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我心目中的黄如论
10169100000026

第26章

“我是想帮助社会多作些贡献!”黄如论先生说罢沉默了一会儿,分外沉重地说,“我看到家乡的孩子像我当年一样,没有钱进学校念书;我看到家乡的老人生病以后,就像我的爷爷那样没有钱进医院看病。这时,我就想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社会作些贡献呢?”

“我非常赞赏您的这些想法!可您当时想过没有,这是一条不归之路啊!另外,您想没想过,一旦踏上这条不归之路,您就会遇上更多的困难!”

“说全都想到了,那是骗人;说一点也没想到,那也不是实话。当我决定用自己的一生再拼一把的时候,我就只想到了这样一句话: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这就是黄如论先生!

诚如前文所述,黄如论先生不仅有着坚韧不拔的创业性格,而且还有着向强权或恶势力挑战的气魄。那时,他面对一个又一个朋友式的合作者相继离去,可能瞬间会产生心灰意冷的念头,但是他决不会就此消沉下去!相反,他会很快扬起头,挺起胸,继续大步朝前走去,让离他而去的人看一看,黄如论是一条打不垮、难不倒的汉子;同时,他还要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宣告: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不仅现在岿然不动地蛇立在福州,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还要走向全中国!在这期间,他还要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实现他人生的一个梦想:给天下的穷人盖房,让更多的像他当年一样的孩子们有书念,让更多的像他爷爷一样的老人们能进医院看病!

然而梦想毕竟不是现实,前进的路也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正当黄如论先生独自思索如何才能梦想成真的时候,他从自己的故乡——马鼻带出来的建筑子弟兵找上门来,一个个义愤填膺地痛斥那些不义之人,并坚定地表示跟他搞建筑。我想,这时的黄如论先生一定会想到《霸王别姬》的故事,同时也会为这些子弟兵的正义举动为之动容。就常理而言,他的内心深处,一定还会涌动着一股难以言述的情潮!多年之后,我曾问过他:

“黄先生!您能给我讲一讲那个时候的真实感受吗?”

“不记得了!但是,我对他们讲的一番话是永远也忘不了的。”“可以给我再复述一遍吗?”

黄如论先生微微地点了点头,遂又说了如下这段话:

“请相信我黄如论吧!我不会被困难吓倒,我会梃起胸膛,带着你们搞房地产!带着你们学好建筑知识,带着你们在建筑界创出一番名堂来。”

黄如论先生是位“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汉子!同时,他又有着所有成功人士所具有的聪明和智慧。用他部属的话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挑战,他都会冷静地想出战而胜之的办法。请看如下事实:

首先,黄如论先生镇定地处理了一个又一个离他而去的所谓朋友的同时,又冷静地分析了所谓朋友企业所存在的各种弊端,遂暗自下定决心:立即改组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换言之,由过去的朋友企业逐渐向家族企业转型,并建立一套严格的适合家族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这时,他清醒地知道,虽说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是他的独资企业,但要从朋友企业的种种弊端中解脱出来还是需要时日的。或许是残酷的教训使他变得聪明起来,也或许是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运转,他明确地宣称:

黄如论是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唯一法人,不仅拥有公司发展的财权,而且还握有公司干部的任免大权。从现在开始,他是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唯一中心,他和公司中的其他同仁都是雇佣关系。

这样,他就确立了家族企业应具备的首要条件:黄如论是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唯一掌门人。

接着,黄如论先生为了彻底改变朋友企业中的干部结构,他又有目的地从黄氏宗亲中选拔德才兼备——尤其是对他无限忠诚的亲属进人公司任职,让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砥砺和提高,逐步成为公司中各个部门握有实权的负责人。

这样,他就一步一步地建成了以黄如论为核心、以黄氏家族的亲属为主要骨干的家族企业。

对此,后面还将详述,略。

黄如论先生在近20年的商海沉浮中,他懂得古今中外的企业家有着共同发迹的规律,那就是必须首先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或许他是盖房子出身的企业家,他经常借用建筑来比喻原始资本的积累:

“你们知道什么叫原始资本的积累吗?它就像是我们盖房子那样,需要先打好地基。要想把房子盖得高,就必须把地基打好。换句话说,我们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要想又快又好地发展,就必须先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

与此同时,黄如论先生还清醒地知道,国泰大厦的建成,为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淘到了第一桶金,但这仅仅是原始资本积累的开始。换言之,要想完成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原始资本的积累,还需要金源人付出更大的努力。

在我与黄如论先生的交谈中,知道他曾看过许多外国知名的大企业家是如何发迹的书籍,而且非常清楚这些不同国籍的大企业家在起步的时候,都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异常残酷的手段,完成他们的原始资本积累的。对此,我也曾向黄如论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记得有一位外国的大学者,曾经说过类似(不记得原文)这样的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汗毛孔都淌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今天,我还要再加上一条:那就是包括企业家之间的相互欺诈、争斗的手段和劣迹。”

黄如论先生非常赞赏我的这一看法。

但是,我又从黄如论先生那疑惑不解的眼神中看出,他难以理解像我这样的一个作家,为什么会对原始资本的积累有这样的见识,故微微地摇了摇头。对此,我先是以玩笑的口气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办事的,没有调査就没发言权嘛!”接着,我又对他讲了自己人生之中不为外人所知的一些经历。

我作为一个作家,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也曾数度南下深圳、海南等沿海特区。开始,是应朋友的邀请要我下海经商,还亲自封我为副总经理;后来,我发现自己不会骗人、说瞎话,也不习惯商海之中那种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来我登场”的生活,遂以自己不是经商的料,还是当作家的好为借口,婉谢了朋友的好意,继续留在商海的岸边当一名看客。从此之后,我每次再南下特区就美其名曰,为了准备未来创作的素材,继续深人各种类型的大中小企业生活。事后,我也曾给自己作过这样的小结:虽说特区如此丰富且极具内涵的生活,没有使我孕育出一部有生命力的作品,可我却有了类似北方农民说的搂草打兔子——捎带脚的收获,那就是不仅认识了一些新型的资产阶级(这是我对企业家的习惯用语),而且还亲眼目睹了所谓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原始资本积累的情况。在我看来,这是在特定的全民经商的大背景下,突然兴起的一场无序竞争的原始资本积累。从某种意义说,这种原始资本的积累不但有着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在其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还显示出它独有的不择手段的残酷性。请看如下事实:

有的是刚刚从监狱中放出来的罪犯,为了完成他的所谓原始资本积累,像个赌徒似地进行各种金融诈骗;有的表面上是国家权力部门的干部,为了谋取极大的个人私利,在暗地里靠出卖商机等非法手段,悄然地完成了他所需要的原始资本积累;有的是国家的高级干部,有的则是一些高衙内式的所谓高干子弟,他们相互勾结,利用手中的特殊权力,通过国有企业的转型、重组,明目张胆地化公为私,一夜之间,这些社会的蛀虫就像是变戏法似的改变了自己的身份。把话说白了,这些社会的蛀虫不仅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所需的原始资本的积累,同时还堂而皇之地变成了所谓新兴企业的大老板。等等。需要说明的是,我看到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家的起步,是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自然,我也看到了一些昧着良心的中小型企业,他们是通过非人道的手段,靠着盘剥打工仔——甚至是喝童工的血,来实现他们的原始资本积累的。

我在讲述自己这段不为外人所知的经历的时候,还有意地察看黄如论先生的表情变化。他给我的感觉是,不仅在认真地听,似乎还想从我的谈话中能悟出一些什么。突然,我把话锋一转,开门见山地问道:

“黄先生,当您在福州淘到第一桶金以后,又是如何乘胜前进,继续完成金源集团的原始资本积累的?”

“搞房地产。”黄如论先生淡然地答说。

“容我直言,您在搞房地产的过程中,是否也像世界大多数的企业家那样,是通过残酷盘剥的手段,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

“我绝对没有!”黄如论先生以断然的口气否决了我的提问。接着,他又有些生气地说,“我曾多次给你说过这样的话:我认为我能成功就是因为不欺人,不骗人,不哄人,不诈人,不害人,我要在持续的工作中和辛勤的劳动中取得回报。”

“请问您是如何在持续的工作中和辛勤的劳动中取得回报的?换句话说,您讲的所谓回报,是否也就是完成您的原始资本积累?”

“一言难尽啊!”

“没关系,慢慢讲。比方说,您通过搞房地产,前后用了多少时间才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

黄如论先生沉吟片时,低沉地说:

“如果从我回国投资算起,整整八年。”

“啊!一个抗日战争所需的时间哟。”我看了看黄如论先生那极其严肃的表情,又有意地问道,“您是知道的,中国的八年抗日战争,一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请问,您在完成金源集团原始资本积累的八年之中,又经过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恐怕也是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应该是建设国泰大厦,淘到回福州的第一桶金,对吧?”

“对!一共用去将近三年的时间。”黄如论先生有意停顿片时,转换一下情绪,分外郑重地说道,“接下来,我集中全部的精力和财力,投资开发了民安新村、晋河新村、金辉新村、金源花园、金源大广场,完全打胜在福州的战役,算是第二个阶段,又耗去了两年多的时间;在第二个阶段的中后期,我又分兵移师江西南昌,同时在福州、南昌两地分兵作战,最终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算是第三个阶段,又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前后相加,整好是三个阶段,八个年头。”

黄如论先生深深地叹了口气,遂又微微地摇了摇头,有些怆然地说道:

“柱子哥,请你告诉我,当代中外知名的企业家,有哪一位像我一样,前后用了八年的拼搏和血汗,才得以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