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19

第19章 好吃好喝过春节

在春节的各项庆贺活动中,饮食文化活动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古人春节饮食丰富多彩,饮料、食品一应俱全,并且在各种美味食物中都包含着一定的文化含义和人们的美好期望。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新年,因此,古人的春节饮食更是丰富多彩,其中饮料、食品一应俱全,各有其特殊含义。

食品类

各地风俗不同,春节食品也各有特点。北方人普遍吃饺子、面条和年糕。南方普遍的风俗是吃元宵、面条和水磨年糕,江浙和闽粤等地初一吃元宵,或炸或煮;福建漳州人初一早上吃香肠和皮蛋;广东潮州人初一吃当地特有的“腐圆”;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初二方食饺子;白斩鸡、酿豆腐、粽子、油堆等则是壮族人的春节食品。

其中最主要的春节食品要数饺子和年糕了。

岁时吃饺子是大多数地区的风俗习惯。旧时,关于饺子,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北齐人颜之推曾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明代《正字通》说:“今俗饺饵,屑米面和饴为之,干湿大小不一,或谓之‘粉角’。北人说角如矫,实即饺耳。唐人谓之‘牢丸’。段成式《食品》有‘汤中牢丸’,即今水饺子;其‘笼上牢丸’即今蒸汤饺也。食毕出门拜年,由近及远,元午直到烧灯后。”据此则唐牢丸近似饺子,而且有煮有蒸。宋代食品中出现角子一词。元代把饺子叫做“扁食”。明代的饺子如《正字通》所说,称饺饵、粉角、水饺子、蒸烫面饺。此外,还有水点心等叫法,清代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

春节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如明万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说,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明嘉靖时山西《曲沃县志》记载:“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争福。”元代扁食一词在民间流传下来。

年糕是春节的独特食俗。年糕有谐音“年高”的意思,因此人们在春节有必食年糕的风俗。

年糕的样式很多,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饮料类

椒柏酒。南朝庾信《正旦蒙赵王赉酒诗》:“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描绘了春节朝贺受到赏赐椒柏酒的喜悦心情。椒是花椒,古人说椒是玉衡星之精,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因此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明代山东历城、浙江嘉兴均有此俗。

屠苏酒。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记载:“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日屠苏而已。”韩鄂还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四时纂要》中披露了预防瘟疫的屠苏酒方:大黄、花椒、桔梗、桂心、防风各半两,白术、虎杖各一两,乌头半分。他说将以上八味切细,装入深红色的口袋里,年三十的傍晚,把它放在井中。初一早上,拿出来连口袋浸在酒里。全家从小到大,依次稍许各喝一些,一年没有病。韩鄂的记述秉承了民间传说,虽有神秘色彩,不过所列八味药材,其功效主要是清热、散风、健脾、除湿,可以说对身体有利无害。

桃汤。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故饮之。

延伸阅读

饺子的来历

饺子,民间流传有一种说法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告老还乡时,正好赶上冬至,他看到穷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寒娇耳汤”给穷人治疗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寒药材在锅里熬煮,煮好后捞出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下锅煮熟。病人吃下寒娇耳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抵御了伤寒,治好了烂耳。

张仲景免费舍药给穷人治疗冻伤,从冬至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同时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以纪念张仲景。

如今,冬至吃饺子已成为民间的传统习俗,饺子也成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人们最喜爱的食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