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恐龙百科
10226700000002

第2章 三叠纪

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后现代生物群开始形成的过渡时期。三叠纪持续时间是从大约2.5亿年前到2.05亿年前,总的长度约为4500万年。三叠纪由地质学家阿尔伯特首次命名于1834年,用以描述岩石的三层划分。三叠纪是恐龙时代的真正开端。

气候

三叠纪初期继承了二叠纪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极地没有冰盖,大陆板块上也没有较大的内陆海洋,真正影响环境和气候的因素并不存在。因此,季节性的温差变化几乎是不存在的,而且赤道地区的气候终年保持相对稳定。

海洋

三叠纪时期,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陆,因此当时的海岸线比今天要短得多。泛古洋是三叠纪时期唯一的海洋,这个海洋横跨两万多公里,面积大小和今天的所有海洋的面积差不多,弥漫在泛古陆之外。最后,在三叠纪末期,泛古陆分裂为南部的冈瓦纳大陆和北部的劳亚古大陆,从而为早期大西洋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陆地

三叠纪时期的地球只有一块大陆,这块大陆叫做泛古陆,包含了现在围绕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陆块,集结成一个连续的大陆。泛古陆分为北边的劳亚古大陆和南边的冈瓦纳大陆。这两块大陆最初由一条狭窄的陆地相连,不过在三叠纪中期,泛古陆开始出现分裂的前兆,在侏罗纪中期这两块大陆分开。同时大陆不断地改变位置,但它们运动得不快,每年只有几厘米。

动物

三叠纪陆地面积的扩大使陆生脊椎动物有很大的发展,海区古地理环境的变迁则导致海生无脊椎动物的显著变革。迷齿类两栖动物在三叠纪时大部分已经灭绝,只剩下全椎类,而原始的无尾类两栖动物已经出现。槽齿类爬行动物迅速发展,达到空前的多样性,并在晚期进化出了原始的恐龙和最早的鳄类。在三叠纪晚期,真正的哺乳动物开始出现,它们与恐龙一起度过了漫长的中生代。爬行动物成功地重新进军海洋,并进化出了喜马拉雅鱼龙那样的大型海洋生物。海洋中六射珊瑚成了新的造礁生物,形成现代类型的珊瑚礁,双壳类软体动物取代了腕足类,菊石类在经过二叠纪末的集群灭绝后,残存的类群再次繁盛,鱼类则以全骨鱼类占统治地位。

植物

在三叠纪能够生长得茂盛的植物,大都是能够适应干燥气候的树种,主要以针叶树和棕榈状的植物为主,如银杏、苏铁及蕨类植物。树林里高大的松柏,开阔的银杏树群,矮胖的苏铁和蕨类,形成了森林的各层景观,不过除了这些水源充沛的地方以外,绝大部分还是一片干燥的沙漠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