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10171000000022

第22章 “十五”甘肃省粮食工作回顾(19)

五是促进了全市粮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对粮食流通的整治、规范和依法管理,一批骨干放心粮店、龙头加工企业和大型粮油批发市场得到长足发展,整个粮食市场的经营环境明显改善。如焦家湾和西部粮油综合批发市场去年粮油吞吐量近4亿公斤,成为我市重要的口粮市场,特别是焦家湾市场吸纳辐射21个省区,已跻身西北地区大型粮油批发市场的行列,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重点粮油信息监测点;昌盛植物油公司销量突破500万公斤大关;红梅面粉公司成为国家在西部地区的营养强化面粉试点企业,并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零售企业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开展粮油总代理、总经销,目前全系统实行粮油、调味品总代理、总经销达34个品牌;三县粮食企业加大特色粮油销售,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市国有粮食市场占有率由25%提升到30%以上,在广大消费者中树立了粮食行业新的形象。

三、几点体会

回顾近几年来的工作,我们感触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支持是前提。兰州粮食流通管理取得的成效,每一阶段的工作都是市政府和省粮食局高度重视和强有力支持的结果。无论当初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出台,稽查大队的组建成立,粮油市场的整治、监管,还是对《粮食流通管理办法》的论证、完善到颁布实施,每一个重要环节,市政府和省粮食局都是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协调,排除各种干扰,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使粮食流通法制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并不断加强。

2.部门配合是保证。依法加强粮食流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仅仅依靠某一方面、某一部门的力量很难见到实效。必须要有工商、质监、卫生、物价、宣传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管理到位是关键。《粮食流通管理办法》体现着政府的意志和消费者的愿望。作为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尽职尽责,不辱使命,严格执法,管理到位,才能赢得主动,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4.公正执法是根本。在执法实践中,对粮油经营户不论国有、民营,还是来自兰内、兰外,一律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不搞地方保护,做到了同时检查、同样执法、同等处罚,为粮食市场健康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为粮食部门树立了执法主体的良好形象。

5.规范发展是目的。加强粮食流通管理,既要注重市场的规范,更要着眼市场的发展。在具体管理中,我们坚持规范与发展相结合,打劣与扶优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在坚持打假治劣的同时,实实在在地为经营户搞好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的大平台,通过依法管理,使粮油市场在发展中得到规范,在规范中得到发展,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四、下一步打算

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颁布,赋予了我们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社会粮食流通新的职能,明确粮食部门负责粮食宏观调控,负责全社会粮食流通情况的统计、企业入市资格的审查、粮食市场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并授予对粮食流通管理的执法权和处罚权,这对于建立健全粮食流通体制,加强粮食行政部门职能,提升粮食行政部门地位,优化粮食行政执法环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粮食流通管理的重视,也是这些年来经过粮食流通实践后,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地位的再认识、再确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执法权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作为一部行政性专业法规,从我们进行粮食执法几年来的实践看,要全面贯彻落实《条例》,不仅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必须有良好的行政条件。为此,我们按照《条例》的规范要求,结合兰州粮食销区的实际,下一步打算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呼吁请示政府尽快恢复兰州市城关等五区粮食分局的行政机构,解决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缺位”、行政复议、统计等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以切实有效地依法做好全社会粮食统计等各方面工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及时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依据。

二要按照《条例》的规范执法要求,争取政府尽快成立市、县(区)粮食稽查机构,使我们已有的临时性“粮食稽查队”更加合法化,名正言顺地去执法。同时争取财政支持解决贯彻实施《条例》所需经费,以从机构、人力、物力上保证《条例》顺利实施。

三要进一步加强对《条例》的宣传。《条例》实施时间不长,仍然需要坚持不懈地广泛宣传。因此,粮食执法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边执法、边宣传、边督导、边服务的思想意识,真正使《条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变为所有粮食经营者的自觉行动。

四要进一步修订《兰州粮食流通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办法》,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条例》。因此,在修改完善的过程中,既要坚持贯穿《条例》的规范指导作用,又要结合兰州销区的实际情况,更要注重执法的实际效果。要认真总结兰州粮食执法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反复研究,咨询论证,严密修改,使修订后的《兰州粮食流通管理办法》是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具体化和地方化,其操作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更加增强。

五要进一步提高粮食流通执法水平。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定期组织法制讲座等多种形式,不断加深执法人员对《条例》、《行政复议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熟练程度和运用程度,提高执法的水平。

六要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督检查。按照权责明确、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原则,与工商、质监、物价、卫生部门紧密配合,不断增强粮食执法的力度,严格市场准入和索证索票制度,打击违规违法经营行为,维护粮食健康有序流通。

(执笔:陈世林初审:王绍荣)

适应市场竞争机制落实“三项制度”改革

兰州市粮食局

“十五”期间,我局积极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为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从各企业实际出发,认真落实人事管理、劳动用工、劳动工资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形成了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动态管理机制,为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一、人事管理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直属企业由于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的不同,人事管理状况存在着许多差异,我局在对企业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揽子目标,即:认真调整企业组织机构,打破“干部”和“工人”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管理人员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年终对管理人员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实行末尾淘汰制。

(一)精减内部组织机构,给管理层消肿。2000年以前,粮食系统在企业内部虽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在人事制度的改革方面基本上属于小打小闹,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管理人员臃肿的现象,随着粮油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企业管理费用的沉重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自身效益的重要因素。在粮食流通体制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这个问题引起了经营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此,各企业把调整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列为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在认真量化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将内设机构合并或撤销,只保留重要部门推行竞争上岗制,形成严格考核、不断解聘续聘、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格局和激励、竞争、约束机制,使人事管理工作在动态中充满生机和活力。兰州昌盛植物油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开始新班子痛下决心,从体制上动大手术,进行“剥离重组”,使企业获得明显生机,原来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最多时达到12个科室,管理人员有37人之多,他们在认真量化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将科室砍去二分之一,只保留了企管部、财务中心、生产部、一、三经营部五个部门,管理人员精减到目前的12个,其中还包括4名企业领导,近几年来部门和人员减少了,工作量加大了,工作效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

(二)取消企业行政级别,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长期以来企业沿用陈旧的管理体制,比照行政机关岗位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将职工划分为工人和干部、全民职工和集体职工、固定工和合同工等,这些界限阻碍了劳动者公平享受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劳动保护、休息和受教育的权利,容易造成职工内部的摩擦,也不利于职工在岗位之间和单位之间的合理流动。近年来,各企业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人事制度改革中逐步打破了“干部”和“工人”等各种身份界限,企业内部各类人员统称为职工或员工。同时,通过培训和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职工竞争意识的方式,因企制宜,制定相应措施,促进人才脱颖而出,使人事管理制度不断得到了完善。一是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兰州金谷粮油购销公司选贤任能,打破工、干界限,建立了一条中层管理人员成长的正常通道,该公司8个管理岗位都是通过民主测验、竞聘面试、组织推荐、董事会聘任的,其中从一线员工中选聘上来的就有6人,全部实行了聘任制,根据每年的考核结果决定任期,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其他管理岗位通过竞争上岗,实行双向选择,不搞因人设岗,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置工作岗位。兰州方鑫面业有限公司采取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聘用了一批有专业知识和管理才能、有才干的人员充实到管理岗位,培养出了一批骨干人才。城关、西固粮油购销公司和粮油连锁总部近年来有多名员工通过职工推荐、组织考核、党委(总支)讨论确定的形式走上了粮店主任的工作岗位。二是对技术岗位及个别缺人岗位实行聘任制,逐步实行评聘分开。专业技术人员上岗,按照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原则上坚持岗位规范要求的资格条件,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采取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的办法,具备资格而未被聘任相应职务的不享受有关待遇。一般情况下,聘用人员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后,根据工作需要逐年签订聘用合同,以解决断档、缺人现象。

(三)加强了管理人员的考核,实行能上能下管理机制。各企业根据每年与市局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及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特点,实行了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考核制度,难以实行定量考核的岗位,根据经营业绩和工作实绩进行严格考核,对财务、经营等重要岗位上的管理人员建立长期述职报告制度,并建立了考核档案。花庄粮库实行了“活”的用人制度,即:从选拔、考评、考核、聘用等环节实行严格管理制度。选拔聘用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进行筛选,先由考评小组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考评,并提交库党政工联席会议集体决定。对聘用的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进行了考核,实行轮岗制和末尾淘汰制,形成激励约束机制,使能者上、庸者下,始终为企业保留一支较为精干的管理队伍。

各企业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的同时,加强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对财务、保管等关键、特殊岗位的管理人员实行了持证上岗制度。花庄粮库近几年在职工教育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要手段,共有260多人次参加了各种培训,现在大部分职工拿到了岗位资格证,提高了职工整体素质。兰州昌盛植物油公司财务科长近几年坚持自学,从中专学历逐步升级,通过自学考试,达到了本科学历,并带动了本科室其他职工学习的兴趣,在公司内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十五”期间,局属各企业通过市局培训中心的培训、内培外训和自学,参加培训、自学人员已达到2000多人次,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的整体素质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劳动用工

近几年来,市局充分保障了企业用工自主权,各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按照面向社会、条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依法自主决定用工数量和招工的时间、条件、方式。通过落实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建立了职工录用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各企业结合实际制定了“定员、定岗、定编”的三定方案,推进了职工竞争上岗制度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

一是各企业认真贯彻《劳动法》,与职工按照平等自愿、双向选择、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确定劳动合同关系,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劳动合同可以是固定期限的,也可以是无固定期限的,在企业内部打破了全民固定工、集体工、合同工等身份界限,所有职工权益依法受到保护。合同期间,企业对劳动合同实行动态管理,认真履行劳动合同;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企业根据考核情况和生产经营需要,择优与职工续签劳动合同。按国家政策规定分配安置到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试点企业的各类统包统配人员以及调入职工,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小西坪粮库于2001年全部打破原国有职工固定身份,使职工的身份变为员工,与企业是聘用与被聘用的关系,同时与企业双向选择,能进能出。

二是优化劳动组织机构。各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科学设置职工工作岗位,测定岗位工作量,合理确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减员增效,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兰州方鑫面业有限公司的所有员工全部按工作质量、工作进度进行考核,按技能进岗,以岗定责,以责定酬,按月考核奖罚兑现,建立新型的用工机制,激发了员工爱岗敬岗的积极性。

三是认真推行竞争上岗制度。近几年来局属各企业凡是具备竞争条件岗位的基本实行了竞争上岗,对在岗职工进行了岗位动态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实行内部淘汰办法,对不胜任工作的人员及未竞争到岗位的人员,进行待岗或培训,对不服从转岗分配或经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的职工,企业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小西坪粮库于2001年制定了《职工竞岗考核办法》,在用工制度上采取了全员考核竞聘,凡是与该库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在岗职工均为考核对象,包括待岗人员。在粮库内部打破部门界限,实行双向选择办法,使学有所长和有敬业精神的职工寻求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打破了职工能进不能出的体制,以便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近几年来通过竞争考核,有1名待岗人员走上了部门会计岗位,有7名同志互调了岗位。

三、劳动工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