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讲给领导的16堂管理课
10157400000015

第15章 能人不扎堆,兵将各就其位

很多企业都把“鲶鱼定律”视作灵丹妙药,认为只要引进人才,就能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殊不知,“鲶鱼定律”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就像任何灵丹妙药都必须有合适的药引,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药效。所以,要想收到“鲶鱼定律”的应有效果,就必须对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做科学的评估,以明确是否需要引进“鲶鱼”、引进“鲶鱼”的时机是否适当、该引进多少“鲶鱼”,否则就会适得其反,造成“鲶鱼负定律”。

那么,什么情况下该引进“鲶鱼”呢?

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王先生原本是A公司的企业策划部经理助理,三年来,凭着自己出色的才华协助经理,为公司创下了不少佳绩。不久前,A公司企业策划部的这位经理因故辞职,策划部的员工都认为,新任经理的人选非王先生莫属。但是让王先生与策划部员工都出乎意料的是,公司领导却决定,从外面招聘更为合适的高级策划人才。

三个月后,王先生辞掉了A公司的工作,并应同行业的B公司的邀请,出任其策划部总监。所谓“无巧不成书”,在后来的一次项目策划活动中,王先生凭借自己独树一帜的企业策划方案击败了A公司,B公司也因此在业界而崭露头角,公司业绩直线上升。A公司的领导知此情况后,不禁后悔不已。

在该案例中,A公司就是一味地相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殊不知,新进人员就算本事再大,要与公司的企业文化或环境相融合,也需要一个磨合期。所以,公司的某个职位出现空缺时,应优先考虑在公司内部提拔有才干的员工来补缺。

这是由于,一个公司能否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是该公司能否留住优秀人才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一个好的公司应该为其优秀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让其感觉到他们在这个公司发展下去是有前途可言的,从而营造出“能者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否则,在出高价引进人才的同时,又流失了自己辛苦培养起来的人才,在“进一个,走一个”之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就提高了。

要让员工感觉到这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地方,公司的管理者就必须全面认识员工的成长过程与价值,根据其才能与事业发展计划,为其提供发展与晋升的机会,让员工感觉到其所在的企业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地方,更是实现人生价值、获得长远发展的所在。此外还应将企业的发展规划与员工的个人事业发展计划结合起来,以求企业目标利益与员工个人目标利益相匹配。这样就能满足员工尤其是那些优秀人才的事业心,让其对公司产生归属感,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

此外,为了防止量才有失,公司领导应加强对员工的了解。公司领导不了解自己的员工,就像一名将领不了解自己的士兵,让有克敌制胜且指挥有方的将才去当普通的士兵,这样岂能服众。身为公司的领导连自己的手下是羊是狼都不知道,就不能知人善任,又怎能领导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这就需要在公司高层与普通员工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以清楚地知道是谁在为公司履创佳绩。一方面能够及时给予奖赏,让其领会到公司领导对他的赏识与重视,要知道领导对下属的赏识与重视比发奖金的激励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也知道哪些人比较有才干,在哪一方面才能更突出,从而让其担任更适合他的职位。这其实就做到了知人善任、不屈才,也没有浪费人才。

一般而言,当一个团队长期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如团队成员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成员的工资待遇也无变动,成员的职位久未调整等等,这样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的环境最能销蚀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激情。当一个公司处于这种状态下时,就应该及时引进“鲶鱼”来激活团队。反之,若一个公司内部本来就有一个或几个“鲶鱼”,公司员工整体上处于锐意进取、生机勃发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仍旧从外引进“鲶鱼”,就会造成很多不利后果。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会造成“能人扎堆”、“鲶鱼”斗“鲶鱼”。成员之间相互倾轧,引起内讧,其结果就是人心离散,效率低下。在一个公司的某个部门中如果能人过多,并且这些能人的水平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就会造成“谁也不会听谁的”、“谁也不服谁”的局面,当一个团队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这个团队也就会变成一盘散沙。

第二,贸然引进“鲶鱼”会使老员工产生对抗或者消极怠工的情绪:既然公司认为我们这些人是无能之辈,那么就让公司新请来的能人去干吧,看看这新请来的能人有多大本事。

第三,还可能会造成新引进的“鲶鱼”挤走老“鲶鱼”的结果。有些企业内部本来就有“鲶鱼”,但一味地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偏要从外部引进“鲶鱼”,或者是量才有失,将“鲶鱼式”的员工错误地归入“沙丁鱼类”。这两种情况下都会让老“鲶鱼”对企业失去信心,进而会辞职走人,造成人才的流失。更糟糕的结果就是被挤走的人才如果流入对手公司,如此一来,对手公司就会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优势,自己也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局面。

那么,是不是引进“鲶鱼”的数量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一次性引进过多的“鲶鱼”,一方面也会造成“能人扎堆”的局面,另一方面则会对企业的“沙丁鱼们”刺激过度,以致引起全体恐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定的危机感对激发一个人的积极性是有好处的,但是危机感超过一定的程度就会造成恐慌。当一个公司出现全体恐慌时,也就意味着员工的心理负担过重,结果往往是公司内流言四起,小道消息层出不穷,员工会对新来的“鲶鱼”产生戒备心理,这显然不利于公司工作的开展。

由此可见,“鲶鱼定律”有点类似于鸦片,鸦片用于临床治疗中,可以起到很好的镇痛作用,而健康的人吸食鸦片就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所以说,要想使“鲶鱼定律”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应在决定引进“鲶鱼”前,对自己的企业做一番调查,以确保在适当的时机,引进适当数量的“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