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把人生折叠51次
10249100000019

第19章 聚焦自己的精力

当机遇向我们靠拢时,尽管还带着某些不确定因素,这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聚焦自己的精力,并眼疾手快,当机立断,将它抓获,以免转瞬即逝,或是日久生变。看来,能否把握住身边的机遇,光是靠机械的踏实工作还是太勉强,还需要聚焦自己的精力。

机遇来了,就要抓牢

在1981年的时候,英国王子查尔斯和黛安娜要在伦敦举行耗资10亿英镑、轰动全世界的婚礼。

消息传开,伦敦城内及英国各地很多工商企业都绞尽脑汁想借此难逢的良机大发一笔。有的在糖盒上印上王子和王妃的照片,有的把各式服装染印上王子和王妃结婚时的图案。

同样有位老板面对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并没有像其他经营者那样盲目的下手,而是聚焦自己的精力,考虑在这次婚礼上,人们到底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一定要找出在那一天人们最需要的东西。

盛典之时,要有百万以上的人观看,将有一多半人由于距离远,而无法一睹王妃尊容和典礼盛况。这些人那时最需要的不是购买一枚纪念章、买一盒印有王子和王妃照片的糖,而是一副能使他看清和景物的望远镜。

那一天,正当成千上万的人由于距离太远看不清王妃的丽容和典礼盛况,急得毫无办法的时候,那位老板雇用的卖望远镜的以出现在人群之中。高声喊道:“卖望远镜了,一英镑一个!请用一英镑看婚礼盛典!”顷刻间,几十万副望远镜抢购一空。不用说,这位老板发了笔大财!

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平等、公正的,只要你能聚焦自己的精力把它抓准、用好,那么成功就在眼前。其实,在这个事例中,众多的英国工商业企业也不是没去抓机遇,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抓准,所以也就没有抓牢。而生产简易望远镜的那位老板才是真正抓准、抓牢了机遇。说到底还是那位老板比别人研究得更细一层,他看准了那一天人们最大的需求、最需要的东西——望远镜。

聚焦精力把握机会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一个做事踏实的人,最容易聚焦自己的精力,并能把握住生命的转机,达到无往不利的境界。

踏实需要特别的勇气:对一个理想或目标全然地投入,而且要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就像一位古代的哲人所说那样,“做事踏实就是在不断的创造着机会,发现机会后就要聚焦自己一切的精力,去把握,去改变。否则,这样的人到头来无异于傻瓜。”的确,机会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东西,而且机会的产生也并非易事,因此不可能每个人什么时候都有机会可抓。而机会没有来临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踏踏实实的工作,从踏实中创造机会,也就是创造、创造、再创造。当机会到来的时候,我们要聚焦自己一切的精力,抓住它,利用它,使自己变成一个成功者。如果我们盲目得把身边的机会放走,那么只好从头再来。

莎士比亚13岁的时候,父亲破产了,一家人的生活失去依托。他只好早早的辍学,帮助家里维持生计,做一些家务。

当时的伦敦有一个著名的女王剧团曾经来过莎士比亚的家乡——沃里克郡特拉福德镇演出,此后多年中,每年豆油几个剧团来这里演出。这些演出为幼小的莎士比亚播洒下了爱好戏剧的种子。他惊奇的发现,戏剧演员竟然能够凭借一个小小的舞台,演出一幕幕变换无穷的戏剧来,有时可以让人捧腹大笑,有时可以催人泪下。这对于小莎士比亚来说,简直太神奇、太有趣了。于是,他经常邀集几个小伙伴,模仿自己看到的戏剧中的情节,有的时候独自一个人在田间小径上踱来踱去,琢磨某个角色的动作表情。从那开始,他便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在戏剧事业上成功。

当莎士比亚下了决心后,并非像别的人一样等待机会。他很清楚,要想当一个出色的戏剧家,首先要有很丰富的知识。因此,他聚焦自己一切的精力,像一头马儿一样闯进了大草原,贪婪地读着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自修希腊文和拉丁文,多方面地吸收营养,为自己以后能够顺利的进入戏剧界创造着机会。几年工夫,他已经是一位相当博学的人了。

一天,莎士比亚为了能够早日实现自己当个戏剧家的梦,就千方百计的想在戏院里谋个职业。可惜,这样的机会对于贫困的莎士比亚来说太少了。他的朋友有的劝他早点离开这个该死的行业,然而莎士比亚已经把自己燃烧的热情溶入到了里面,离开这个行业根本不可能;有的看他这么执着,不忍伤他的心,就劝他等候机会。莎士比亚并没有等待机会的降临,而是主动到戏院做打杂的工作,以便于能够接近“神圣”的舞台。

刚开始莎士比亚在戏院谋到了一个马夫的职位,也就是专门等候在戏院门口伺候看戏的绅士们。有乘车的客人到了,就得赶紧迎上去拉住马匹,系好缰绳。他的父亲曾经是一个很富贵的人,当他知道莎士比亚给戏院当马夫之后,就经常骂他,让他辞去这样“低下”的工作。然而,莎士比亚为了能够找到接近舞台的机会,并没有轻易的放弃这个“低下”的工作。

后来,日子长了,他和戏院看门的人混熟了,于是看门人经常会特许莎士比亚从门缝里和小洞里窥看戏台上的表演。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把看过的剧情又细心的琢磨一番,然后继续发奋读书、苦练演戏的本领,他屋里的蜡烛经常是彻夜不熄。

莎士比亚凭借自己的勤奋踏实,很快掌握了许多戏剧的知识。当时,有一位著名的演员听说他的才能后,就请他到剧团里演个配角。莎士比亚很是高兴,他明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快的提高和丰富自己的艺术才能,所以他死死的把握住了这次机会。为了演好戏,他再次聚焦自己精力,深入到社会,观察那些流浪汉、江湖艺人和乞丐,同自己周围的各种人谈心,学习他们的语言谈吐,熟悉他们的生活习惯,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很快,他就成了一位优秀的演员。

后来,莎士比亚还是感到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依然浅薄。于是,他利用点滴的时间继续学习。在次期间,他不仅博览了大量的书籍,还广泛地接触了英国的现实社会。就这样凭借自己的勤奋和踏实,仅用1年的时间,就为剧团写出了著名的《亨利六世》邓部剧本,并引起了戏剧界的轰动。接着,他又写出了更多的著名剧本,比如《里查三世》、《错误的戏剧》等等。当时的职业剧作家根本瞧不起仅有5年学历的莎士比亚,他们咒骂莎士比亚偷窃了别人的作品,是混入百灵鸟里的“乌鸦”。但是,莎士比亚对这样讽刺并不理会,只管聚焦精力埋头创造。

终于,莎士比亚如愿以尝,成了世界举目的大剧作家、诗人和文学巨匠,被应该赞颂为“时代的灵魂”、“王冠上的明珠”等等。

正是因为勤奋踏实,才使得莎士比亚在生命中创造出了很多成功的机会,并能够聚焦自己的一切精力抓住了它,进而赢得了精彩的人生。

无论我们每次荡秋千多么卖力,总会有从高处滑落到低处的时候,就犹如人生中一些不可回避的事情,或许是个错误。但是,“踏实”不等于逃避错误,更不等于放弃,而是每一次我们都要鼓起勇气从最低处坚持着再荡起来。因为,没有一次次的低谷,就换不来更高处的清风扑面。

诚然,荡秋千需要“踏实”的动力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折叠高质量的人生更离不开“踏实”的作风,所以,有人高呼“踏实”是每个人的护身符,只要摔得跟头越多,成长得越快。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不论你是一个多么执着的人,或者多么踏实的人,永远不可能避开错误。当错误出现的时候,拒绝、逃避或者是一味的摔跟头,都是行不通的,只有我们认真的对待错误,从错误中学习,才是进入成功的最好通行证。

每个人都不喜欢犯错误,总是把错误看成是遏制成功的病毒,心惊胆颤。当然,病毒能避免是最好的,如果真的难以避免的话,我们不妨这样想想:虽然病毒能让你生病,同时也会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而且,医学报告表明,那些发生病变的器官比正常的器官更显强壮。这也正像犯错误。能够避免犯错误的人是聪明人,能够避免类似错误的人也是聪明人。

想必动物园里可爱的大象,我们都见过,那些活蹦乱跳的大象几乎是以站立、行走或者奔跑的姿态示人,即使它们会生病,也要保持站立的姿态。为什么?我们都知道,大象的巨大体重决定了这一切。如果一旦它倒下来,巨大的内脏会互相挤压,再加上本身的重量,将会使自身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除非到了生命的终结,大象是不会倒下的。其实大象的这种做法,就是在避免由生病到死亡的演变,也就是说人一旦犯了错误后,一定要正视错误的存在,千万不能再让更严重的错误出现。

当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都有犯错误,受挫折的时候。但在犯错的失意中,千万不可放弃“踏实”,更不要去逃避错误,你要懂得反省自己的失败,重新站立起来,向世界展示你坚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