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显
10061600000005

第5章 西安求学立志报国

1930年夏秋,刚满13周岁的刘邦显离别了生他养他的马额塬,来到了省城西安,踏上新的求学之路。离开之时,母亲陈智娃拉着独子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唠叨:出门在外,专心学习,不要惹是生非,冷暖生熟,全靠自己照料自己。父亲刘世凯在送儿子去西安的路上,反复叮嘱道:世上的事,多看少说;遇到不管什么事,多想少插言;碰到的人多了,不管人家干啥,多分析少掺和;好人坏人头上都没有刻字,不要随便结交人;学堂的先生们都是些有本事的人,多跟他们学。少年刘邦显将父母这些嘱咐牢牢记在心里。

一 崇道小学初开眼界

崇道小学位于西安东关,那是一个基督教办的教会学校,在当时属于一个新式学校。学校除了学习国文外,还学习数学、英语、自然常识等科。教学的先生除了中国人外,还有白皮肤、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人。另外,还经常念诵《圣经》。在这儿,刘邦显第一次好奇地发现,原来,学习的内容这么新鲜,除了马额塬,世界还有这么大,人还有这么奇怪的长相(外国人)。好学的他从此沉默寡言,一头钻到对各种知识如饥似渴的求知中了。他经常回忆着父亲讲的“学堂的先生都是些有本事的人,多跟他们学”。他除了学习,几乎没有任何爱好。学校经常组织体育活动,他几乎从不参加。一些文娱活动,也没有他的踪影。除了学习,他寡言少语;除了学习,他几乎羞于参加其他任何活动。当时,同学当中有两个人和他逐渐形成了特殊关系,一个是同从临潼马额塬来的同乡张建民(张军)。这是一个身体结实、性格外向、好打抱不平的人,得知他是同乡后,处处护着他,又经常对他沉默寡言表示不满。另一个是从渭南来的和他同庚的学生,叫赵守一。赵守一性格开朗,好学上进,经常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他见刘邦显经常被先生表扬为好学生时,就说:“老师说刘邦显是好娃,我看,他那个样子,是女子娃(好字分开为女子二字)。”从此,刘邦显是“女子娃”的戏谑之言就传开了。一次,赵守一在学校堵住刘邦显说:你是女子娃!你是女子娃!恰这时,五大三粗的张建民(张军)赶来,吼道:不许你欺负他!并为此事和赵守一打了一架。1964年,时任陕西省卫生厅厅长的张军在省政府对时任副省长的刘邦显说笑道:你今天得好好请我吃一顿。当初在小学时,为了护你,我没少和守一他们打架!1983年,刘邦显在京开会,突然病倒,住进北京朝阳医院。时任国家劳动人事部部长的赵守一同志每两天必来看一次,且每次都要亲切地问道:女子娃,好些了没有?陪护的子女不解地问道:为啥这样称呼?赵守一同志详细讲述了他们少年时代的故事后,大家哈哈大笑了好一阵子。

在崇道小学,刘邦显学习了近四年。这四年,他从一个从未出过远门、少不更事的马额塬上的农家孩子开始逐渐知道了中国、英国、美国、日本……从仅能背四书五经,到国文、英语、数学、自然常识等学科的初步掌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摄入,他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心越来越强。在1934年春,从崇道小学毕业的他没有返乡,而是考入了当时在省城很有名的“关中书院”——西安师范学校(简称西师),在简师27级甲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二 西安师范攻苦食淡

“关中书院”在省城西安南门内东边的书院门街,创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七年,曾经是西安的最高学府。创始人冯从吾是进士出身,因刚直不阿,辞官回乡,创建书院,终生讲学,在明代属有名的学者、教育家。设立在书院内的西安师范学校,继承了“关中书院”的传统,在20世纪30年代的古都西安,也演绎出新时代的辉煌。

从1934年到1938年,刘邦显在这座著名的学府中整整学习了四年。这四年,又以1936年为界,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前一阶段,作为父母家中唯一的男孩,又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刘邦显始终不能忘记父母对他的热切期望,更是牢牢记住了临别家乡时二老的那些嘱托,所以,在师范学习的前两年,如同在崇道小学一样,他仍然是埋头学习,慎言独行,不惹是生非。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总是先看后想,很少参与其中。因为家道中落,仅靠种地为生,对他的求学,家中也拿不出资金来予以资助。年过半百的老父亲为了孩子的学业能继续下去,每周用独轮车,从八九十里路外的庙刘村给他送来一周的干粮,然后又连夜返回。不管刮风下雨、赤日炎炎,还是天寒地冻、落霜飞雪,周而复始,从不间断。每次父亲送馍来,刘邦显看到父亲淌汗疲惫的面孔,弯曲消瘦的身体,心中总是阵阵发疼,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总是暗下决心,要把学业完成好,决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为了弥补上学资金之不足,刘邦显还利用空余时间,设法靠勤工俭学挣一点钱。那个时代,中国绝大部分人都上不起学,不识字,西安的市民大部分也是这样。所以逢节假日,刘邦显在西安书院门西边摆个小摊,以代人写书信的形式,挣几个零花钱,当时俗称“卖字”。

正是由于刘邦显勤奋好学,专心致志,在当时的27级甲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优异,尤其是国文、几何等科,经常名列前茅。也正是因为专心致志,老师和同学们普遍认为他是个勤奋学习的好学生。

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大地,是一个国难当头的时期,也是广大青年热血澎湃、拯救民族危难的时期。接二连三发生的几起大事件,把少年刘邦显的心灵深深地震撼了,他开始从书本中抬起头,观察中国时事,思考新的问题。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抗日爱国的学生运动,这次运动向全中国人民揭露了日本向华北发动侵略、并吞华北、进而侵占全中国的阴谋,揭露了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12月25日下午,西安各界4000余人在革命公园举行了集会,在全市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恢复东北失地”等口号。游行队伍还向省政府呈送了请愿书,提出了六条爱国要求。西师的学生代表也参加了这一活动。1936年2月,西安学生抗日救国会在西安高中召开了大会,大会提出“团结起来,抗日救国”、“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等口号。当时,刘邦显非常熟悉的27级同级同学陈元方、陈煦等都参加了这一大会,并在西师校园内广泛宣传大会内容。陈元方等同学还对埋头读书的刘邦显等优秀学生说:不要光啃书本了,日本帝国主义把中国亡了,书本啃烂了也救不了中国。这时的刘邦显逐渐开始认识到:读书不能停,但是不把日本人侵略中国的企图打消,中国亡国了,更不行;既要读书,也要爱国;既要学业,也要抗日;团结起来,抗日救国,是当务之急,是头等大事。

三 南京之行思想剧变

为了笼络青年学生,避免一二九学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再次发生,蒋介石拟在1936年10月10日的国庆节(亦为辛亥革命纪念日)在首都南京以童子军大检阅的名义,接见全国的青年学生代表。西安各校的学生代表共200余人组成代表团,其中,西安师范学校既推选出当时积极参加革命学生运动的苏一平、王博等人,也推选出在学校努力用功学习的刘邦显等学生,共计十多名参加。200余名陕西青少年第一次东出潼关,经过广袤的中原大地,渡过宽阔壮观的扬子江,来到了首都南京,也第一次见到了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这次首都之行,所见所闻,同行同学之间的争论、交谈,引发了刘邦显毕生第一次在人生道路上深层次的思考。一个是中国真大,也真穷!沿路的河南、安徽、江苏,都是破房、草房屋啊!再一个,除了南京是两极分化,一部分人穿得还体面点外,沿途所见人们的脸色都是面黄肌瘦,破衣烂衫,真可怜!最难忘的是,蒋介石身穿军装给大家训话,内容不但没有团结起来、抗日救国的任何话语,反而满篇的“戡乱”、“剿匪”,对日本人侵略东三省、蚕食华北听之任之。一路上,苏一平、王博他们几个不断地说,这样的政府,有啥指望!这样的领袖,哪能带领大家救国!正是那次南京之行,使他的心灵深处开阔了,也开启了他改变中国现状、投身革命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