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百科
10226700000027

第27章 蜀龙

蜀龙因发现于我国四川省而得名。其化石采自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下沙溪庙组的地层中。蜀龙的发现意义很大,它的发现是揭开蜥脚类恐龙进化的关键。目前发现的标本已有几十个,包括各个年龄段的标本。

蜀龙的外观

蜀龙的成年个体长9~12米,幼年个体长4~6米。它的头大小中等,牙齿呈树叶状,同时略带勺形,边缘没有锯齿。它的脖子较长,占其身长的三分之一。蜀龙前肢略长,后肢粗壮,可以完全用四条腿行走。它有颈椎12块,背椎13块,荐椎4块,尾椎44块。

蜀龙的生活习性

蜀龙是一种植食性恐龙,主要以低矮树上的嫩枝嫩叶为食。它身体笨重,行动迟缓,但在它尾巴的末端由最后的四节膨大而且愈合的尾椎骨构成了一个4米多长的棒槌状的“尾椎”,当敌人向它进攻时,它会挥舞有力的尾锤,使肉食性恐龙见锤而不敢贸然进攻或者使敌人在搏斗中命丧锤下。另外,在同一化石地点还发掘出与它同时代的食肉恐龙气龙,化石显示这条气龙就是在蜀龙那棒槌状的“尾椎”下丧生的。

李氏蜀龙

李氏蜀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原始蜥脚类恐龙。成年个体长约12米,头中等大小,头骨高长适中。牙齿窄长且呈勺状,共有4颗前颔齿、17~19颗颔齿以及21颗臼齿。它的颈椎很短,约为背脊椎的1.2倍。尾巴较长,最末3~5个尾椎愈合成膨胀的尾锤。前肢与后肢差不多一样长,可以用四足行走。主要生活在河畔、湖泊地带,以柔嫩多汁的植物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