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病从脾胃生
10268400000005

第5章 分经随病制方

治风寒感冒,饮通气防风汤

《脉经》说:风寒之邪趁着汗出、肌表空虚而侵袭人体。风寒侵犯肌表,会出现肩背疼痛、伤风感冒,小便频繁而短促,这是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或者风热之邪侵袭肺部,使肺气不宣,郁而化热,下传膀胱所致。治疗此证应该开泻手太阴肺经风热、解肌表、利膀胱,方用通气防风汤。

“组成”柴胡、升麻、黄芪各3克,羌活、防风、橘皮、人参、甘草各1.5克,藁本0.9克,青皮、白豆蔻仁、黄柏各0.6克。

“方义”方中用柴胡、升麻可升举阳气,黄芪、人参、甘草补益肺气。防风为治风通用之品,有“风中润剂”之称,能泻肺经风热、祛风解表止痉。羌活、藁本入足太阳膀胱经,可祛散风寒、除湿止痛。用白豆蔻仁宣肺气,橘皮运脾气,青皮理气破滞,稍用黄柏以引热下行。以上诸药合用,可解表散风寒,补肺固肌表,使得肺气宣,风寒散,疼痛消,小便利。

“方法”将以上药物锉碎,作为一服药,加水两大盏,煎至一盏,饭后温服。通气防风汤适用于肺气旺盛而感受风寒的病人。如果肺气本来就虚弱,平时就面色苍白、呼吸气短的人,虽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也不可服用,因为本方辛散太过,有耗散肺气之虞。

如果病人小便不止,这是因为肺气虚弱,膀胱不能约束小便所致。这时,病人应该安静地休息以助养肺气,千万不可过度劳累。同时,可以用黄芪、人参之类甘温药来补益肺气。肺能通调水道,肺气旺盛,小便自然就可以得到控制。倘若使用了上述治疗方法,小便仍然失禁,便应当考虑到,可能除了肺气不足外,还与肾和膀胱有热有关。热邪影响膀胱,也会使得膀胱不能约束小便,从而导致小便失禁。治疗时,应该加入黄柏以清泻膀胱之热,生地黄以滋肾阴、清肾火,这样补泻兼施,小便自然可以得到控制。

如果肩背疼痛,不能转头,这是手太阳小肠经经气郁阻不畅所致。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拇指的末端,沿着上肢,循肩胛,经颈侧上行,过面颊,止于耳前,所以手太阳小肠经病变会出现肩背疼痛、不能回头的症状。应该用通气防风汤这类的祛风药,以消小肠经气的郁阻。

风湿之气伤及足太阳经脉,治用羌活胜湿汤

如果脊椎疼痛,颈项的肌肉筋脉牵强僵硬,腰痛得好像要折断似的,后颈像被拔起一样,牵引到头部抽掣疼痛的,这是足太阳膀胱经气郁阻不通所致。足太阳膀胱经经脉起于眼内角,沿着额头上行至头顶,经颈项后边脊柱两旁,直达腰部,然后再行于下肢。足太阳膀胱经是六经之首,主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蓠,卫护于外。风湿之邪阻滞足太阳经脉,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治疗时应该用羌活胜湿汤来祛风除湿,通畅足太阳经脉的郁滞。

“组成”羌活、独活各3克,炙甘草、藁本、防风各1.5克,蔓荆子0.9克,川芎0.6克。

“方义”方中羌活、独活为君药,二者皆为辛苦温燥之品,可祛风除湿,通利关节。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两药相合,能散一身上下之风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防风、藁本是臣药,二者可入足太阳膀胱经,祛风胜湿,能止头痛。后再佐以川芎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蔓荆子以祛风止痛。以甘草调和诸药。综合全方来看,以辛苦温散之品为主,共奏祛风胜湿之效,使客于肌表的风湿随汗而解。

“方法”以上诸药切碎,合为一服药,取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掉药渣,温服后再进饮食。

如果感觉身体沉重,腰部沉重,这是足少阴肾经的湿热阻滞,便要加苍术6克以燥湿,黄柏3克以泄热,附子1.5克以引经,使药力直达足少阴肾经,以清除湿热。这是羌活胜湿汤加味治疗足少阴肾经湿热阻滞。

如果感觉腿脚沉重,行走没有力气,就在羌活胜湿汤中加入酒洗汉防己1.5克以清除下焦湿热;症状较轻的,加入附子以引诸药入肾;症状较重的,要加入少许辛苦热的川乌头引经行血,祛风除湿。经络通,血脉通,腿脚的气力自然增强。

如果病人睡眠多惊易醒,小便淋漓涩痛,这是湿热之邪聚结于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所致。因为肝胆互为表里,主情志疏泄,所以湿热之邪郁积少阳、厥阴二经便会出现上述症状。因此,除了使用羌活防风汤,以直泻足太阳膀胱经的湿热外,还要加柴胡1.5克,以疏通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经气。如果排尿时出现淋漓不尽的症状,就加入1.5克泽泻,以利湿通淋。肝主风木,肾主寒水,所以此病是下焦足厥阴风木,与下焦足少阴寒水两经同病。医典中说,肝为乙木,肾为癸水,肾水能够生肝木,因此肝病可以治肾,肝肾病可以采用同一治法,这是因为肝肾精血同源,同属下焦,治疗肝肾病变必须使用风药以升举元气,气行则经行,经行则湿化。

如果排出的粪便中夹有白色黏液,或只排出黏液而没有粪便的,这是因为劳倦过度,脾胃元气虚弱,升清功能出现障碍,湿浊下渗所致。治疗时,应当用黄芪人参汤补益脾肺元气,清阳得升,湿浊得化,大便就会正常。如果同时频频出现腹内拘挛,急欲排便,这是血虚所致。应当在黄芪人参汤中加入当归以补血、活血、行气,血行则脓血自愈,气调则腹内拘挛之症自解。

如果肺部胀闷、喘咳,胸高气满,气逆而上冲的,是肺气虚弱所致,应当在羌活胜湿汤中多加入一些五味子以收敛耗散的肺气,加少量人参以补肺气,再加入少量的麦门冬以滋养肺阴,少量的黄连以清心火。

如果喘促得更加严重,张口抬肩,发作时两手交叉按于胸部,同时眼睛昏蒙视物不清的,这是元气极虚所致。如果气短呼吸不能接续,就加入黄芪、人参以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五味子收敛肺气以固脱。如果喘息气粗,就说明除了肺气亏虚外,还有风邪郁肺,化热灼肺,所以除了加入人参益气、五味子敛肺外,还要加入荆芥穗辛温以解表散风,黄芩苦寒以清泄肺热。如果是在冬季,寒湿较重,郁于足太阴脾经之里,就应当去掉荆芥穗,而加入草豆蔻仁以温中祛寒、行气燥湿。

如果咽喉疼痛,腮颔肿胀,面赤,脉象洪大的,就在羌活胜湿汤中加入1.5克黄芩以清泄肺火,桔梗、甘草各1.5克以清利咽喉、消肿止痛。

如果出现耳鸣,巩膜色黄,面颊肿痛,颈、肩、手臂的内侧、外侧以及肘部疼痛,面色潮红,脉象洪大的,就用羌活胜湿汤中的羌活、防风、甘草、藁本四味药以通经脉、行气血,再加入黄芩、黄连清热消肿,人参、黄芪以补益肺气,泻肺中的火邪。元气旺盛,气能敛火,火邪便能自行清除。如果出现数如切绳状的脉象,面色苍白,怕冷,打喷嚏,这是风寒侵袭肺表所致。这时,也应当使用羌活胜湿汤中的羌活、防风、藁本、甘草以泻足太阳膀胱经的风寒表邪,但这时不能使用黄连、黄芩等苦寒药,但可加入少量的附子入足少阴肾经,散寒除湿、温通经脉。如果风寒束表,就会出现面色青紫,情绪低落,易悲伤。如果再出现容易恐惧的症状,便是病人肾中阳气本就亏虚,而后再感受寒邪所致,这时应该在羌活胜湿汤的基础上加入肉桂、附子以温经通阳。

如果粪便排出带有白色黏液,且稍带黏滑垢液,经常沾污衣裤的,这是中气下陷,失去固摄的虚脱证,应当在黄芪人参汤中加入附子皮以助益阳气。如果泄泻仍然不止的,就加入罂粟壳以涩肠固脱。

如果由于脾胃中气虚陷,气滞不畅而导致大便涩滞不爽,肛门重坠,急于大便而欲行不畅者,只需使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等甘味药物补益脾胃,并适当安静休息,少讲话,以使脾胃中元气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