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87

第87章 借用别人的东西要打招呼

一天下午,东凯放学回来,爸爸发现他哭丧着脸,就问:“儿子,怎么了?谁欺负你啦?”东凯说:“爸爸,今天我的同桌不理我。”爸爸问:“为什么呀?你让他生气了吗?”东凯说:“他下课的时候去洗手间了,而我的铅笔真好需要削一削,所以我就私自打开了同桌的文具盒,用了他的卷笔刀。我还发现同桌的铅笔盒里有很多水彩笔,所以就拿来画画。等他回到座位上,才发现我用了他的东西。所以,他就生气啦!”

爸爸笑着说:“哦,是这么回事啊,因为你做得不对,惹他生气了。没事,明天上学记得向他道歉,要这样说:‘对不起,请你原谅我!’知道了吗?”东凯点点头。

饭桌上,爸爸告诉东凯,以后借用别人东西要先打个招呼,而且一定要说“请”,这样显得礼貌。比如,“请你把卷笔刀借我用用,好吗?”如果别人不同意,就不要强迫人家;别人不在的时候,不要随便乱动人家的东西。

不商量就拿叫做偷,不打招呼就借会损伤友谊,“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类似这些条款在很多学校规章制度中较为常见,但有些学生对此并不重视,他们甚至认为朋友之间可以不分彼此。

一位着名的心理学家说过,引起兄弟姐妹乃至同学之间敌对情绪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对属于他人的物品表现出适当的尊重,这一点可以在很多孩子身上得到证实。比如,姐姐不在的时候,弟弟擅自进入她的房间,借用了姐姐的一本书;一个学生一声不响地从同桌的抽屉里拿了墨水,然后被同桌发现。如此一来,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为了避免争论,父母可以教孩子这样向别人借东西:

(1)在没有获得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借用他人物品。即使借一件很不起眼的东西,比如一只铅笔、几张纸,也要征得对方的同意。

而且,在向他人借东西的时候,不要忽视礼貌用语——“请”字。比如:“请把小刀借我用一下好吗?”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用请求的口吻说话,常常会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帮助你。

(2)让物品的主人亲手将物品拿给你。也许你的同桌并不介意你借用他的字典,但是如果你径直从同桌的抽屉里拿走字典,同桌很可能就会不高兴。

(3)在合适的时间内归还他人物品。所谓“合适”并不是固定的,你应该在借的时候就和对方商量好。把借用的物品用光或弄坏后要赔偿,或者用相似的物品来代替。比如,当你把借来的录音机的电池用光了,你需要换上新电池,然后归还给主人。如果你把借来的玩具弄坏了,你可以把自己的玩具赔给对方,但是这需要你和对方商量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