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20

第20章 春气始至话立春

立春,又名打春、正月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它为春天之始,民间都把立春作为节日来过。这也道出了农业社会春天的重要性,反映了古人的季节观念。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一个时节。立春之节,顾名思义,就是严冬已尽,春季开始。俗谚有云“一年之计在于春”,可见立春日之重要,古人对此节令之重视。

立春的含义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按旧《农历》所云:“斗指东北维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

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但中国因地理条件复杂,“四立”并不能适用全国各地。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如黄河中下游的立春日为土壤解冻日期,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但“立春”的这种划分方法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节的起源

立春,作为一种节日度过,至少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立春的名词,最早产生于古代周朝。据《礼记》所载,周朝时,每逢立春节,周天子总要率领诸侯及士大夫,前往东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回宫后还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

东汉时,正式产生了迎春礼俗和民间的服饰饮食习俗。唐、宋时期,在立春日,宰臣以下都入朝称贺,见于宋代《梦梁录》:“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

明清两代,是立春文化的盛行时期。清代称立春的贺节习俗为“拜春”,其迎春的礼仪形式称为“行春”。在这些迎春活动中“服饰”与“打牛”是很重要的习俗之一。明清时京兆尹和各府衙官员,都必须将官服穿戴整齐,去“东郊”的“春场”去迎春,即按规定的仪仗,制作春牛、芒神、柳鞭等举行迎春礼仪,然后进宫朝贺并接受赏赐。清人所著的《清嘉录》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可以看出,立春在很早之前是相当受重视的。

延伸阅读

何为寡妇年?

“寡妇年”,又叫“盲春”、“哑年”,是指整个农历中全年都没有立春。关于寡妇年的说法有很多种,其中流传最普遍的一种是,寡年无春,不宜结婚。

在古人的观念中,阳是天,是男;阴是地,是女。一年四季都与阴阳相配,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于人分别为少男、老父、少女、老母。天地万物的化育,与男女交生殖类同。春天阴阳平衡,就好比男女的和谐,正是生育季节。《尚书》中有“分命仲,宅夷,曰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民析,鸟兽孽尾。”这些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观察到了自然界的生殖规律,把它作为典章记载下来,传给后人。春,代表着交、生育。“春生、夏养、秋收、冬藏”的观念,历史悠久。无“立春”之年被称为“寡妇年”,与古人的上述认识有关。

但民俗专家认为,存在这种现象,只是历法的需要,对自然气候和季节没有影响,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也不会产生特殊影响。“寡妇年”不宜结婚的说法是荒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