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30

第30章 上巳日除灾避邪

上巳节是中国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上巳节起源很早,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古人通过上巳节的一些习俗活动,达到除灾避邪和祈求生育的目的。

上巳节是一个古老的中国节日。上巳的“巳”,是地支之一。上巳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叫“元巳”,上巳的日期,大体在三月三日,所以,上巳节又称三月三。

上巳节历史

上巳,在汉代时初定为节日。《后汉书》:“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这一时期,上巳节的主要习俗,一是祓禊,即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二是招魂,在野外或水边招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在初春要招魂。后又增加了春嬉的内容,这一天,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成为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这一时期,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临水祓除转为临水酒会。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这段文字里的上巳节习俗主要是一种水边交游、宴饮的活动。

唐朝时,三月三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谓“曲水流觞”,不少文人写有诗文描述这种盛景。民间男女也踊跃来到水边饮宴交游。刘驾《上巳日》写道:“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这天,长安还流行斗百草游戏等。

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汉代文化中渐渐衰微。所以,自宋代之后逐渐消失了上巳节的许多传统。

上巳节的意义

从古代上巳节的习俗来看,其意义主要是除灾避邪和祈求生育。

按周礼记述,每当春季,瘟疫将要流行,掌管岁时的人(女巫),就会来到水边,为人们举行除灾、求福的祭祀仪式,并在水边,盥洗洁身,以除疾、祛邪。透过“祓”、“禊”这些看似迷信的祭祀现象,实际上,古人到水边所进行的是现代人也十分重视的群治、群防的春季卫生活动。这是上巳节的第一层要义。

汉代班固撰《白虎通》记云:嫁娶必以春者,春,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这其实是“上巳节”的第二层要义,表现在其会男女和祭祀高禖的习俗上。古人通过男女交欢和祭祀婚姻生育之神等活动,来祈求生育。

发展到近现代,上巳节的原来意义和内涵已为人们所遗忘,更多地是认为“三月三踏青节”,又由于时间与清明邻近,都是在郊外的活动,其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开始尚分头而行,后来逐渐合而为一,上巳节重交游踏青的特点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中。也可以说,清明节盛行春游的习俗主要是继承上巳节的传统。

延伸阅读

上巳节的曲江大会

唐代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之日恰好就在上巳之前,上巳为唐代三大节日之一。上巳长安皇亲贵族的主要活动区是曲江,因而,上巳日曲江风景区还可能有一项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的活动,就是新科进士的庆祝宴会——曲江大会。古老雅致的节日、美丽的曲江风景、志得意满的新科进士,相得益彰,使上巳节更加热闹非凡。科举考试是唐朝政府录用官员的主要途径和办法。进士考试是科举中最难的一科。每年春季由尚书省礼部主持全国的科考,称“省试”或“礼部试”;举子及第后,还要通过吏部的考核才能分配工作,任命职务,称“试”或“关试”。俗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考进士之难由此可见。因此,举子们一旦中第,其得意的情态,不仅形于色,而且跃于纸,考中进士既然是这样的一件大事,自然是要庆祝一番的,庆祝的形式就是曲江大会,亦即曲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