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42

第42章 “恶月”驱邪禳灾

端午在古时被认为是毒日和恶日,因此,旧时过端午节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形成了插蒲草、艾叶,喝雄黄酒,拴五色丝线等驱邪避疫的特殊习俗。

在古代,五月俗称“恶月”、“毒月”,五日又称“恶日”、“毒日”。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这是人们最忌讳的。因此,这个节日最早一直是作为祛除病瘟、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节日传下来的。

悬艾叶、菖蒲、蒜头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 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蒜头气味辛烈,是具有杀菌作用的佐餐调味品,民间多以嚼生蒜或盐酸蒜来预防或消除口腔及肠道疾病。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的做法也并非完全出于盲目崇信,确实可以避毒虫、消病毒、除恶气。

江南地区有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其药用效能更直接。通常在节前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写符念咒

民间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挂驱鬼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如有的要求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较为通行的符咒有:“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类。上海人过去在端午节悬挂钟馗像于门口,正是这种辟邪风俗的继续与演变。

饮雄黄酒

雄黄,其色澄红,有解毒杀虫之功,可治痛疮肿毒,虫蛇咬伤。俗信端午节时有“五毒”之说,所谓“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民间认为,饮了雄黄酒便可杀“五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类似的习俗,还有在儿童额上点雄黄酒。节日一早,妇女们便将儿童耳上夹艾蒿,头上戴菖蒲,然后用雄黄酒在额上写一个“王”字。据说,这样可使百鬼畏惧,保命长生。

拴五彩丝

五彩丝,又俗称五色丝。古俗名称避兵缯、朱索等。早在东汉应劭著《风俗演义》中就已经记载,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因此,每年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也佩带其他饰物。有香囊,如万历《新昌县志》谓:“佩香囊艾虎”;还有朱砂袋,雍正《辽州志》讲:“系五丝佩朱砂袋”;又有茧虎,嘉靖《萧山县志》说:“女子以茧作龙虎,少长皆佩之,欲如龙虎之健。”

延伸阅读

端午挂艾草、菖蒲的传说

民间传说中,艾草和蒲是神仙的宝剑。

传说在远古时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来做他的地盘,天上的神仙知道了水怪的想法后,便想了一个方法。

神仙砍了艾草和蒲做成宝剑,去找水怪决斗,并最终战胜了它。水怪只好答应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孙,就不去侵犯。神仙告诉水怪,只要在墙上挂艾草和蒲的人家,那就属于神仙,没有的,那就归水怪所有。

这天正好是端午节,水怪乘着浪头来了。可是,每个有人家的屋下都挂着一束象宝剑一样的艾草和蒲。水怪跑了许多地方,只淹了一些没人住的空房子。最后,天黑了,水怪只好地回去了。

原来那天决斗后,神仙把手中用来做宝剑的艾草和蒲洒到了人们住的房子上面,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后来,到了端午节时,人们会在自己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和蒲,来吓退水怪,以此来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