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0272000000064

第64章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贵妇,她因丈夫不归独居“空房”而愁绪百结。诗的末句“心怯空房不忍归”是全诗感情的中心。

本诗前句先写秋月初升,夜露微凉,这是以天凉暗示女子的心凉。后来李清照《醉花阴》词中也有“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用的就是这种笔法。女子为何心凉,读者自然要先造成悬念。二句紧接上句谓秋时已到,轻罗衣裳已不适宜再穿,应该说是换装的季节已到。既然如此,这女子为何还不“更衣”?读者自然又造成一个悬念,也就是说在悬念上再加悬念。其实这是因为女子的丈夫远出,而沉入深深的思念之中,因而未及顾念到天时已凉,应当适时改装。但是读者心里还是不明。再看三句,天又凉,衣又单,而且还要在花园里久久弹筝不归,她大概是心事重重、无法排遣,只好靠弹筝来倾诉满腔的怨情了。但这又是读者的猜测,所以还是悬念。这样,三句诗造成三个悬念,读者便要迫不及待地追问答案。于是,诗人在末句才端出真相来:“心怯空房不忍归!”原来如此,这个多情而苦命的女子!读到这里,读者不仅明白了原委,更会对诗中的女主人公产生无限的同情。因为自家的住房有什么好怕的呀!只是那位女主人公心头充满了无穷的凄凉之意,才会连自己的寝卧之屋都不愿进,这种抒情的角度以及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可谓达到登峰造极之地。因此,本诗之所以成为闺怨诗中的佳篇,主要原因便在于构思新颖、安排得当这两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