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43

第43章 端午节防疫保健

端午节,也是卫生节,这从宋代吴自牧《梦梁录》记载的“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中可以得到证明。它提醒人们在节日里享受的同时别忘了家人和自己的健康。

端午时节,多雨潮湿,人易生病,再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了种种节俗,如采药,浴兰汤,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等,看似迷信,但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

采药

五月初五,被古人看作是不吉利的恶时,而积极对付恶月、恶日的办法是以药克毒。因此,采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

战国时代成书的《夏小正》记载:“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荆楚岁时记》也说五月五日要“采杂药,可治百病”。众药、杂药,言其数量、种类多,古人又称之为“百药”,认为五月初五采药最灵验,药越多,效越大。所以中国古代药学著作中多以该日收药。收药的时间不仅在五日,更强调在午时。《梦粱录》讲南宋端午“采百药或修制药品,以为避瘟疾等用,藏之果有灵验”。

端午采药习俗中格外受到重视的是捕蟾蜍活动。《岁时广记》引晋葛洪《抱朴子》,讲到五日正午时取蟾蜍头有八字者,阴干百日,以其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避五兵。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

沐兰汤

五月初五,又称“浴兰节”。端午日浴兰汤的习俗,历史悠久,战国时代已有明确记载。《大戴礼记》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只是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楚辞》中亦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之句。

《岁时杂记》说北宋开封人“以桃心柳之类,燂汤以浴,皆浴兰之遗风也”。还有沐井水的风俗,《岁时广记》引《琐碎录》:“五月五日午时,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气不侵。俗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

到明代,《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

五月初五,人们用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草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或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如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这些活动,其实从卫生角度来看,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雄黄作为中药外用,具有抗菌、解毒功效,多用于皮肤病和毒虫咬伤等的治疗;而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也可以消毒杀菌。

端午节,可算是传统的医药保健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弘扬传承的。

延伸阅读

端午喝雄黄酒的来历

关于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来历,要从屈原投江说起。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龙。于是,人们把这条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至今,中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