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45

第45章 丰富的端午食俗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比如吃蛋、吃面扇子、吃煎堆等等,花样繁多。其最初的目的都是为了逐疫避邪,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节令饮食文化,被人们传承。

五月初五端午节,人所共知的食俗是吃粽子。但其实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比如江南民间端午食“五黄”、吃蛋,福建晋江吃煎堆等等,它们与粽子共同构成了端午节传统饮食文化。

吃“五黄”

中国江南民间,流行端午节食“五黄”的习俗。“五黄”是指:雄黄酒、黄鱼、黄瓜、咸蛋黄、黄鳝(有的地方也说黄豆)。

《白蛇传》里写到端阳惊变的故事,许仙误信法海谗言,端午时强使白娘娘饮雄黄酒,致使白蛇显露原形。因此,民间广泛传信饮雄黄酒后能够解毒。但是,雄黄如果和烧酒同饮,稍不留意也会引起中毒。难怪清人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说:“吾乡每过端午节,家家必饮雄黄烧酒,近始知其非宜也。”因此,饮雄黄酒之俗逐渐消亡。

据说江汉平原一带,每逢端午必食黄鳝,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

吃蛋

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有健身之效,包括鸡蛋、鸭蛋、鹅蛋。端午早晨小孩还没出被窝时,大人就会把煮好的蛋送到小孩嘴边。江南水乡的孩子们,每逢端午佳节,还要在胸前挂一个用网袋装着的鸡蛋或鸭蛋,以祈一年中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关于这一习俗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每年端午时,瘟神总要下界传播瘟疫害人,而且受害者多为孩子,轻则发烧厌食,重则卧床不起。母亲们十分担心,纷纷到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求消灾降福,保佑小孩。于是女娲找到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许你伤害。”女娲法力无比,瘟神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娘娘有几个嫡亲孩儿在下界?”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有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孩儿们在衣襟前挂一只蛋袋,凡是有蛋袋的孩儿,你都不能伤害。”

又到了端午,瘟神下界,却见每个孩子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着煮熟的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不敢动手。就这样,端午挂蛋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此外,河南、浙江等省的农村地区还有吃大蒜蛋的习俗。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时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们的隆重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就是打糕。打糕的做法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气氛。

吃面扇子

甘肃省一些地方在端午节要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诱人。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吃煎堆

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这在福建晋江地区较流行,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民间传说认为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是因为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就能把天补好,雨就会停止,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吃薄饼

温州地区在端午节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下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延伸阅读

何为“五毒”?

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青蛇、、蝎子、壁虎和。其实,壁虎无毒,却被认为是剧毒物。把这五种动物合称为“五毒”是古人的一种误解。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壁虎、)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预防五毒之害。比如: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避邪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中国江南民间,还流行有端午节食“五黄”的习俗,俗信饮了雄黄酒便可杀“五毒”。

端午节驱五毒的用意其实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