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27

第27章 二月二春游习俗

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正是春游的好时机。因此,古人又将二月二称为踏青节。这一习俗,不仅对健康有好处,而且含有去不祥、招吉祥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的春游习俗由来已久,“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白居易的这首以二月二日为题的诗歌,就描写了二月二日春游的青年很多,在渡口排列成一队行走的情形。

二月二春游习俗溯源

二月二日春游踏青之俗,据说始于唐代。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当时,京都长安的人们,为了活跃生活,便乘二月二龙抬头之机,三五成群地来到郊外踏青,有些妇女还提篮执铲去挖鲜嫩的荠菜佐食。特别是关中一带,还将“二月二”定为“挑菜节”、“踏青节”。这一习俗在唐代的诗歌中也有体现,如李商隐有诗曰:“二月二日江长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诗人韩琮在题为《二月二日游洛源》的诗中也说:“旧苑新晴草假苔,人还香在踏青回。”

到宋代,二月二春游采菜更加流行。宋代的《壶中赘录》说:蜀中风俗,旧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都人士女络绎游赏,缇幕歌酒,散在四郊。(《岁时广记》卷一引)可知北宋初年二月二日春游之盛。南宋诗人王庭也在《二月二日出郊》一诗中写道:“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诗人们都表达了他们在二月二日踏青时的所见所闻。在宋代,这种风俗不仅民间存在,并且传入宫廷里,演化成了挑菜御宴。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说:“(二月)二日,宫中排办挑菜御宴。先是,内苑预备朱绿花斛,下以罗帛作小卷,书品目于上,系以红丝,上植生菜、荠花诸品。俟宴酬乐作,自中殿以次,各以金篦挑之……王公贵邸,亦多效之。”春游挑菜之俗在宋以后一直流传下来。

明代出郊是春游挑菜的延续,明陈阶的《日涉编》二月二日条引《蜀志》说:四川省顺庆府风俗,每岁是日郡人从太守出郊,谓之迎福。这种在郊野进行的春游活动,还含有去不祥、招吉祥的观念。

元、明、清时期,二月二日除踏青活动外,还盛行龙抬头风俗。时至今日,这一习俗仍被人们传承。

二月二春游的意义

二月二春游的民俗是集春季踏青、生产劳动和民间饮食为一体的民俗活动。

它的内涵首先是遛百病。在漫长的冬季里,人们很少外出活动,体力下降。春季来临,能趁春游的机会到田间走一走,活动活动,这对恢复体能、陶冶性情大有好处。在河东一带素有春季遛百病的说法:“春季田间游,百病不露头”,“阳气吸在身,百病不缠身”,而二月二春游的民俗,正好是遛百病的活动。

其次是农田生产劳动。春游时挖野菜的民俗大多在麦田中进行,可以借此除去田间的杂草,保证麦苗的正常生长。

其三是民间饮食习俗。当地人称吃野菜为“吃青”或“吃鲜”。据说,春季麦田里的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还可清热败火。

可见二月二春游活动实在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民间习俗。

延伸阅读

界首二月二庙会的由来

界首境邻皖苏两省,是全椒物资吞吐之地。很久以前,这里旱涝不匀,年年荒歉,百姓困苦。某年,一位道士云游至此,为民解忧,连念七七四十九天斋语,祈祷上苍风调雨顺,因劳累过度而身亡。百姓念他为民而死,特建一庙以作纪念。庙宇竣工,适值农历二月初二。从此每年这天,四乡百姓都来庙宇朝拜,借此交换一些小农县和种籽。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数百年的沧桑巨变,界首庙会已成了今天疏通商品流通、进行物资交流的大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