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从此与中国本土文化紧密结合,影响源远流长。将佛学的理念引入EAP管理,不但有利于管理学本身的发展,而且在管理实践中也会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在本节中,我们挖掘点滴佛家经典与EAP契合的思想,如“众生平等”、“烦恼即菩提”、“诸行无常”和“圆融无碍”,来探讨佛家的幸福观。
众生平等
佛教教义从不要求人绝对服从于某种意志或某种权威。在佛教中,没有创世者与被创造者,没有领导与被领导,只有角色的不同。佛教中佛与佛弟子的关系,不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而是先觉与后觉、师与徒的关系。佛教讲求的“众生平等”,是指众生法性平等和在因果规律面前众生平等两个方面。
1.众生法性平等
释迦佛创立了僧团组织后,没有以领袖自居,而是把自己当成僧团中的一员,与普通僧众一道,持钵乞食,赤足云游。佛陀之所以提倡众生平等,按佛经佛理所言,在于众生皆有佛性,与佛本来平等一体,因此,起心动念都出自于“众生平等”,而绝无主宰支配众生的意图。
按现代组织论的原则,每个人在组织中都是平等的,只是在组织中的分工不同。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只不过是工作角色不同罢了,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同样高尚的人格,绝不能因为角色的不同、工作分配的不同而生出傲慢、轻视或者自卑的情绪。
如今,在很多企业之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管理者颐指气使、高高在上,一副掌握生杀大权的模样,员工低声下气、怨声载道,仿佛永无翻身之日,矛盾便日积月累的形成,给企业管理积下隐患。如果企业EAP推广“平等”的观念,让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角色的重要性和平等性,大家便能够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并无尊卑,同样为组织贡献着智慧与力量,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2.在因果规律面前众生平等
在佛教中,“众生平等”还指在“因果规律”面前众生平等。“因果”是佛教思想中的重要观点,是指“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无论一个人处于怎样的身份地位,同样逃不过“因果轮回”的规律。众生看上去的不平等,是因为大家从有始以来,造的善业、恶业不平等引起的,积德行善越多,得到的福报也就越多,因此众生是平等的。
在一个组织当中,每一位员工按照工作定位、工作使命完成相应的工作,面对同样的制度约束,有法制而非人治,触犯了制度的底线必然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与身居怎样的岗位无关。企业的各级领导者是各部门中具有不同分工承担不同任务的普通一员,他不是带领团队去执行他所决策和定义的工作目标,而是与团队的其他人员一道去共同实现大家所认可的工作目标。当“因果律”、“平等论”融入了员工的血液,员工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到人人平等的内涵,就不会盲目骄傲自大、盲目的妄自菲薄,稳定、正面的价值观在企业内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员工自然能够从心底流露出平静、喜悦的感受。
烦恼即菩提
“烦恼即菩提”是佛教的经典观点。烦恼与菩提本是相反的两重境界,看上去是矛盾对立的,因为烦恼是迷惑、愚昧的状态,菩提是觉醒、开悟的状态。在禅宗看来,烦恼即菩提,菩提并非烦恼之外的菩提,烦恼与菩提的差别仅仅在于心的迷与悟。烦恼即是迷,菩提即是觉悟。
禅宗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菩提就在世间一切事物中,离开世间事物而去寻找菩提,无异于寻找兔子头上的角——纯粹白费工夫。慧能又说:“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被外境迷惑了,心中产生了执著、分别、计较的念头,菩提也变成烦恼;若能从外境中解脱出来,虽然心仍在活动,但是消除了自私自利的执著、分别、计较的念头,烦恼也会变成菩提。烦恼和菩提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一切都是心的作用。所以说,众生一旦执著外境,就陷入无休止的烦恼之中,而一旦把世上的是是非非、利害得失全放下,就能打破烦恼,证得无上菩提。一切痛苦和幸福都是自己内心的感受,面对烦恼,若不知道烦恼即菩提的道理,要想驱除烦恼,结果烦恼更多。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只要心态发生转变,烦恼自然会消失。
今天,社会高速运转,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状况,发生烦恼的概率也越来越高。产生烦恼的情况不外乎如下四种:
1.烦恼起于执著
人往往是趋利避害的,员工对考评、升迁、调岗、加薪等往往过于执著,在希望得到和恐惧失去中摇摆不定,终无宁日,烦恼也随之而生。如果能够正确认识组织中的管理决策,不执著于结果,对过程尽心尽责,做到问心无愧,那么烦恼便成为菩提智慧。
2.烦恼缘于无明
无明就是不明事实的真相,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就根据自我的认知妄下评判,产生误会、猜忌、摩擦,自然无明也就产生烦恼。如果一个企业通过EAP管理形成公开透明的沟通机制,大家不因表面现象妄作评断,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坦诚,少一分猜忌,少一分隔阂,那么烦恼便能迎刃而解。
3.烦恼由于狭隘
世上有很多烦恼都是自找的,所谓“杞人忧天”,乃至担心“世界末日”等,为没有发生的事情而烦恼,烦恼了半天,却什么事也没发生,胸怀狭窄自然无法超然、洒脱。内心宽广了,世界也就随之宽广。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都能够妥善的处理,自然便化烦恼为菩提,领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精神境界。
4.烦恼出于自私
人之所以会有烦恼痛苦,还因“我”的观念太重,“我爱”、“我要”、“我欢喜”,凡事只站在“我”的角度思考问题,就容易与人对立、冲突,因此“我”多则苦多,“我”少则苦少。在一个企业当中,“我”的观念比比皆是,我的工作、我的部门、我的成绩,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突现一个“我”字,有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落于人后就抱怨连天,烦不胜烦。如果在一个团队之中弱化“我”的概念,从大局出发,增强团队意识,与他人精诚合作,有成就他人的心态,烦恼还因何而生呢?
企业EAP的宗旨正是帮助员工对治烦恼,幸福工作、幸福生活,如果能够使员工认识到烦恼与菩提之间只有一念之差,迷与悟的关键就在于这一念之转,认识到“烦恼即菩提”的内涵,那么员工的幸福指数将会相应提高。
诸行无常
佛教向我们揭示了“诸行无常”这一永恒发展变化的规律。“诸行无常”是说一切有为法,皆生灭变异,不可常住。“诸行”讲的是范围,意思是“一切”,“无常”是这句话的中心。“无常”的意思是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处在生灭变异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恒常不变的,相反,它们都是瞬息化、流变无止境的。佛还在《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是说我们身处的这个环境正是所谓的娑婆世界,就像梦幻泡影一般风云万变,要随着无常的外界安住心灵,情绪不可随着外界的变化而起伏不定,更不可因此迷失自我。
在佛教看来,不论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不论内部还是外部,不论宏观还是微观,不论近处还是远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世界上没有常存不变之物,无物不变、无时不变、无处不变,变化普遍存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中。
对于当今企业来讲,市场需求在变化、竞争对手在变化、经济环境在变化、宏观政策在变化、世界格局在变化。面对这纷繁复杂的变量,就要求我们的企业EAP管理能够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以变应变、以变制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放松,并且培养员工乐观宽广的胸怀。无常正是常态,无论当下正在发生着什么,从恒久的角度看都将过去,都将发生改变。所以,冷静、理智、内观、自省是当代员工应具备的素质,结合对“无常”的领悟,必将培养成为坚定、智慧的人。
圆融无碍
圆融,谓圆满融通,无所障碍。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
佛教的圆融观认为,万法容于一心,“一切法由心想生”,故万法相容无碍。一与多、总与别、成与坏相依赖而存在,故二者之间相互容含,一体无别。虽然二者所建立的基础是不同的,但是佛教的圆融无碍观作为一种观点、一种方法、一种境界,不仅体现了辩证的思辨智慧,而且体现了对待诸矛盾大而容之、圆而通之的精神。
佛教的圆融精神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万有为一整体,皆由同一的终极实在缘起或现起,同生共体,互不相离
如果将一个企业视为一个整体,企业EAP应培养员工的全局观,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的一分子,同生共荣、一损俱损。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就需要对自己所在岗位最深的认同和热爱,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对企业最大的贡献。企业也应对员工关心备至、视如己出,更应具备深切的人性关怀,这样才能够像奔腾的江河,每一个浪花都有活力、有动力的向着大海流动。
(2)万有体性虽一,而不妨千差万别;虽然千差万别,而互相融通无碍
这层含义是强调组织中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在一个组织中,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承担着不同的工作任务,有不同性格的员工,有不同年龄、国别人员的思想。所以,要充分认识到个体的差异,并且尊重、允许差异的存在,这差异能够带来新鲜的思想、动力,能够将个人与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沟通、高效的管理,使得各具特色的员工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又共同为组织的愿景服务。
企业的EAP管理若能掌握圆融的智慧,指导员工领悟“心净则佛土净”的道理,能够使员工处理好自我的内心与企业、社会的关系,则创造一个和平、发展、生态良好的公司环境并非难事。同时,企业EAP应打造一个给员工挥洒个性的平台,让他们把自我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