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10279300000015

第15章 培养学生的宽容心

小强是一名高中生,门门功课都很优异,在家里一直是父母手掌里的小太阳。就这样,他渐渐养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只要受了一点委屈,就一定会跟周围的人翻脸,甚至都会伺机报复惹火自己的人。这种行为严重地妨碍了小强和同学之间的正常相处。

其实这是一种缺乏宽容心的表现,生活中像小强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

社会本来就充满了矛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难免会有些不好的情况发生,当别人一不小心伤害到你或者是做了对不起你的事,千万不要因此就耿耿于怀,过分计较,性质不很严重的,完全可以一笑而过,这就是宽容。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做人的一种风度和境界。他能够使人性情温顺,平和心气,帮人化解许多无谓的矛盾,化干戈为玉帛。宽容的人,时刻都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不管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都会开心,因此,他们擅长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

对于孩子来说,拥有宽容心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孩子的宽容心也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感情,这种感情对孩子在情感的发展,以及对周围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一个拥有宽容心的孩子通常都很善良,他们性情温和,招人疼爱,受人拥戴;反之,这样的孩子通常性情怪诞,做事容易走极端,不容易让人靠近,人际关系十分紧张。

所以,帮助孩子树立一颗宽容的心,除了帮助孩子跟自己的同学友好相处以外,更是为今后的幸福打下基矗

那么,该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起宽容心呢?

一、使用实例,让学生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事实胜于雄辩。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学生认识树立宽容心的必要性。

1.教师讲述事例,启迪学生辨别是非。通过正反两方面事例,引导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遇到让自己感到愤怒的事时,如果头脑发热,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往往会做出一些有悖常理的事情,最终引起更大的损失;反之,如果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平心静气地处理事情,就能得到一线生机。

2.参考其他学生的说法。可以举一些身边同龄人的事例。教师可以请一两个学生讲一下自己在生气时做出的一些不好的事情,学生一般都相信同龄人的观点,而且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例也更具说服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最终就能明白矛盾是能化解的,宽恕才是解决事情的最佳方式。

3.给学生讲负荆请罪等一类的故事。让学生在历史故事中明白宽容是一个完整的人必备的修养。

二、创设优良的环境,优化教育方式

1.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为孩子的成长创建一个优良的家庭环境。首先,教师要建议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其次要求他们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并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正确地引导孩子。

2.教师要完善自己的品行,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平时的言行中,教师要做到大方、有气度,凡事不要斤斤计较,用一颗坦荡的心去面对周围的一切,让学生真正从自己身上受到良好的感染和熏陶。

三、传授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宽容

1.教会学生主动化解矛盾的方法,用具体方法指导学生。有些学生脸皮较薄,就算知道自己做错了,但碍于面子也不肯承认错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告诉学生,敢于承认错误是一种正确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教他们一些委婉道歉的方法,比如写纸条、做件小礼物赔礼等。通过自己主动认错,为培养学生树立宽容心打下基矗

2.教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的方式。其实,很多矛盾的产生都来自于学生太看重自身,他们通常在自己的脑海里设立了一些错误的规定,一旦别人没有按照这些规定行事,就会引起自己的不满,甚至愤恨。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懂得:面对自己所设定的那些条条框框,对方是很难真正完全遵守的,而自己那些规定在有些情况下是完全不合理的;要是别人对你的错误一直耿耿于怀,自己也会十分难过等等。

3.教学生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杜绝冲动。小学生的情绪往往不稳定,来得快,走得也快,就像夏天的暴风雨,在跟同学有了摩擦,心里觉得委屈,常常会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因此,教师教他们一些调整情绪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听音乐缓解一下情绪;离开现场,转换注意力;写日记;找个朋友倾诉等。

四、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容忍能力

成功人士都是在一个个挫折中成长起来的,为此,教师也可以创造一些能够引起学生不满的情境,以此来帮助他们增强自己的容忍度。比如:在小组活动时,每人轮流充当被嘲笑者,其他人故意想尽办法嘲笑和戏弄他,引受嘲笑的人生气。如果几分钟内这个人不为所动,就换其他人。

这个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受嘲笑的情境下,很好地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和抗击打能力。一旦具备了这种容忍力,学生们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就能够和睦相处了。必须要注意的是,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互相嘲弄时,不要攻击对方的人格,否则就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