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84

第84章 碰到熟人主动打招呼

一位母亲说她的儿子今年8岁,读小学三年级,他有一个坏毛病就是不跟人打招呼。母亲带儿子去单位的时候,遇到她的同事,她就会叫儿子跟对方打招呼,例如叫叔叔、阿姨,但是儿子死活不叫,理都不理人家。母亲也只好替儿子叫,当别人跟她儿子打招呼的时候,儿子也是不理人家,很没有礼貌。

然而,一回到家里,儿子就叽叽喳喳评论刚才在单位看到了叔叔、阿姨,说那个叔叔怎么样,那个阿姨怎么样。特别是在学校的时候,他也不跟老师打招呼,更没有与小伙伴们打招呼的意识。

很多孩子看到长辈、老师后装作没看见,或是干脆躲开,而不是主动上前和长辈、老师打个招呼;见到同伴的家长也不搭理,只顾自己一个人玩;孩子从外面回来,旁若无人地冲进厨房,也不向爷爷、奶奶问个好;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也不主动向对方打招呼……

遇到长辈、熟人不打招呼,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表现。有些家长很在意,但是苦于没有好的教育方法;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太在意。但是,如果想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受人欢迎的小绅士或小淑女,就应当让孩子学会与身边的人打招呼。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打招呼是一件很讨人喜欢的事情,只需在见到熟人的时候,向对方问个好,表达关切之意。父母还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演练,给孩子示范一下打招呼的常用话语及应该注意的。比如,让孩子面带微笑,热情地对别人说:“阿姨,您好!”“叔叔,再见!”等话。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热情地与别人打招呼,通常情况下,他能得到别人同样的热情回应,但是有时候也难免“热脸贴到冷屁股”,这时候孩子可能觉得很失望。作为家长,应该安慰孩子,开导孩子,可以告诉孩子:“或许叔叔心情不好,不要放在心上!”“或许叔叔没有听到你的招呼,不要难过!”这样才不至于打击孩子与人打招呼的热情和积极性。

暑假的一天傍晚,肖书琪和妈妈、奶奶在公寓的楼底下散步。突然一个阿姨骑着自行车迎面而来,肖书琪很热情地叫道:“王阿姨,王阿姨。”可是王阿姨一句话都没说就经过了她们的身边。

当时,肖书琪失落,这时奶奶不高兴地对她说:“不喊她了,以后不喊她了,看她什么德行。”肖书琪的妈妈连忙对女儿说:“女儿,阿姨可能没听见。”然后她又对肖书琪的奶奶说:“妈,您别这样对书琪说,要不以后他见了人就不打招呼了。”

后来一次,肖书琪放学回来,在公寓楼底下,看见几个大点的男孩儿放学回来,肖书琪很高兴地大喊:“哥哥,哥哥,哥哥……”那些大哥哥也友好地招呼肖书琪,这让肖书琪感到很高兴。后来,她和那些大哥哥经常一起玩,关系非常融洽。

当然,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例如,班里转来了一个同学,可以让孩子热情和对方打招呼;班里换了个新老师,可以让孩子主动与他打招呼。这些举动都是孩子应该具备的礼貌。这样很容易取得别人的好感,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打招呼虽然简单,但是需要显示出真诚。尽量让孩子做到发自内心,而不是敷衍,哪怕一个点头或微微一笑,都足以显示孩子的礼貌和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