成想从书里掉出一封信来,上面写着“燕子收”三个字。

妈妈赶忙跑过去,把信拾起来,拆开来看,刚刚看了几行字,上面写着“燕子,我就要走了,离开这里,父母到亚克苏去做生意,我只好同他们到那里读书……”“妈妈,你……”刚刚进门的燕子发现妈妈正拿着自己的信和书,气愤极了:“你怎么能随便动别人的东西呢?偷看他人信件是反法的!”说着,一把夺过妈妈手中的信和书,紧紧地抓在自己手中。

“我,我看你这些天脸色不好,精神状态也不如从前,想了解一下是为什么……”妈妈刚解释到一半,忽然绝对不对,马上改口反问:“燕子,你跟妈妈说实话,这书,这信,还有这个小娃娃是怎么回事?”“我不告诉你!你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偷看我的东西就是不对!”燕子对妈妈吼到。妈妈也生气了说:“小孩子有什么隐私?我是你妈妈,有权力知道你的一切情况,包括谁给你的书信,送你的礼物!”“妈妈怎么了,妈妈就可以随便偷看别人的东西吗,就可以做犯法的事情吗?”燕子反驳着,此刻的她已经是委屈得泪流满面了。

故事中,妈妈因发现孩子情绪发生变化,甚至对自己有所保留后,竟千方百计地去翻看孩子的书信和日记,然后把其中一些内容当做孩子“错误行为”的证据,拿出来指责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权,隐私权是公民对以个人生活秘密和以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的禁止他人干涉的人格权。对隐私权的重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孩子有权用用和保护自己的隐私,保护隐私就等于保护自己。

家长关心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不顾孩子的权利和感受而过度保护、过度干涉,不允许孩子保护自己隐私的做法是不妥的。父母不顾孩子的感受,私自探察、破解孩子的隐私,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做,父母因此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会进一步关闭了亲子之间沟通的渠道。孩子的隐私在一次次受到揭露和指责吼,将会使他法适应社会生活,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也会让他的心理素质存在问题、心理年龄滞后。

专家支招:正确看待孩子的隐私

1.尊重孩子的隐私

尊重孩子的隐私,教育他保护好个人的隐私,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内容。不把孩子当一个完全独立,有自主人格的人来尊重的观念是错误的,将会导致孩子因为隐私不被尊重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也会给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来看待和尊重,给孩子留一个自由的空间,作为父母理应保护好孩子的这片心灵圣地。只有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隐私,为孩子懂得为自己保密的长大而高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想办法让孩子自愿同你分享他的隐私

孩子有了隐私那一刻起,便有了自我意识。也许年幼的他不知道这属于隐私,但他要独享这份快乐或悲伤,不愿与他人分享。如果身为父母的家长非常好奇孩子的一言一行,非得要看看孩子的锦囊里装着什么,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恰当的方式与孩子互动交流,在取得孩子的信任后,你再找机会一步步地让他带着你进入他的私人世界里。在没有触犯孩子隐私的前提下,让孩子快乐并心甘情愿地与家长分享着他的小秘密,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3.区分好尊重隐私与拒绝管教的不同

家长必须清楚,尊重孩子的隐私与以保护个人隐私为借口拒绝父母管教、帮助的行为是两回事。父母有责任了解孩子的心情和变化,掌握孩子的真实情况,通过这些来及时、恰当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帮助和保护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不等于对孩子不闻不问,让孩子我行我素。别忘了,亲子间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父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教育孩子的权利、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