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百科
10226700000026

第26章 金山龙

金山龙因首次发现于我国云南省禄丰县的金山镇而得名。是一种体形巨大的原蜥脚类恐龙。它是由禄丰县文化馆一位已故的叫王正举的同志发现的。金山龙的发掘,是禄丰盆地恐龙研究的重大发现。

金山龙的外观

金山龙长5~6米,高2米,头骨相对较小,头长37.5厘米,约为第二颈椎的2.4倍,颅骨比一般的原蜥脚类恐龙要高。牙齿的齿列较长,牙齿数目较多,上下颌牙齿分别为20~21枚。金山龙有颈椎10块,颈部相对较长,约占体长的三分之一左右。它的骨盆是典型的原蜥脚类骨盆,肠骨相对较低,坐骨、耻骨粗壮。金山龙前肢短后肢长,前肢约为后肢的五分之三。

金山龙的生活习性

金山龙在郁郁葱葱的禄丰盆地漫步时,会伸长它的长脖子,摘取高处的嫩枝叶来充饥。有时它会在湖中抓一尾鱼或一些软体动物来打“牙祭”。但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以防肉食性恐龙的袭击。

相关背景

1988年10月,禄丰县文化馆一位叫王正举的馆员,在禄丰县金山镇新洼村的小山坡上,发现了金山龙的遗骸。1990年,经过该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努力,金山龙的完整骨架矗立在了陈列大厅内。金山龙是由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恐龙专家张奕宏以及禄丰县文化馆的杨兆龙先生共同研究的。由于禄丰县文化馆位于禄丰县城的金山镇,所以属名定为金山龙,又把化石发现地新洼村作为种名,因此把该恐龙的学名叫做新洼金山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