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10171000000023

第23章 “十五”甘肃省粮食工作回顾(20)

“十五”期间,我局围绕粮食企业改革和建立合理的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稳妥地开展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工作,建立了收入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多种分配方式。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自己决定,在内部分配上建立以岗位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

1.实行效益工资制度。一是在粮店实行以效益计酬的工资分配形式,并辅以其他优惠政策,增加职工收入,从而调动了职工创效增收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二是一部分企业对管理人员在工资分配上实行基本工资加效益工资的分配形式,将效益工资部分每年结合企业整体效益情况作为机动收入部分,决定具体的发放标准。

2.建立以岗位工资+效益工资+工龄工资和岗位补贴的分配制度。部分企业对全体职工实行因岗而异、因技能不同和贡献量化报酬为内容的考核标准,每一位职工都有工资量化标准和考核内容,分配按考核制度执行。如方鑫面业有限公司对生产部、质检中心职工的工资分配引入岗位系数、加工数量和计件效益发工资;在销售部职工的工资分配上除发给基本工资外,以当月个人销售业绩、资金回笼指标考核,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劳动积极性。花庄粮库除坚持“一岗一薪”、“薪随岗变”的制度外,对以技能工资为主体的工资标准进行了逐步的改革,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岗位与技能工资3:7的比例变成了现在的7:3,逐步向岗位工资和辅助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过渡。

3.实行上岗工资、试岗工资、待岗工资制度,真正做到“一岗一薪、易岗易薪”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彻底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工资分配逐步向关键岗位、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岗位倾斜。坚持企业经济效益与职工个人利益相联系的原则,实行了岗位技能工资,以岗位(职务)和技能工资为基本工资制度,以工龄工资、职务工资、学历工资及各种津补贴为辅助工资分配形式。对于有技能要求的岗位,时间为三年,岗位技能工资实行动态管理。

4.实行岗位等级制度。简化过多的工资单元,取消合并平均发放的工资单元。兰州昌盛植物油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岗位定工资,普通岗位一个工资标准,班组长一个工资标准;部门副经理一个工资标准,经理岗位一个工资标准;企业副经理一个工资标准,经理一个工资标准;党群干部同行政干部实行同级同资。在职位分析、岗位测评和按企业经济效益进行考核的基础上,设计了本单位的基本工资制度,通过优化人工成本结构,使职工收入工资化、透明化,把工资外合理的收入纳入工资内,以突出岗位工资的作用;根据各类劳动者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和收入形式,在分配上突出关键、重要岗位的地位和作用,合理拉开其与一般岗位的工资差距。

5.对内部退养人员发放本人工资的60%作为生活费,对下岗、待岗职工及时予以合理安排,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同时按规定发给职工相应的待岗工资、下岗工资或基本生活费。

(执笔:杨勇初审:王绍荣)

服务军需民食唱响民本之歌

嘉峪关市粮食局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十五”期间,在省粮食局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嘉峪关市粮食局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服务,安民食,保军需,促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嘉峪关市粮食局有在册职工55人,其中局机关14人,局直属国有企业2户,职工41人,离休职工5人,退休职工95人。国有粮食企业仓储面积1.6万平方米,有效仓容2.6吨,设有铁路专用线、大型货台和电子地磅、储油罐,主要承担着管理省、市两级粮食储备,保障军粮供应,稳定粮食市场的职责。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粮食局发挥协调、服务、监督、指导作用,实施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为各类粮食经营实体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监管储备粮,督促搞好军粮供应;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确履行收购资格审批、粮食市场检查、粮食经营统计、违法经营处罚等项职权,管理粮食流通市场,化解粮食安全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扩建地方粮食储备,建立健全粮食供应应急保障机制。

与时俱进,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五”期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面贯彻国务院、省政府粮改精神,落实“放开收购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粮改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体起立,先断后聘,彻底实现‘两个置换’”的原则,通过合并重组、破产、兼并、民营制改革等方式,对原有的购销、加工、服务等16户企业进行了改革,置换了职工身份,明晰了企业产权,妥善安置了职工,实现了由粮食统购统销向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的平稳转轨。经营性企业彻底完成了“动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两个置换”任务;合并精干了政策性粮食企业机构,创新建立健全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得到了彻底清理,大部分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投身改革,迎接挑战,实现了自我价值。

粮食安全保障有力,经济发展主题突出。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常检查、勤督促,储粮账实相符,数量实,质量优。加大投入,维修粮仓,购置地上笼、皮带运输机等通风、储运设备,安装使用电脑粮情测控系统,改善了粮库科学保粮基础设施。多方争取,使市级储备粮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倍,实现规模翻番,加强了军需民食安全保障基础。企业千方百计开拓粮食市场,巩固销售渠道,扩大销售网点,抓住市场机遇销售特色粮油、名牌粮油。利用房屋设施等便利条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养殖草原绿鸟鸡、珍珠鸡、肉杂鸡等,走村串户开展粮油兑换。经过努力,累计实现商品零售额5308万元,销售粮食57995吨,油品1776吨,招商引资1057万元,启用民间资金165万元,国有粮食企业于2005年第一季度首次实现扭亏为盈,打破了多年来长期亏损的局面。粮食系统还招商引资发展了良友餐厅、胜利酒家、艺诗婚纱影楼、长城矿石馆等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商业网点有效拓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加强粮食市场监督检查,营造安全的粮食市场环境。积极宣传《条例》,开展了《条例》宣传月活动,真正使《条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全面贯彻实施《条例》打好了基础,提高了粮食局的知名度。在“非典”防治的关键时期,针对我市部分街区出现市民盲目抢购粮油的现象,向市民做好粮食库存等方面的宣传解释,稳定人心,稳定大局;指导企业从国家认定的“放心粮油”生产厂家购进优质粮油进行销售供应;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带头严格执行粮食市场价格,不哄抬粮价,不扰乱市场。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粮油”,给粮食流通创造良好环境,依据《条例》,对经销网点从进货发票、粮油质量、计量器具、卫生状况、购销经营活动等方面进行不定期督促检查,并向有关部门通报督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扩大宣传,重塑形象。成功举办了建局四十周年专题歌舞晚会,展现粮食战线风采,提升粮食行业形象,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治理内部环境,重塑精神风貌,从省上争取资金对机关办公楼进行了维修、粉刷,更新了办公楼射灯电缆,购置更新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对局后院地坪进行了硬化,促进了亮化、净化、美化,工作条件大大改善,工作环境焕然一新。

实践“三个代表”,促进“三个文明”。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人为本,思想引导,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不断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修订完善工作、议事、接待、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推行制度管理,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组织职工积极参加了全市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合唱比赛、建党八十周年歌咏比赛,体现了粮食职工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市军粮供应站远送粮油到部队驻地,部队走到哪里,军粮就送到哪里,每逢端午节加班加点为部队包粽子送军营,融洽军地关系。扶贫济困,资助“双培双带”帮带对象新城镇农民刘琳修缮房屋,开展“关爱女孩,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等募捐活动,为社会送去了一片爱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市粮食局将一如既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加强管理,优化服务,依法治粮,保障安全,开发建设,加快发展,为全市军需民食的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为粮食经济、行政管理高效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再振雄风,再铸辉煌。

(执笔:颉旭东初审:侯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昌市粮食局

金昌,位于河西走廊,这里高山与平川相间,戈壁与绿洲交错,资源独特,物产富饶。镍、钴、铂族贵金属储量和冶炼能力居亚洲之首,被誉为祖国的“镍都”。她不仅是一座年轻而富于生机的新型工矿城市,又是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农产品产量和商品率较高的甘肃重要商品粮油生产基地。

“十五”时期,是进入新世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任务的重要历史时期。围绕这一宏伟目标,我市粮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粮食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全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顺应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主动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和企业经营机制。全体干部职工艰苦努力、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粮食经营突破了低谷徘徊的局面,企业效益实现了减亏扭亏目标,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为全市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整体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一、广泛开展粮改政策大学习、大讨论,把职工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

中央和省上根据国内粮食生产状况、市场供需变化和建立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的要求,在“十五”期间先后对粮食宏观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我省从2001年秋粮上市开始,将玉米等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2002年又放宽了多种所有制主体从事粮食经营资格,2004年1月1日起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取消粮食定购任务,直接补贴粮农。“两放开一调整”粮改政策的实施,将宣告沿袭半个多世纪的粮食计划经济和农民交“皇粮”的历史彻底结束,粮食一统天下、垄断经营,靠政策、靠补贴生存的体制彻底打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彻底“断奶”,这是我国粮食流通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破除干部职工守旧的思想观念,排解心理上的困惑迷惘,以正确的心态认识改革趋势,以坚定的信念去迎接这场变革的压力与挑战,成为首要任务。首先,我们在全市上下组织干部职工展开对中央、省上粮改政策的大学习、大讨论,力求达到思想观念上的大发动、大解放,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粮改决策上来,统一到粮食市场化发展目标上来,统一到正确认识改革、积极参与改革、早改主动迟改被动的理念上来,为顺利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我们于2003年,先后分批组织粮食购销企业负责人和有关科室工作人员赴广东、安徽、厦门、云南等率先放开粮食市场、改革成效比较明显的省、市进行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路、探索了路子、创新了理念。使干部职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粮食市场化的改革大潮,必须以变应变,随机顺势,毫不迟疑地从思想上彻底转弯,要充分认清这场改革不仅仅是对传统的粮食流通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变革,而且又是一次深刻的思想革命;必须清醒认识到这场革命的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又要客观地分析判断改革中蕴藏着压力与动力互生、挑战同机遇共存的辩证哲理,既不能在市场化大潮面前惊慌失措、消极悲观,又不能过于自信、盲目乐观,更不能无所作为、坐失良机。

从经营上彻底转轨。就是要确立新的经营理念,构筑新的发展平台,在粮食购销方式上彻底“变招”,即变“阵地战”为“游击战”,变“速决战”为“技术战”,变“孤军作战”为“联合作战”,变“价格战”为“诚信战”,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在艰辛拼搏中求发展。

从管理上彻底转制。就是要通过对国有粮食企业和职工进行“双置换”达到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机制更加灵活、自主性更强的新型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职工身份由全民固定工变为股份制企业员工,人事、用工、分配制度彻底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大锅饭”。

从职能上彻底转变。就是对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职责准确定位,从过去管企业、管经营、管事务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的政企分开,将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调整转移到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管和服务上来,要通过审核办理粮食收购资格证、市场销售准入证和成立行业协会,把多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组织起来,加强对他们的行业指导、政策宣传、经营监管和协调服务。同时,要通过建立市场预警、地方储备、行情统计、质量监测等系统,在为政府宏观调控、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粮食企业改革

我市对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起步于“九五”末期(即1999年3月份),完成于“十五”中后期,先后分两步实施,历经约五年时间。初步完成了对国有粮油、食品、饲料加工和零售贸易以及其他附营企业的改制,同时启动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制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