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古代有个皇帝曾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命画工作画。许多画工都不约而同地画成了一人扬鞭催马在鲜花丛中尽情驰骋。惟有一个画工潜心构思之后,别出心裁地画了一人骑着骏马徐徐而归,几只调皮的蝴蝶飞上飞下地追逐着马蹄。久久不忍离去。皇帝认为,画骏马驰骋于鲜花丛中自然不算跑题,然而大家都这样画了,岂不让人产生雷同之嫌?更谈不上新意了;惟有那幅几只蝴蝶飞逐马蹄的画独树一帜,堪为上乘之作。皇帝不但赞扬了这个画工的新颖作品,而且将他的画儿放到宫中珍藏。画工们纷纷赞扬皇帝富有高深的选画造诣。皇上在赞扬声中,又高高兴兴地以《万绿丛中一点红》为题,让画工来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多数画工仍然放不开手脚,拓不宽思路,仅仅从题目的一般特征上进行构思,从陈旧模式上着手立意,以为非草非树莫绿,非花非朵莫红。为了“紧扣”题目,他们不惜浓墨重彩,极描树木之苍翠,穷绘百草之碧绿,然后欣欣然而有喜色地点缀一朵红花而期待皇帝额首赞许,拍手称快。这种画法,看似切题,实则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皇帝见了,自然难以赞许。又是那个巧画蝴蝶追逐马蹄飞舞的特级画工,再一次突破陈规,从新颖的角度着眼,求异而思之,进行与众不同的构思与立意,画出了让皇帝击掌叫绝的好画。画工们听到皇帝击掌叫绝之声,于是不约而同地围了过来,争看这个画工的杰作。众画工看过之后,无不自惭形秽。原来,这个画工偏偏不画绿意于千树百草之中,更不着红于乍开花朵之上,而是让万顷碧波热情奔放地托出一轮红日。且不说碧波万顷扣住了一个“绿”字,也不说一轮旭日点明了一个“红”字,单就画面磅礴非凡的气势,辽阔无垠的境界,也足以让皇帝连连称赞立意新颖并让该画工的作品梅开二度了。蝴蝶追逐马蹄正与一轮红日跃碧海两幅作品之所以被皇帝选中而入选,是因为这个画工在构思立意作画时,敢于独辟蹊径,善于进行创新。
我们不妨把这种敢于独辟蹊径,善于进行创新的思维方式,称之为求异思维。
绘画需要运用求异思维,作文也不例外。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形式。在写诗作文中,只有饱蘸求异思维的浓墨重彩,从多角度、多渠道进行构思立意,“书其思,鸣其意”,才能摆脱因思路陈旧和僵化而造成的心理定势与思维定势,从而独树一帜,真正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佳作。这种佳作与用固定模式写成的文章相比,有着无比新鲜的生命力:在立意上,它独辟蹊径,别具一格,显有新意;在角度上,它“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显得新颖;在内容上,它直抒胸臆,表真意切,显得新奇;在效果上,它容易脱颖而出,一鸣惊人,受到青睐。
运用求异思维写诗作文的特点之一,是使文章富有新意,能够避免人云亦云,步人后尘之嫌。许多文学大师,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渴求博采众长,然而更渴求锐意创新,不落俗套。正如赵树理所说:
“我在写作上有些别扭劲儿,就是不愿重复别人已经写过的东西。”
赵树理不愿重复别人已经写过的东西嘴的确“有些别扭劲儿”,这种“别扭劲儿”,就是求异思维。其实,运用求异思维进行写作,古已有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是一例。当年,滴守巴陵郡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恭请范仲淹为其作记。可范仲淹亦未按照友人的旨意写修楼之事。那么,这篇文章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呢?是写岳阳楼“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人观吗?不能。因为“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于是别出心裁,另辟蹊径,面对前人已经“述备”过的洞庭胜景,绝处逢生,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无限感慨之下,借洞庭湖的春秋景象,直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情,,袒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大胸襟,别具匠心地创造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清新意境。正是由于作者运用求异思维的笔墨进行刻意创新,所以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不失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求异思维的第二个特点是文章的构思角度新。角度新,就是作者观察和反映事物的立足点不但要避免与他人雷同,而且要优于他人。这如同拍摄风景照一样,假如大家都来拍摄一派林海,那么你所选取的方位和角度应该有别于他人的方位与角度。比如,一部分人,取平视角度,拍下的画面是丛生的树干;另一部分人,取仰视角度,拍下的画面是参天的树木;而你,最好不要选取平视与仰视角度拍摄了。否则,拍得再好,也只能是丛生的树干和参天的树木而已。你如何独辟蹊径,选取理想的角度呢?不妨登高选取俯视角度。这样,你拍出的风景照,不但有别于其他两种风景照的角度,而且由于照片上的林海虚实相生,因而产生令人赏心悦目的最佳效果。有位教师以《<;扁鹊见蔡桓公>;读后》为题让学生进行作文。有的将这篇文章的内容复述一遍,加上主题思想便草草收笔,文章有读无感,谈不上构思立意新颖,更与求异思维无缘;有的恰恰相反,抛开了原文,大谈什么养生之道,与读后感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大偏离了角度,大部分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从“蔡桓公讳疾忌医,因而导致病入膏育”的角度构思立意。这样的构思未必不妥,但由于角度单一,“英雄所见略同”,思维也就无“异”可谈了。有个学生则另辟了蹊径,换了个角度去写,倒是写出了新意。文章的大意是:蔡桓公讳疾忌医固然不对,然而扁鹊也有错误。他不该在蔡桓公病危之际逃之夭夭,见死不救。如果扁鹊能在蔡桓公生命垂危之际挺身而出,让其起死回生,不但可以消除蔡桓公当初“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的偏见,而且还会落得个妙手回春的美名,岂不两全其美?即使医治不好,蔡桓公也会死而无怨,更与扁鹊无关,因为扁鹊早已三番五次地告知过蔡桓公身患疾病,而且病情不断加重,可蔡桓公总不相信自己有病在身,等到病入膏育时,才知道扁鹊具有先见之明。假若扁鹊坚持为其医治,作为医生来说,也算尽到了“救死扶伤”的义务,于情、于理、于职,都是无可非议的。可惜,扁鹊竟然“临阵”逃走了,作为医生来说,这实在是件憾事。这种见解,由于选取的角度新,因而具有新意,受到了老师的赞扬。
由于思维定势的干扰,运用求异思维进行作文,可能有一定难度。然而,只要持之以恒地反复进行练习,就会熟能生巧地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来。有位教师带领学生从一些成语、谚语、俗语进行求异思维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把一些成语、谚语或俗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议论,学生发言颇为踊跃,而且见地新颖。比如,议论“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按照一般的思维定势,必将谈及打开书本,就能获得效益。教师引导学生从有益的反面进行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文可作了。有个学生说:“并非开卷都有益,关键在于开什么样的‘卷’,如果打开那些黄色之卷而读之,不但没有丝毫益处,而且十分有害;开卷与专业对口方才有益,让陈景润打开金石之卷,让琼瑶打开微积分,又有什么教益可言?”老师表扬了这个学生的见解不凡,学生尝到了求异思维的甜头。又如面对俗语“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学生议论说,饭后一支烟,不但赛不了活神仙,而且有害于身心健康。有个学生(他的父母均是大夫)说得更加具体:“医学研究发现,烟草只能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短暂的兴奋作用,随之而来的是持久的麻痹作用。在充满香烟烟雾的房间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要比正常空气中高出数千倍,还含有七百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会使人的大脑细胞处于缺氧状态,出现精神恍惚、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现象。由此观之,‘饭后一支烟’不但成不了‘神仙’,反而会变成‘呆汉’。”另一个学生补充说:
“法国有个叫尼察的地方,首次举行吸烟比赛,冠军的纪录是连续吸烟60支,可他还未来得及走上领奖台就丧了命;其他参赛者也因个个生命垂危而被送进医院。”第三个学生也说道:“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十秒钟就有一人死于由吸烟所引起的疾病,全球每年至少有300万人由于吸烟过早地死亡。我国预防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成果披露:1988年,中国20岁以上居民中,死于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为117万,而1994年已超过120万,呈增长趋势。”这一次求异思维讨论会开得比较成功。全班学生不但运用求异思维发了言,点燃了运用求异思维进行作文的兴趣之火,而且班上的几个小烟民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之后,也纷纷以实际行动戒了烟。
经过求异思维的训练之后,多数学生的思维向创造性、多向性和灵活性的“王国”大大迈进了一步,这就为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开拓了最为广阔的前景。在《中秋之夜》命题作文中,学生的求异思维十分活跃。明月之下,爸爸、妈妈冲破女人“从一而终”的传统观念,为奶奶介绍配偶者有之;在咚咚的敲门声中,悔过自新的少年犯送来了爸爸不慎丢失的万元存折者亦有之;有个学生诉说她在万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成了苦恼人的笑,更不失为佳作。原来,该生的父母在中秋之夜大闹离婚,弄得家里锅碗瓢勺丁当响。该生哭了,而且哭了整整一个通宵。她在《中秋之夜》的习作中记下这件事,并在结尾处发出深情的呐喊:“可怜天下儿女心,有谁希望为人父母者因为发生口角,在中秋之夜大闹离婚?’教师认为这篇文章取材角度别致,字里行间皆是肺腑之言,算是一篇运用求异思维写成的佳作。经过了解,学生所写的情况基本属实。教师不但表扬了该生已经学会运用求异思维进行作文,而且伴随她进行了家访。教师在该生父母面前宣读了他们的女儿用泪水和深情写成的文章。
父母听到女儿在作文中悲痛欲绝的心声和殷切的厚望之后,终于潜然泪下,重归于好,并一再感激老师救了他们全家。学生的苦恼消除了,她补写了这么一篇作后记:“过去,都是按照老师拟好的写作提纲进行模式作文。要是写《中秋之夜》这样的文章,非让我们写明月高悬,美酒飘香,全家团圆,共叙欢乐的情景不可。即使父母在中秋之夜大闹离婚,也要强作欢笑,大写特写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在皎皎明月之下举杯共饮,又如何其乐融融的。这样,虽然符合了老师的作前要求,评分也可能很高,可我的苦恼又该向谁倾吐?学生的思路何时才能打开?”从该生的写作后记中,可以看出她对运用求异思维进行作文是持赞同态度的。
运用求异思维进行作文,固然要求学生别出心裁,写出新意。
但绝对不是放纵学生歪搅胡缠,没理也要争三分,因为求异思维是与歪搅胡缠、没理也要争三分无缘的;求异思维更不允许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大是大非间题上唱反调。如果这样,那就与运用求异思维进行写作的要求背道而驰了。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之下,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求异思维进行作文,从而使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步入完美结合的最佳境界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像女作家叶文玲所说的那样,写出“与众不同的‘鲜味”,来。
求异思维的大敌是一味进行摹仿,不敢超越前人半步。毋庸讳言,青少年朋友初学作文,总要对前人作品的风格、技巧有所摹仿。
这种摹仿,有利于借鉴前人写诗作文的成功经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一旦把前人文章的风格、技巧摹仿到手并真正有所领悟之后,就要张开求异思维的双翼,在广阔的天宇中奋力翱翔,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文章来,此之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认为前人的风格、技巧已是写作的“顶峰”,再也无人能够突破,能够超越,惟有跟在前人后面小心翼翼地进行摹仿,才是自己神圣的天职。一旦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势之后,求异思维的火花就会窒息在步前人后尘的案臼之中。这样一来,你对前人作品的风格、技巧即使摹仿得惟妙惟肖,甚至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其风格、技巧也仍然只能属于前人,而你的风格、技巧还是一无所有。所以,初学作文的青少年朋友,定要摆脱一味摹仿的羁绊,另辟蹊径,勇于创新,在求异思维的指引之下,独树一帜,形成自己作文的风格。
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写到这里,笔者又想起海明威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说过的一段非常精彩的话:
“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他人没有做成的事。这样他就有幸会获得成功。”殷切希望初学作文的青少年朋友能够运用求异思维的彩笔描绘出五色缤纷的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