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97

第97章 感恩故事让孩子受益一生

一位母亲一直以来,都习惯在孩子午睡之前,讲10分钟的故事。一次这位母亲逛书店时,发现了一本感恩的故事书,就买了回去。从那以后,她在孩子每天午睡前,给孩子讲两到三个感恩故事。就这样,孩子听了一年的感恩故事。

一个冬天的早上,母亲从外面买早点回来,双手冻得通红,她不停地搓着双手,她的孩子刚起床,看到了妈妈很冷的样子,就说:“妈妈,你的手是不是很冷呀,我的手很热,给你烘烘。”说着用他的小手捂住母亲的双手,还把他的笑脸贴在母亲的脸上。

看到孩子这么懂事,母亲心里幸福极了。

比起直接对孩子说“你要学会感恩”,讲故事的方式更受孩子们的喜欢,也更容易被他们接受。要想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家长可以经常给孩子讲有关感恩的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获得启发,受到感恩故事的熏陶。

其实小孩子对感恩并没有多么深刻的理解,通过故事可以让孩子知道感恩就是回报他人,帮助他人。不论与亲戚朋友交往,还是与陌生人打交道,都要让孩子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哪怕是对待伤害过自己的人,家长也要通过生动感人的感恩故事给孩子教育和启迪。

陶宇和邻居的孩子大忠闹矛盾,大忠的父亲还批评了陶宇。陶宇心里很不舒服,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大忠和他爸爸真欺负人,我恨死他们了。”爸爸看到儿子如此愤怒,就说:“陶宇,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你听了故事或许就会舒服些。”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小孩子生活,家里很穷。她的邻居是一个单身女子。有天晚上,那一带突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那么穷,肯定是来借蜡烛的。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

于是,她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打算把门关上时,那个穷小孩笑着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让我送给你两根。”

此刻女子既感动又自责,她把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问:“你们为什么要帮助我?”小孩子说:“因为妈妈说你屋内透出来的光线带给了我们光亮。”

讲完这个故事,爸爸对陶宇说:“邻里之间有点矛盾是很正常的,大忠一家以前也帮助过咱们,咱们应该感谢他们,即使他们做得有些不对,你也不能记在心上。”通过爸爸的教导,陶宇的怒气终于消散了。

如今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严重,和伙伴发生了矛盾后,就感到很生气,而不是带着感恩的心态去处理矛盾。家长应该让孩子懂得,很多人曾经都有意或无意帮助过自己,即使发生了矛盾和摩擦,也应该记住别人的“好”,而不是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如果父母直接给孩子讲大道理,孩子可能很难接受。这时,不妨给孩子讲一些感恩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做人道理。

一位小学老师说:“曾经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讲要学会感恩父母,但是讲了大半天,孩子们听得有些厌烦,效果并不好。后来,我想到了用讲故事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即给孩子讲感恩父母的故事,孩子听得果然很入神。”

的确,教育孩子心怀感恩需要注重方法,一些说教性的大道理并不能打动孩子,家长要学会巧妙地利用感恩的故事来教育孩子。

懂得感恩的孩子,更容易懂得宽容和理解,懂得责任与付出。尝试为孩子讲感恩的故事,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更好地接受故事中的思想。故事还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那些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智慧的故事,能使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和形象化,具有极强的教育的力量,可以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自觉中主动地思考,有效地打动孩子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