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10301500000089

第89章 皮尔斯定律:意识到无知,才能使领导充满活力

皮尔斯定理是由美国贝尔电话电报公司的著名科学家,被誉为“卫星通讯之父”的约翰·皮尔斯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意识到无知才使我们充满活力,即意识到无知,是有知的开始。许多时候,人们认识自己组织的状况,或者认识真理,都是从认识自己的无知开始的。只有先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形成自己虚心向其他人、其他组织学习的动力,才能发掘潜能,不断取得进步,达到预定的目标,迈向成功。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因为他觉得,就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迅速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博士心里想。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漂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了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也“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博士虽然博学多才,但是经验不足。如果他们谦虚一点,请教一下老前辈,可能就不会遇到这么尴尬的局面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了我们面对知识的海洋,个人的见识是多么的渺小。同样,在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里,刻着一句传诵千古的话:认识你自己!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它给出了一个最好的诠释:“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我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正是这种谦虚的态度,才成就了苏格拉底的深厚哲学思想。在27岁时,日本保险业泰斗原一平才进入日本明治保险公司开始他的推销生涯。当时,他穷得连午餐都吃不起,经常露宿公园。

有一天,他向一位老和尚推销保险。等他详细地说明之后,老和尚平静地说:“听完你的介绍之后,丝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愿。”

老和尚注视了原一平良久,接着又说:“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

原一平顿时哑口无言,冷汗直流。

老和尚又说:“年轻人,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改造自己?”

“是的,要改造自己首先必须认识自己,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老和尚看了原一平一眼,又说,“你在替别人考虑保险之前,必须先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考虑自己?认识自己?”原一平似乎有些明白了。

“是的!赤裸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

有所感悟的原一平,从此之后就开始努力认识自己,改善自己,大彻大悟,终于成为一代销售大师。要想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你的产品,首先要让别人接受你,包括形象、修养、气质、人格等等。而让别人欣赏你、接受你的前提,就是要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无知,并设法改造自己。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这是我们一生中要努力追寻的目标。哪一种事情适合自己干,如何让周围的朋友喜欢自己,可以说是你事业成功的关键。

几乎在所有美国人的心目中,林肯可能都是最有威望的总统。美国人都认为,从来没有比林肯讲话所用的字句更优美的了!有人曾歌颂他所写的散文“像音乐一般的悦耳!”说起林肯,谁都知道他父亲是一个庸碌无为而且目不识丁的木匠,母亲也是平庸的家庭主妇,自己也只在学校受过不到一年的系统教育。那林肯又是如何成为能运用文学的特别天才呢?这要归功于肯塔基州森林地带的数位巡游的村儒学究和伊里诺州第八司法区等地的许多人。林肯曾每天和许多农夫、商人、律师讨着国家大事、世界大事,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许多的知识和道理。林肯成功的秘诀就是:“每个人都可能做他的教师。”

任何人,只有先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形成自己虚心向人学习的动力,才能发掘潜能,不断取得进步,达到预订的目标,迈向成功。企业领导更需要记住这句话。企业的成功不可能只靠某一个人的努力,只有借助更多优秀的具有专长的人才,才能托起企业的成功。记住:意识到无知,是有知的开始!

知而思之:

人只有用谦虚的态度去面对世界,才能吸收更多有用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让自己拥有傲人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