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24

第24章 防病解困的咬春俗

岁节活动多与饮食相关,立春也是如此,相关的饮食活动叫咬春。咬春,即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这一习俗,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咬春也叫“食春菜”,所食大多是生菜,诸如萝卜、青韭菜、芹菜等。关于咬春的用意,有说是迎新的,如《齐人月令》说:“凡立春日食生菜,不可过多,取迎新之意而已。”有说是排解春困的,如《燕京岁时记》说:“立春日,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谓可以去春困。”也有说可以免除疥疾、预防病患的。总之,咬春习俗是立春节时的一项重要活动。

春卷

立春吃春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方人也称为“春饼”。据传在东晋时就有,那时叫“菜盘”。唐《四时宝镜》中就有东晋人李鄂,于立春之日命以罗卜、芹菜为菜盘,互相馈赠的记载。当时人们每到立春日,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菜盘”。那时不仅立春这一天食用,人们在春游时也会带上。

到了唐宋时,这种风气更为盛行,又有了“春盘”、“五辛盘”等称呼。著名诗人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和陆游的“春日春盘节物新”的诗句,都真实地反映了唐宋时期人们这一生活习俗。五辛盘的名称,则来源于当时是用五种有辛味的生菜拼合而成的。《唐摭言》说,安定郡王于立春日作五辛盘。宋代则多称作“辛盘”,北宋《岁时杂记》说: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盘并酒,以赐近臣。盘中的生菜,染萝卜为装饰。

以后春盘、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宋朝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这样描述:“常熟糍糕,馄饨瓦铃儿,春饼、菜饼、圆子汤。”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饼。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 打春》中记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闹也。”这样,吃春饼逐渐成了一种传统习俗,以图吉祥如意,消灾去难。

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春饼”又演变成为小巧玲珑的春卷了。这时它不仅成为民间小吃,而且也成为宫廷糕点,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宫廷中的“满汉全席”128种菜点中,春卷是九道主要点心之一。现在,春饼、春卷也还是人们的节令美食。

萝卜

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的咬春的另一种食品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要说这个习俗的来历,有个神奇的传说。

远古时候,有一年的立春前,突然发生了瘟疫,所有人都传染上了一种怪病:心虚气短,失神落魄,没有精神,甚至连抬手的力气也没有。

立春前一天,一个道人来到了一个村庄。村里静悄悄的,他觉得十分奇怪,便来到了村边的一户人家,敲敲门,没人应声。他见门虚掩着,便推门进屋。只见炕上躺着五口人,个个脸色焦黄,昏沉沉像睡着一样,满屋尘土,看样子已是有些日子没人打扫了。道人赶紧来到一个中年人跟前,连声问究竟,中年人合着眼,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全村人都得了一种像我这样的病。”

道人一连看了几家,情形都是一样。于是,他念起咒语,向南海的观世音菩萨祈求医治瘟疫的方法。观音菩萨告诉他,等地气通时,让乡人百姓每人啃吃几口萝卜,瘟疫便可自动解开。

道人飞快地跑回观院,刨出一袋贮藏的萝卜,回到村庄。这时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拔下几根芦花大公鸡的毛,扎在了地上。鸡毛动则地气通。他让每家每户的人都吃了萝卜,果然瘟疫解了。乡人又带着萝卜奔向了十里八村,人们又过上了平静安乐的生活。人们不会忘记那位道人,更不会忘记让他们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萝卜。从此,乡人便在立春这天啃吃几片萝卜,以求平安。

立春吃萝卜的习俗也就形成了,并持续至今。

延伸阅读

福州春卷的传说

福州春卷,历史悠久,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

相传宋朝年间,有一个叫陈的书生,十分有抱负,常常日以继夜,通宵达旦地读书,而且有时候读的太专心,甚至会忘了吃饭。为此,他的妻子阿玉很是心疼:老这样下去,丈夫的身体会累垮的!

阿玉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做出了一种既能当饭,又能当莱,既省时间,吃起来也方便的食物。阿玉把米磨成粉,制成皮,包上肉和菜,加上佐料作为馅,然后用油一炸,一股香气扑鼻而来。陈从心里感激贤惠的妻子对自己的体贴关怀,读书的劲头更足了。

不久,陈进京赶考,携带的干粮就是妻子特地给他制作的这种食品。三场试毕,陈得中头名状元。红榜一出,他高兴得把自己带来的干粮送给考官先生品尝。先生一吃,赞不绝口,便问陈是从哪家名师的饭铺里买的。陈笑着告诉他,是自己的妻子做的。先生顿时诗兴大发,写诗作文,一时纷纷传闻,并称这干粮为“春卷”。

从此,福州春卷名声大振,后来竟成了地方官吏向皇帝进贡的上等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