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最流行的管理智慧
10266600000048

第48章 限制频繁的员工流动

对于许多企业家来说,员工频繁地跳槽越来越让人心烦。一般而言,一个新手到企业后,经过2~3年时间的培训和锻炼,才能逐渐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可他们当中的一些还没有为企业贡献几年,就琢磨着换个地方。一旦他们跳槽成功,企业就会受到很大损失。

总的来说,员工跳槽的原因不外乎有这些:不满现状,觉得自己拿的薪水和贡献不成比例,怀着人往高处走的想法,挑选能满足自己愿望的企业;在企业内的人事关系非常紧张,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和同事的支持,感觉前途茫茫,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此产生换一个地方的意念。

频繁的员工流动使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产生困难,企业无法奠定自己的人才基础,储藏人才资源。企业的发展也就难有保证。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限制跳槽吗?

许多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主要通过这样几个途径,遏止跳槽风的肆虐:

1.把好招聘关。

在招聘员工时,特别是在招聘技术或业务的核心人员时,除了要考察他的岗位技术能力外,还要考察他的稳定性。可以从他的以往经历中,看出他个人的稳定性。比如,他是否经常换单位?他换单位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个人发展,还是因为待遇?他是否结婚?是否打算长期在这个城市呆下去?如果将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这个人是否能在企业长期干下去也就基本有了定论。

2.提高薪金待遇。

员工的待遇问题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当另一家同等规模、同等岗位的待遇高于本企业待遇的20%,则有可能会因为待遇问题引起员工从低待遇企业向高待遇企业流动。因此,在制定企业的薪酬制度时,一定要参考本地区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薪酬待遇,使本企业的薪酬等于或略高于同等行业的平均待遇,稳定企业的人员。

另外,企业应为员工及时办理各项社会保障福利,如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失业保险及社会养老保险等等,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好感和信赖。

3.规范管理制度。

员工跳槽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带走企业的技术和客户资源。如果企业规范了岗位职责、作业流程、工作汇报等相关制度,加强技术资料和客户资料的管理和备份,就可以将人员跳槽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很多人员跳槽,正是因为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认为企业没有前途,自己干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都是较有能力的人。所以,从长远看,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激励机制等建设,是解决人员流失的根本出路。

4.加强平等沟通。

沟通不畅是几乎每个中小企业都存在的问题。员工在工作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有时会产生一些怨气,如果这时管理者能够体察出这种怨气,及时地与员工沟通,将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样对企业或对个人都有好处。

平等沟通还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培养员工的归属感,但平等沟通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一条行政命令可以解决的。管理者必须是平等沟通的积极倡导者,必须首先主动地去找员工进行沟通,久而久之才能形成平等沟通的风气。

5.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实际上是给员工戴了一个“金手铐”,它可以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而不仅仅是打工挣钱的地方)。员工感觉到是为自己在工作,是为自己的“家”添砖加瓦。在积极提高员工待遇的同时,可以根据员工对企业不同的贡献,使其持有不同的股份。企业可以通过赠送的方式,也可以将奖金的一部分折为股份。

员工持股是稳定员工队伍的一个新的方法。但在执行前,要进行必要的资产评估,要谨慎地制定出详细的持股方案,最好有相关的专家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