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界理想国
10228900000009

第9章 结缘清华

就在曾任伟与肖因公司的发展思路不统一而商量分手时,一天下午曾任伟接到刘炳成的电话,两人在一个咖啡厅见了面,这时刘炳成与另3个股东创立了杭州慧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但大学生职业教育属于长线投资,杭州慧成希望能有个短期能平衡现金流的项目。当两人再次聊起当初的构想时,曾任伟告诉刘炳成自己已经为实现这个理想离职创业了,刘炳成希望双方能联手共同发展。几天后,杭州西湖,刘炳成把曾任伟介绍给了其他的几位股东,5人租了一艘小船,让船行至湖中,一边陶醉在“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湖光山景中,一边畅谈教育报国之理想,当即敲定由杭州慧成联合博商共同发展。不觉中天色渐暗,船回岸边,5人在西湖边的一家餐厅继续把酒言欢,其中一位股东相识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高层,建议博商可以考虑开展清华的总裁研修项目。

杭州的美景虽让曾任伟有了片刻小资式的惬意,但深圳的事情却让曾任伟无法释怀。第二天一早,曾任伟飞回深圳,他一直在考虑是否应该采纳股东们的建议转型开展清华的项目。这时的博商团队成员对于机构要走向何方也是充满迷茫。

一天晚上,曾任伟把团队成员集合在一家大排档里。经过这么多事情,成员之间彼此都非常默契,曾任伟把公司是继续代理美国院校的MBA还是开展清华的总裁研修项目的想法和大家作了说明,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几瓶啤酒见底,大家都提了各自的意见,分析利弊。这时,曾任伟说:“我们大家民主表决一下,做清华还是做国外的MBA,大家想好,一旦决定了,我们一年之内就不再讨论这个事情。”结果团队大多数成员愿意做清华项目。

意见是统一了,但从做国外项目转到做清华项目,对于年轻的博商来说,现金流是个很大的考验,国外MBA的项目是博商先收钱,再支付给学校,这样保证了博商的现金流,但清华项目所有的费用都得先支付给清华,项目顺利开班后才能从清华返回部分费用,这一前一后的差别,按照曾任伟的估计,资金缺口将高达上百万元,如果没有这100万作为过渡,项目可能还没有开班,资金流就断了,可是博商上哪弄这100万呢?

曾任伟想了一晚上,终于想出一个解决方案,曾任伟找到刘炳成,希望杭州慧成全资收购博商,协商价格为180万元。很快这个事情得到其他股东们的认同,一个月内即完成转让手续,当第一笔收购款90万元划到博商账号,曾任伟心里五味杂陈,当初作为职业经理人离职创业,转了一圈为了救公司又把公司卖了,自己再度成为职业经理人,但好在总算是保住了公司,有了一个实现理想的舞台。接着就是与清华的项目洽谈,以博商过去的MBA学位教育的底子转去做非学历教育项目,双方在项目的学术性和教学安排上的洽谈都进展得非常顺利,一周内完成了通常需要两个月才能走完流程的项目立项、签约等工作。博商团队正式开始清华研修项目的推广,但谁心里都没底,一个民营机构推广清华项目,能有人信吗?7月份签约,整整一个半月都没有新学员加入,团队信心面临极大的考验,曾任伟一方面安抚大家的信心,一方面把握每次和学员见面的时间,终于有了第一个学员报名,富士智能的徐总参加清华学习,成为博商平台的清华第一个学员,信息传来,大家为之一振,之后陆续学员的加入坚定了大家走下去的信心。

博商在股权上完成了与杭州慧成的合并后,项目上确定推广清华的总裁研修项目,刘炳成和曾任伟开始着眼于未来的规划,原来博商在一个商业区里,180平方米的办公室面积显然难以支撑未来的发展。

四处寻找后,刘炳成和曾任伟都看上科技园南区的一处办公室,地处南山科技与教育的中心,学术氛围好,唯一的缺点是场地面积大,租金贵,上千平方的面积对于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博商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但刘炳成和曾任伟一商量,与其小打小闹,不如相忘于江湖,要做就要做大,毅然决定:租。经过一个月的装修后,团队搬进了新的办公室,因为实在是太大,几个人在里面说话都有回声,但博商经过近10个月的动荡和发展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办公场地、同学会所和教学场地,一个教育机构终于初具雏形。

一方面,清华项目招生工作开展顺利,一方面,四处网络优秀人才,曲雪梅、郑东明等骨干相继加入博商,壮大了人才队伍,再后来,博商在站稳了深圳脚跟后,成立一周年时开设第一家分支机构——东莞分教中心,从此博商开疆拓土、扬帆起航,踏上快速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