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74

第74章 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有一次,田鹏一家三口一起下电梯。电梯上贴了一张被撕去一半的收水电费的《通知》,田鹏的父母对此丝毫没有反应,他们径自出了电梯。

可是,田鹏却说:我分析撕《通知》这张纸的人有三个特征。父母愣住了,“哪三个特征?”田鹏很认真地说:第一,撕纸的人可能是个小孩,因为如果是大人的话,他的身高足以使他把整张纸撕下来;第二,这个人很可能是个左撇子,因为这张纸的右边被撕掉了;第三,这个人所住的楼层可能比较低,因为在他还没有撕完的时候,电梯已经到了目的地!

听完田鹏绘声绘色的分析,父母高兴的拍掌叫好。心想:“这孩子,思路太开阔了,看来是做侦探的材料”。

发散性思维就是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暂且不说他分析得是否有道理,能做到这一点就很了不起了。

当一个孩子的思维不受外界的局限,敢于思考,也敢于说出来,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的父母就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孩子才能想得深,想得全,想得有新意。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时时处处存在着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的契机。比如,让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去做同一件事,让孩子想象同一故事的不同结局等等。这里有两种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的具体方法,父母可以参考:

方法一:让孩子给大人讲故事

“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晚饭后,聪聪又赖在妈妈的怀里,不肯上床睡觉。

“儿子,今天要不这样,我们石头、剪子、布,谁输了就由谁讲故事,好不好?”

这是以前没有的事,聪聪觉得新奇,就答应了。聪聪输了,妈妈就学着聪聪平时的语气,“聪聪啊,妈妈睡不着,快给我讲个故事吧。”聪聪又紧张又有点得意。

“有一天,母亲叫小红帽去给奶奶送食物……”聪聪开始小声地讲起来,

“然后呢?”妈妈微笑地听着。

“然后,遇到了大灰狼。”聪聪接着讲。

“小红帽在森林中遇见了狼,她从未见过狼,也不知道狼性残忍,于是把来森林中奶奶家的位置告诉了大灰狼……妈妈说,聪聪,今天我们能不能想想假如小红帽发现面前的是狼,她会怎么说呢?会怎么做呢?”妈妈不露神色地引导着聪聪。

“这……”,妈妈不让再讲以前的故事模版,聪聪有点紧张了。

“别着急,儿子想想。”妈妈鼓励到。

“小红帽,发现它就是狼……然后,她就装作没认出来……然后告诉了大灰狼奶奶住在哪里,不过……”聪聪就这样不太顺畅地讲着。

“不过怎么样?”妈妈好奇地问,看着妈妈的表情,聪聪高兴极了,立刻觉得自己的故事讲得很好,于是就兴致勃勃地往下讲。

“不过,她告诉大灰狼的位置是错误的,看到大灰狼飞奔而去,小红帽赶快跑到了奶奶家,还特别告诉奶奶要多加小心,注意大灰狼。”聪聪几乎是一口气讲完了这段话。

她妈妈听完后,一个劲地夸聪聪的故事讲得好,还说这个故事和以往不同,太有意思了。从此以后,聪聪就经常以这样的方式给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讲故事,聪聪用不同的情节讲同一个故事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让孩子给大人讲故事,并鼓励孩子适当改掉故事情节,按照孩子的想法去讲故事,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了孩子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

方法二:和孩子用多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

让孩子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解决同一问题,也是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的好方法。比如和孩子玩皮球,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不同的玩法,如单人拍、双人拍、跨拍、自抛自接、你抛我接、夹跳、托球跑、赶小猪等等多种玩法,可以使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而且,孩子在这个活动中,也形成了多途径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也增强了他的成就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