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0272000000015

第15章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月下独酌》共四首,此为第一首,诗中表达了知音难遇的苦闷。

天宝三年春,即李林甫、杨国忠权倾朝野之时,李白备受排挤,有志难伸,其孤独与冷落是可想而知的。本诗一开头,就描写了这种寂寞的情调。春宵月下,花间饮酒,本应赏心悦目,欢娱通畅,而作者却一人独酌,那将是多么的寂寞孤单呀。独酌,是写静,更是以幽静衬凄情,从而给读者造成美景虽好,如同虚设的感慨。在这里诗人有意把自己置于良辰美景之中,又极力渲染幽静的氛围,从而在色调的鲜明反差中,表达出美景虽在、知音难求的深沉悲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构思十分奇妙。作者在无人可语的情况下,为打破独酌的冷清局面,举起酒杯,邀月共饮,并把天上的明月与身边的影子当成朋友,这就不仅使全诗染上了浓重的浪漫色彩,而且紧紧与“独酌无相亲”相照应,从而委婉地表达出对奸佞权贵当道的悲叹。然而明月却不懂得饮酒,影子也徒然相伴,其孤独之状就更深了一层。但是为及时行乐,有月终胜无月,莫不如暂且寻乐吧。于是诗人胸襟顿开,轻歌曼舞起来。月儿因聆歌而留连,影儿因随舞而零乱,似乎寂静与落寞悄然而逝。因而明月之“暂伴”,不正是作者一时感情的虚幻寄托吗?全诗至此,把诗人的孤苦之情又推进了一步。但是作者毕竟是“诗仙”,无论他的内心有多么苦闷,最终还是呼出了豪迈旷达之声:“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与其请月“暂伴”,还不如直登云汉,与明月永远携游,这样便可彻底摆脱孤独局面了。这就使得幻想与现实构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并在彻底否定黑暗现实之中,寻得了一点儿精神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