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妥协 善于取舍
10304900000083

第83章 择你所爱,爱你所择

人生本来就需要做选择,但是一定要做“对”的选择,秘诀就是“择你所爱,爱你所择”。

“刮别人胡子之前,先刮自己的”,这正是几年前,徐承义拍过的广告的广告词,徐承义也因此踏进了演艺圈,很多人上门找他拍戏,一时间,演艺前途颇被看好。

不过,徐承义并没有久留,前后大约只维持了两年光景,就毅然脱离演艺生涯。

徐承义发现,演艺事业并不适合自己,一心想找出未来的方向。

结束这份特殊工作后,徐承义卖掉了车子,和朋友转往大陆发展。其实,他的内心很矛盾,不知道做这样的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在大陆的日子非常清闲,没有什么娱乐的时候,徐承义常常在天黑之后,一个人跑到海边钓鱼、发呆。有一天,他独坐海边,远远地望着对岸湛江市区内的灯火,心里突然有一股声音出现:“我这是在干什么,难道一辈子老死在这,无所事事,不如回台湾去开餐厅吧!”

徐承义立即在脑海中搜索,从小到大自己最喜欢的事是什么?“吃”是徐承义认为最有意义的事,他一向是家里的烹调高手,没事可以一整天呆在厨房里“研发”,他想:“我为什么不好好发挥自己的这项专长呢?”

回到台湾,徐承义紧锣密鼓地展开他的创业大计。一面找人筹募资金,一面到大学选读会计、行销的课程。不久,他的概念式泰国餐厅开幕了,徐承义负责的职务从洗碗、配菜、打杂到掌厨,几乎全套包办,一旦忙起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下班回家还抱着食谱继续研究,非搞到深夜不罢休。

看他这么投入,朋友忍不住问他:“你干吗做得那么辛苦?”徐承义回答:“因为我找到了最爱。”在他来看,做菜不仅是一门艺术,也等于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只要放入各种元素,就能产生千变万化的结果,乐趣实在太大了!

他笃定地说:“我已经打算把‘吃’当成一辈子的事业。”

就像许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一样,徐承义也曾经彷徨、摸索过。然而,当他决定从自己的“最爱”出发,他很庆幸自己在30岁以前,终于找到了方向。

还有一个人的经历更为传奇,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陶传正是国丰、奇哥两家企业的董事长,他却放着老板不当,半路出家演起舞台剧。舞台上的陶传正,是个十足的耍宝大王,非常放得开。据说,他曾经有过“让观众从椅子上笑得摔下来”的纪录。

起初,陶传正只是基于好玩,应邀在太太参与的妇女社团中“牺牲色相”,男扮女装演出蝴蝶夫人、老岳母等角色。有一回,他在台上表演,台下坐的来宾正好是导演赖声川夫妇,陶传正的表演才华就这样被“发掘”出来。

陶传正第一出正式的处女作,是参与表演工作坊的《厨房闹剧》,他在剧中饰演一名银行家,角色颇具喜剧感。陶传正兴致勃勃地招待一些企业界的朋友前去观赏,有人对他初试啼声的演技大加赞赏,有的朋友却认为他是在作践自己。陶传正不介意别人怎样看他。他说,自己的玩心很重,“经营事业”和“演戏”这两件事,前者对他是副业,后者才是正业,他不讳言,演戏反而让他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不像很多企业家一心只想追求利润,扩充事业规模,陶传正自称是个没有什么企图心的人,“我只想让自己快乐”。他观察,企业界老板不乏把事业摆第一的工作狂,但他认为,即使自己每天拼了命工作十几个小时,业绩成长充其量不过5%或10%而已,个人生活却彻底被牺牲了。

他说:“人一辈子活着,最好什么都去体验一下,这样的人生才够精彩。”除了演戏之外,年逾五十的陶传正也热爱西洋热门音乐、手拉胚、研究古典歌剧、旅行,他还试着去创作歌曲。每个人对生活目标的追求都不同,陶传正自嘲,这辈子最羡慕游手好闲的生活。他感叹地说道:“世界何其之大,新鲜好玩的事那么多,唉!只可惜时间太少,想做都做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