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虑和疲惫中2007年悄然而至,刚过新年就有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通过多种渠道,曾任伟终于和香港代理商田某取得了联系,在近乎哀求的情况下,隐身了一个月的田某终于答应在一粤菜餐厅见面。囊中羞涩的曾任伟点了一整桌子的菜,尽管对面坐着的是一个骗子,但满腔怒火的曾任伟依然非常清晰地认识到公司与此人手中的项目命悬一线,不能由着性子来。否则,田某再来个人间蒸发,公司就完了。曾任伟压抑着自己,小心翼翼地与田某拉家常,推杯换盏之间尽是一番寒暄,不觉中一瓶52度金鹏城已经见底。曾任伟让服务人员打开第二瓶,给自己倒满一个啤酒杯的白酒,对着田某饱含热泪地说:“我曾任伟第一次出来自己做点事,不知人情世故,事情到此,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就希望您能给我们留条生路,我先干为敬。”三两白酒一口咽下,田某感动了。饭桌上基本达成协议,曾任伟和A公司都可以开展美国商学院的MBA项目。情况虽与起初协议相比有很大差距,但至少可以以MBA的项目继续招生,公司不至于关门了,公司创立后的第一劫难算是暂时平息……
搞定项目后,曾任伟和团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市场开拓,这时团队基本稳定在10个人左右。大家每天早上从8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公司找个大排档帮着做午餐,下班后大家刚好坐满一桌。桌子就摆在一个洗车店旁边的半露天的棚子里,一下雨,棚子流下的雨水和洗车棚的污水四处横流,但这一切丝毫不影响大家的情绪。同事里有好几个年轻人,工作量大、能量消耗快,每次吃饭都狼吞虎咽。那时正值冬天,饭菜在半露天下特别容易凉,可大家硬是饭菜凉之前全部搞定,吃完了再去干活。
那时公司市场开拓中最大的障碍就是遇到老东家A公司的攻击。一天下午,曾任伟去拜访的意向学员是一家规模不小的电子厂的李姓董事长,约见时间为下午3点,可曾任伟一直干等到下午6点都未见其显身,办公室过往的人都诧异地打量着呆坐在大厅沙发上那个西装革履的人。要是以曾任伟创业前的那股清高劲,早就提包走人了,可如今每当有这个念头时,曾任伟眼前都会浮现团队同事期待的眼神,于是又强迫自己坐下。就在办公室的人基本都走光的失望之时,一个助理模样的人通知曾任伟进董事长办公室见面,偌大的大班台前公司董事长傲慢地坐着,没等寒暄就说:“听说您曾在A公司工作过,因业绩不佳而被辞退。你这公司也是刚创办的?”曾任伟不卑不亢地作了一番表述,自己确实在A公司服务多年,很感谢老东家对自己的培养,同时也把自己为什么辞职作了说明,并向这位董事长阐述自己的创业梦想和对管理教育的理念。这时该董事长突然一拍桌子把曾任伟吓一大跳,大声说道:“A公司的人把你说得一钱不值,而你却对他们没有半点抱怨,反倒对他们表示感谢,我认为做教育的人就应该这样,我报名了!”没有言语可以表达那种被信任和理解的感觉。渐渐的,像李董事长这样选择信任和支持这家新公司的学员多了起来,公司的业绩开始渐有起色。在MBA项目招生淡季的1月份,团队硬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突破,初步实现公司的盈亏平衡。临近春节,团队在一起吃了一餐团年饭,是在一个江西菜馆,这和曾任伟及团队核心詹俊元、涂传华、黄晓华都是江西老表有关,那是曾任伟和团队这几个月来最开心的一天。压抑、焦虑和成绩带来的喜悦都在杯里,大口喝,大声叫,开心笑!最后基本都是相互搀扶着离开餐厅,皇天不负苦心人,团队终于看到曙光。
春节一过,团队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招生工作也得到几家大机构的支持,招商地产及中国安防科技等公司纷纷派出核心高管团队参加学习。就这样,博商团队创业的第一个班就此成立。开班的第一天,曾任伟为30个同学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他没有讲管理课程,只告诉大家应该如何进行学习、如何共享资源。最后,学员们动情地唱着《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手语歌,气氛达到了高潮。
接着下来就是正式的课程,为了保证项目质量,除了美国本校派出教授前来授课外,曾任伟负责请国内著名教授为学生授课,且不说费用的问题,单单怎么能让这些国内名家为一个不知名的机构授课,就得费不少周折。曾任伟把课程师资作了个规划,然后一个个电话邮件联系。这其中有不少直接拒绝的,也有先同意了临时变卦的,但也有不少诸如清华大学等著名院校的教授表示支持,并答应亲自到深圳为学生授课。这些教授观点鲜明,风格迥异。清华大学韩秀云教授在股票4000点大谈股市发展,鼓励大家炒股;而同是清华大学教授刘冀生老师却告诉大家:“你们是企业家,你们学过MBA,如果你们都没有信心让钱在自己手上产生最大的价值,却希望投入股市让别人帮你赚钱,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一语惊醒梦中人,部分顿悟后的学生纷纷从股市退出,躲过了2007年中国股市高位跳水的一劫。
看到博商的发展,A公司坐不住了,由老板亲自挂帅成立小组,进行针对性地打击,并制订多套方案,包括派出卧底混进学员队伍,套取学员名单,挨个电话沟通,希望学员退费。甚至假冒博商教职员工通知学员改上课的时间,意图制造混乱,甚至考虑进行人身安全的攻击。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博商人前进的脚步,博商的第二班招生工作仍然顺利地进行着。
这样一来,A公司一看不来点狠招不行了,他们再次与田某协商,如果能把博商项目的代理权断掉,田某将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利益面前,田某又一次选择背弃信义,他建议A公司在香港成立机构,然后由田某和美国校方说明,他希望中止代理商资格,并介绍A公司的香港机构直接与美国校方合作,这样就可以彻底甩掉博商。事情正在按照A公司和田某设计的方向发展,4月份,美国校方派人到中国与A公司签约,然后,田某又一次人间蒸发了。命运又一次把博商逼到无项目代理权的绝路。
面对第二次失去代理权的现状,曾任伟知道,再找田某已经不可能解决问题了,但曾任伟坚信,法治社会不容人肆意践踏,美国更是如此。他马上找到律师,把之前交往的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并以律师函的方式正式通知美国校方,按照协议,项目代理权应属于博商,田某并不具备权利中止与美国校方的合作。
接下来的工作就得找到美国校方在亚洲项目的负责人,但这又谈何容易。幸而曾任伟的遭遇得到了很多同行的同情与支持,大家各自努力帮着寻找这个美国人的联系方式。很快,好消息传来,终于找到了这个名为Charlie的美国人的联系方式,而且,更让人振奋的是他会近期来到深圳。
曾任伟马上开始行动,终于在酒店的大堂见到了Charlie。在大量的证据面前,Charlie承认了错误,但同时提出,学校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新的合作方必须是四年制以上的大学,而言下之意显而易见,“您一个刚成立的机构根本没有资格与我合作。”曾任伟马上反问:“如果我能找到一家四年制的学校共同合作,是否可以考虑?”美国人的答案是“YES”,但必须在两周内。会见就此结束,留给曾任伟的是一个看似希望的绝望,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内要说服一家四年制的本科院校和一个美国院校两周内确定合作,简直比登天还难。
然而,就算是1%的希望都得尽100%的努力,曾任伟马上动员自己周边的资源,选择意向中的大学。几经周折,曾任伟的一位大学任教的兄长通过关系,确定了一所华南区前三位的大学同意合作并迅速通报美国校方代表,Charlie傻眼了,本来想着让曾任伟知难而退,结果曾任伟却找到一个中国重点大学来合作,难以置信的Charlie欣然同意,并愿意一周后飞来中国洽谈。洽谈?那要拖到什么时候,曾任伟的目标是一周后签约,接下来的一周内,曾任伟白天与中国校方沟通,晚上和美国校方沟通,双方的合作协议修改了五六个版本,终于在美国人登上飞往中国的航班前敲定所有合作细节。就这样5月2号,在中国校方的会议室,镁光灯下中国校方、美国校方及博商三方签约。庆祝晚宴上,美国人对曾任伟用生硬的中文说:“干杯,祝我们合作愉快!”那一晚,曾任伟睡踏实了,一个多月来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