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311900000017

第17章 正月初一拜大年

古人在春节这一天,有拜尊长和家众互拜的风俗,也就是“拜年”。这是人们辞旧迎新、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并且传承至今,成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元旦“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反映的就是跪叩尊长和家人作揖的礼节。

拜年的含义

古时“拜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平辈相互道贺,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又称为贺新年、贺节、贺年、贺正、贺岁、贺元旦等。这种风俗的形成,在历史上是有史记可查的。如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朝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

此外,不仅邻族戚友及官宦间要交相拜贺,国家也要举行朝贺,即向皇帝贺年。

中国古代历朝均有元旦的朝贺仪。元日庆贺始于汉高祖,其仪式以汉朝为滥觞。《渊鉴类函》中记载了其基本程序:“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受朝贺及贽,二千石以上上殿称万岁。”“执贽”就是群臣奉送皇帝的礼物。汉武帝时代的贽是:公侯,璧;二千石,羔;千石、六百石,雁。高级官僚要“举觞御食前,司空奉羹,大司农奉饭”,然后奏乐举食,“百官受赐宴飨”。到了唐代,朝贺仪式更加盛大,各地官吏向礼部上贺表,跪读后入内,通天宫朝贺时,要读时令,官员列于庭。而且朝食时还有边境各族富豪和邻近官员参加。元旦期间官员要给假期三天,官员们皆以参加朝贺礼仪为幸。

拜年的方式

拜年的方式有亲去和投帖两种,一般是亲者登堂,疏者投贴。

清顾禄《清嘉录》描述了两种形式,前者“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后者“有遣仆投红单刺至戚若友家者,多不亲往,答拜者亦如之,谓之‘飞帖’。”

投刺类似今天的名片,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代谓之“谒”,汉末称为“刺”,“汉以后虽用纸,而仍相沿日刺”。投刺拜年之风最早出现在宋朝的上层社会,盛于明清时代。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朋友多,但是不可能亲自拜访各位,于是就用这种飞贴的形式向曾经交往过的朋友送上新年的祝福。大户人家比较讲究的还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贴,飞贴上还写上吉利的话语,其实就是祝福大吉大利、吉祥平安的意思。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拜年》诗中也描述了当时元旦投贴的风俗:“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现在流传下来的送贺年卡的习俗便有这种飞贴的遗风。

大约从清朝时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延伸阅读

拜年的来历传说

关于拜年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

传说在唐朝,李世民打下了江山后,程咬金自恃劳苦功高,总想卖点老资格,经常与尉迟恭为争功劳而闹得很不像话。李世民费了许多脑筋,可怎么也解不开这个事。后来,魏征给李世民出了个主意,才化解了此事。

大年三十这天早朝,李世民按魏征的主意,不等众臣呼万岁,便先施了个礼,做了个揖,说:“各位爱卿,今年咱们过一个愉快的新年,明天大年初一,你们要知大知小地互相拜个年。再提醒大伙儿,拜年时要说个人的不对,别人再不对也不能提,都得说吉庆。”

于是,第二天,满朝文武你上我家,我去你家,开始拜年。这时,程咬金可犯了难:我要是到尉迟恭家去,就算给他低了头;要是不去,他动本参我,说我违抗圣旨,我也吃罪不起。这可怎么办?他正这么犹豫之间,家仆进来了:“报大人,尉迟恭大人给你拜年来了!”尉迟恭一见程咬金,做了个揖,就跪下了:“祝程大人身体健康,过年愉快。”程咬金也赶紧跪下了。俩人手拉手站起来以后,俩人各自检讨了一番,也就和好了。传到民间,弟兄之间有个拌嘴的时候,通过拜年,也就避免了干戈,这个风俗也就流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