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病从脾胃生
10268400000021

第21章 胃虚脏腑经络

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胃虚则人体阴阳升降失调

脾胃虚弱,便不能将水谷清气布散至上焦,谷气下流,就会使肾与膀胱受损。肾与膀胱都属水主寒,肾中伏藏有相火,二者同居下焦而上行力弱,现在谷气下流并资助相火,使相火离开本位而成阴火,阴火煎熬阴液,使寒水之气不能上行滋润肌肤、口舌和孔窍。庚金大肠主津,主燥气;丙火小肠主液,主热气。二者都统属于足阳明胃经。胃气虚弱,大肠、小肠就会缺乏水谷精微的滋养而致使其主津、主液的功能衰弱,体内的津液也会随之减少,津液减少便不能濡润肌肤、官窍,因此人在睡眠时就会感到口燥咽干,皮肤也会出现干枯、失去光泽的现象。胆属甲木,在天为风,为少阳生发之气,性温,能助胃气升发以生化周身的血气。丙火小肠,与心相表里,得心的君火下移,性热,可长养周身的阳气。胆与小肠都需要禀受胃气,才能发挥“浮散”、“生发”的作用。如果胃气虚弱,那么胆与小肠的温热生长之气都会不足,并且其温热之气还会闭郁于血脉中,煎熬血液,或成为热病,或成为中风证。它导致的疾病不可胜数,而且还会引起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五腑之气受到阻滞,甚至损伤到三焦,特别是下焦。下焦是元气生发的地方,如果得不到胃气的滋养,就会被阴火侵凌,这会使六腑功能都出现虚衰。

腑,即“府库”,包容、贮藏有五脏及形体内维持生命的物质。六腑虽然对人体外在的皮毛、肌肉、筋骨、九窍等都无所主,但在体内却要接受胃中水谷精微的滋养,然后供给五脏,输布全身。根据天人相应之理,六腑感应春、夏、长夏、秋、冬的特性而产生各自独特的生理功能。例如,感受风木春生之气,就会产生有生发作用的甲胆;感受夏暑长养之气,就会产生有传化物作用的丙小肠;感受长夏湿土之气,就会产生有滋化作用的戊胃;感受秋燥清肃之气,就会产生有传导作用的庚大肠;感受冬寒水润之气,就会产生有气化作用的壬膀胱;感受自然界的雾露之气,就会产生有决渎作用的三焦。这些作用体现了无形的阳气推动人体生化的自然规律。风、寒、暑、湿、燥、火,就是温、热、寒、凉的别称。对人体而言,营卫之气,昼日行阳二十五周次,循脾胃中的清阳之气自右升浮于上焦心肺,上行至极而下,必定会降沉于下焦肝肾,这就是人体阴阳升浮沉降的矛盾运动和生理变化规律。如果人体阴阳升降失调,那都是脾胃虚弱所致。因此,可以认为脾胃是人体精气升降的枢纽。

按压肚脐可诊是否脾虚

从五脏相互影响的发病机理来看,如果心火亢盛,火邪侵侮脾土,就会产生热中证,表现出发热、心内烦躁、胸闷、脉象洪大等症。《难经?十六难》说:脾有病的人,会在按压肚脐时感觉到脐周的搏动,并且搏动的地方坚硬又有痛感。所谓动气,就是在按压肚脐时感觉有坚硬的积块,有时会隐隐作痛,但有时甚至会非常疼痛,出现这些症状的就是脾虚,没有的就不是。还有一个辨别方法,如果进食之后感到很困倦,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这就是脾虚。而且心火太盛,胃中的浊阴之气左迁下降至肝,肝风、脾湿互相搏结,就会出现全身疼痛。脉象有时洪大,有时弦细,有时迟缓松懈,出现头目眩晕、肢体战栗或者四肢麻木、失去知觉的症状,这些都是肝风内动的表现。脾主四肢,主湿,脾得了病,就会出现身体沉重,关节酸痛,可能会迁延而成痛痹、风痹,或者各种湿痹,甚至双腿痿软无力的痿证以及各种严重的痈疽。如果这时再误用辛、热的药物助长湿热邪气,就会转化为热病,或者热极生风,风火相煽,上犯清窍而导致中风。它的病变之多是不可胜数的。

如果肝木之气太旺,左迁下降影响到肾水,母肾水得到子肝木的助益,主水的功能就会失常,从而出现肾水泛溢。如果水气流溢入脾,就会引起痰涎增多;如果水气自溢于肾水,就会引起唾液增多;如果水气流溢入肝,就会引起泪液增多;如果水气流溢入肺,就会引起涕液增多。这些都是因为“肾主五液”借助肝木旺盛之气反而克制脾土,则脾土不能制约肾水所致的水气流溢证。治疗时,应当先调理肝、肾、脾三阴脏,以黄芪、白术、升麻、柴胡、葛根等辛甘温药健运脾胃,升发清阳之气,使水气顺着清阳之道而走入空窍。其次稍加黄柏、黄连等苦寒药以降泻肝、肾的阴火。必须要先补益脾胃阳气,然后再泻去肝肾间的阴火,这样脾胃之气就会旺盛,中焦脾胃健运功能就能恢复。阳升阴降之气达到平衡,脏气的功能恢复正常,疾病自会痊愈。就水火的特性来看,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而肾主五液,液性本同水,应当滋润下行,现在却说它上行至头面,出于目、口、鼻等空窍而为泪、涕、唾、涎、汗,这又是为什么呢?我回答说:请观察痫病发作的病人,突然倒地,涎沫从口中流出,冷汗从身上流下,清涕从鼻中流出,这些都是阳、阴、督、冲四条经脉的火邪上逆,肾水不能承受煎熬,五液随火热升腾上达于空窍所致。这是奇经八脉出现的病变,不能用五行、阴阳、十二经脉的一般治法来治疗,应该选取督、冲、阴阳二这四条奇经的相关穴位,如督脉的人中穴、冲脉的阴交穴、阳脉的申脉穴、阴脉的照海穴等进行针灸治疗。

五脏与体表、四肢有联属关系,如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九窍都属于五脏在外的外候。但是五脏不直接承受水谷,而要经过胃的腐熟,化生水谷精微以供给五脏,进而滋养皮毛、血脉、肌肉、筋骨以及各个空窍。如果胃气虚弱,不能受纳、腐熟水谷,那么脾就没有可以运化的物质,于是心、肝、肺、肾四脏和十二经络都会因无法获得营养而产生病变。况且脾的功能活动全靠胃气和调平顺,才能有所承受,并化生气血以荣养全身,心、肺、肝、肾等其他四脏功能旺盛,十二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皮毛坚实缜密,筋骨柔顺平和,九窍通利,拥有较强的抵御外邪的能力,各种外邪就不能侵入人体而致病了。

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

饮食没有节制,劳倦过度,都会引起自汗出。这是因为饮食劳倦损伤了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化燥生火,燥火煎熬,迫使胃中的津液不能正常地在体内停留而外泄,于是就会出现汗出不止和小便频繁的症状。邪气中对人影响最多的是风邪;风邪是引发各种疾病的首要因素,其性开泄,致病速度快而变化多端。即使如此,如果人体胃气不虚,风、雨、寒等外邪也不能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因此,发病的主要原因必定是人体胃气先虚,然后致病的邪气才能趁虚侵袭人体。至于四肢萎弱、肌肉麻木的痿证和四肢逆冷、突然昏倒的厥逆等证,都是因为人体胃气虚弱,汗出过多使得腠理失密,外邪趁机侵袭人体造成的。比如说,寒冷的冬天,阳气本该伏藏于水、土之下,如果冬季应该寒冷时反而温暖,就会导致阳气外泄,阴精不能固守于内。阳气耗竭,到了春天何以生发万物?万物的生发之机也会因此而丧失殆尽。对人体而言,饮食没有节制,劳倦过度都会损伤胃气,胃气亏虚,元气就会出现不足,不能固护津液与阳气,就会导致自汗、泻下等证,于是邪气便会乘虚侵入,各种疾病也就由此而产生。我这样恳切地叮咛大家的原因,就是想让大家明了疾病发生的原理,以便谨慎预防。

忽肥忽瘦论

《灵枢?寿夭刚柔》说:营分有病时,就会出现寒热往来、呼吸短促、血上下妄行的症状。阳气虚弱的人不能耐受寒冷,营血亏虚的人不能耐受炎热,阳气和营血都亏虚的人既不能耐受寒冷也不能耐受炎热。然而胃气亏虚,便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因而脾也就不能将水谷精微转输至肺,肺失去营养供给,肺气亏虚就会出现呼吸短促的症状。同时,肺气虚亏,卫外的阳气不足,肌表就会失去温煦,人也就不能耐受寒冷了。胃中的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反而下行并资助肝肾中的阴火,阴火伏留于血脉之中,损伤肝、肾阴血,耗伤阳气,必然会导致阴血亏虚,气血衰少,由此产生寒热往来、呼吸短促的症状。血上下妄行的病症,也是因为足阳明胃经的脉气衰弱,中气虚损则镇摄无力,因此依附于足阳明胃经的冲脉之火从下焦并入阳明经,上行于阳分,逆行七十二周次。冲为血海,冲脉之火太旺,逆行于足阳明经脉中,气逆则血逆,其血上冲至头面部就会出现面部肿胀肥满(忽肥)等症;如果冲脉之火消退,血即向下运行,面部也会随之肿消肌瘦(忽瘦)。因此,热迫使血上下妄行,表现于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忽肥忽瘦”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热邪能伤害人的元气。又说:亢盛之火会侵蚀元气。因此,脾胃虚弱,阴火就会旺盛,而阴火过盛就会损伤人的元气,致使元气衰少。元气衰减,卫气不足,就不能卫外、固护皮毛,而且转输至上焦的精气也会短少,血因化源不足也会亏损,于是就出现营血亏虚,阳气削弱,阴阳不能互济而全身血气俱亏,不耐寒热而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

《灵枢?决气》上说:上焦将饮食的精微布散到全身,滋体润肤,生养毛发,如同雾露滋润草木,这是胃气平和上行,清阳之气上行升发,水谷精气上达于上焦,布散并荣养全身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