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戚继光传
10265400000008

第8章 高瞻远瞩,上书练兵

在倭寇疯狂骚扰期间,由于海防军队不够,从外地调来许多兵,称为“客兵”。浙江人民满心欢喜地接待他们,想方设法为他们筹饷,希望他们能奋勇杀敌,把倭寇赶出去。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些客兵的表现实在不怎么样,不守纪律,不听调遣,甚至于抢劫老百姓,和强盗差不多。他们在老百姓面前如狼似虎,一旦遇到敌人,离敌人很远时,就望风而逃,听到倭寇的名字,也吓破了胆。民间流传到这样的话:“宁遇倭贼,别遇客兵;遇贼还可逃,遇兵不保生。”可见人们对这些客兵的厌恶。

戚继光率领的就是一支客兵。在这两次龙山所附近的战斗中,戚继光深深意识到军队的腐败。他认为:政府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训练出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而是把平倭的重任寄托在这么一支支七拼八凑、不堪一击的客兵身上,不仅对浙江抗倭大局无益,相反只有“徒增贼势猖狂,以贻羞笑”。是很难取得抗倭战争胜利的。

1556年12月16日,戚继光起草了一篇公文,正式向上级提出要求自己练兵的建议。他提的建议都切中要害,是切实可行的。而他的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练兵计划没能实施。

1557年春天,戚继光打算再次向上司提出练兵的建议。这次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提建议之前,还和他的部下商量过。可部下都摇头,表示不同意。有个比较谨慎的人对他说:“我认为这需要三思而行,许多人都提出过练兵的想法,可谁也没有试过。这事不是小事,关系的人很多,将军还要三思而行。”

戚继光想了想说:“我们从军之人,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如果有好的方法能够制敌,而不去努力争取,那就有失于军人的称号。”

“可是,俞大猷将军、胡宗宪总督都练过兵,效果也不怎么样。”一个对练兵了解比较多的军官说。

“可是,谭纶练习了1000多人,不是成为一支劲旅了吗?你大概没听说过吧。”戚继光反问道。

“可是,胡宗宪总督怎么就没练出好兵呢?他是一省长官,有许多有利条件。如果他还做不到,说明练兵是不切合实际的。我常听人说,江南人柔弱,练不出精兵的。”

“我认为这是偏见,江南人与江北人只是生活习性上有区别,百人的小村,还有忠义的人;这么大一个浙江,怎么没有勇士呢?兵贵练,不练是出不了精兵的。你们看咱们的士兵,缺乏纪律性,士气低落,对于军令知道很少。盔甲军衣都缺,有的只好光着膀子打,身上没有盔甲,以这样的军队和那些不怕死的强盗对战,怎么能行?士兵们都爱花架子,对杀敌的真本领却不愿学习;行军没有车马,做饭没有灶台,打仗没有号令,防守没有堡垒,怎么称得上军队?这样下去,就是打上几十年,倭寇也消灭不了。为长远计划,不练兵是不行的。”

大家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许多人都点头,说:“确实,这样的兵,再打一百年也荡不平倭寇。”

戚继光接着说:“这次我提的练兵建议分三步:第一步是建立坚固的兵营,这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第二步是选兵,选精干的兵,淘汰老弱残兵;第三步是练兵。三步若都能实现,倭寇指日可平。”

大家都点头,希望这些建议能够被采纳。

戚继光也和同僚们商量过,结果他们哄堂大笑。有的人甚至说:“抗倭的事,自有总督、巡抚管,你何必操心?而且,从未听说过倭寇是可以消灭的。咱们只要等他们捞足杀够,退回海里时,在后面追杀一阵,就可以立功了。只要有油水可捞,管那么多干吗?”

戚继光听了这话,心中有说不出的凄凉,“军中有这样的主将,怎能打胜仗!”他长叹一声,说:“统帅三军的主将,一定要知道练兵。这个‘练’字,就是把生丝练成熟丝,以便织彩的那个‘练’字,巧匠能把生丝练成熟丝,而将官却不能把有知觉的人练成有战斗能力的兵,能不惭愧吗?况且倭寇除非全部消灭,否则,即使一时撤退,谁能确保他们以后不卷土重来。如果不练好兵,又怎么能最后消除祸患呢?”

戚继光不顾别人的议论,毅然上书。建议书先给了总督胡宗宪。他看完后,十分气愤,将它往地上一扔,说:“我又不是没练过兵,浙江人要是能练,我自己早就练了,还要等你来。”原来前几年,他曾招募1000多浙江兵,日日训练,结果没有成效。胡宗宪是个圆滑的人,他转念一想:“戚继光要练兵一事,浙江人可能早就知道了。如果我不答应,他们追问起来,要归罪于我的。还是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试试吧。”他同意了他的建议,练兵这件事,就定了下来。

可是由于官场办事拖延的积习和其他种种原因,练兵的建议虽早已批准,却未能尽早实现,一直拖了近一年,才拨给戚继光3000名士兵,由他负责训练。但是,戚继光自己选兵的愿望没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