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鉴赏家又还不是批评家呢?这是因为,面对一件作品,批评家不仅要像鉴赏家那样凭审美悟性和经验一下子就能直觉出它到底美还是不美,而且还要能说出它为什么美,为什么这样就美那样就可能不美,它的美的成因、底蕴和性质,以及这美的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文化的多层意义等等——这些恐怕就不是一般的鉴赏家所能办得到的了。
也就是说,文学批评既是审美的批评,又必须是理论的一端通向审美的感觉、感受和体验,而它的“形而上”的一端则通向思想的提炼、升华和抽象。所以,恩格斯给我的总结出了高水准的批评家应当具有“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致斐·拉萨尔》相统一的理论胸襟;而普列汉诺夫则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例,指出好的批评家必须“兼备极为发的思想能力跟同样极为发达的美学感觉”。这都是由文学家的历史经验和实际需要所决定了的一个优秀批评家的必备条件。
当代走向更加精细与开放的现代科学,打破了自我封闭的藩篱,同样,文学的规律性也使文学与自身之外的诸多领域必然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就要求一个批评家必须具备文学的审美悟性以外的开放性眼光和文化理论素质。譬如,文学批评只有同哲学、心理学合作,才能更清晰地把握住艺术思维这个反映现实世界的特殊方式的复杂本质和创作心理与机制的独特结构。也只有这样,文学批评才有了文化的整体感,才能进而测示出文学在整个文化原野上的坐标。文学批评与文化联姻,又不断发展和形成新的富有理论色彩的批评流派,成为文学的社会学批评、文学的心理学批评、文学的语肓学批评等等。而这种发展和更替也都是随着其它学科的进步而一道前进的。而且每个文学批评时代都有着相应的视角和观念。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学批评便相继体现为哲学演绎、社会考察、语义分析、心理挖掘、神话探源、接受阐发等等批评流派的阶段性嬗递,而且分别对应于德国古典的思辨哲学、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潮、十九世纪末叶开始的结构语言学、本世纪初形成的精神分析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新派阐释学等等。
以上对近代以来批评学演进的简单描述,旨在说明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当代批评家,应该具有开阔与深邃的文化视野和理论修养。
西方文化中的如归纳与演绎、历史分析与逻辑推理的科学批评是可以学习的,但是我们也不要数典忘祖,这里正是对我上一篇所强调的“鉴赏”式的中国传统批评方式的一个补充与矫正,希望达到一种东方与西方的互补,理性与灵性的交溶。不言而喻,中国传统文学研究和批评方法中可资继承、借鉴的东西是非常之多的。譬如清代的学术界,就不喜空论,而重实验、重例证,反对“出于空言以定其论,据于孤证以求其通”。即便像诗文集的序跋,也决不肯泛述交情以资点缀,或徒贡谀辞作为敷衍,而坚持据以有理,论之有证。虽说整体格局不够大气,有繁琐之嫌,但这种实事求是,无证不信的严谨学风,也仍然可为今人所借镜。
总之,从鉴赏家到批评家,无疑还有一段漫长距离,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还可以说,成就一个批评家比成就一个作家的条件还要烦难—一否则,我们又何以解释如下现象:为什么总足不断地有一些创作家自生自长而脱颖出来,却比较少见未经训练的批评家自生自长而卓然成家呢?
载《解放军报》1992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