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59

第59章 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

有一个10岁的孩子,他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又善于动脑筋。不管是做题目还是抢答问题,他都是最先完成;作文也是班上写得最棒的;连绘画作品都拿过全国性的大奖。

于是,有人向孩子的父亲请教,究竟是如何教育出这么优秀的孩子,父亲说:“我从不管孩子的作业,也不看着学习,从孩子上学前,我就给他灌输一种观念: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将来有出息也是他自己的事。”

孩子每天的作业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完成的,即使作业多做不完,他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做作业,然后才会休息。父亲仅仅要求他每晚8点睡觉,而他的学习时间由他自己安排。

有一次,孩子因一时贪玩忘了做作业,到睡觉时才想起来,于是父亲告诉他,作业没完成那是你自己的事,就算明天挨了老师批评,也是你自己造成的,但是现在,你必须上床休息,因为睡觉时间到了。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耽误过自己的作业。

即使他做错了事,父亲也从不会打骂他,而是给他讲道理,直到他自己明白为止。他考试成绩很好,父亲也不会给他奖励,他要让孩子明白,学习好坏是自己的事,既然是自己的事,凭什么要爸爸奖励呢?

孩子正是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认识到了学习是自己的事,并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的学习能力。

很多父母总是喜欢呵斥孩子:“还不快去做作业!”“走,看什么电视啊?看书去!”等等,其实这些话给孩子的潜意识是:“作业是给妈妈做的。”“书是为了妈妈念的。”孩子们完全意识不到学习是为了他自己,学习其实是他自己的事,这样自然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多父母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于是就替孩子做出了一切选择,也陪着孩子做了一切。让孩子完全感受不到自己是在为自己学习。父母们剥夺了孩子的自由,也把孩子的责任扛到了自己的肩上,然而到头来,孩子却因为没有为自己奋斗的欲望,而很难腾飞。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有一个小女孩一连几天没做作业,当妈妈责打她时,她却理直气壮地说:“平时都是你陪我做作业,这几天你出差不在家,没人陪我做作业,我怎么做得出来啊?”

还有一位母亲给孩子买了架上万元的钢琴,每天给孩子安排时间训练钢琴,孩子却对母亲说:“妈妈,我给你练半小时的琴你得给我5元钱;我给你练1小时的琴,你给我10元钱,怎样啊?不给钱我也不给你练琴了。”

父母应该清楚,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本事再大也不能代替,最终还得靠他自己。父母所能做的,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有更多选择的自由,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责任感,让他们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奋进的热情和学习欲望。

有什么比让孩子自己渴望“成龙成凤”更能达到目的呢?当孩子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时,他离真正的成龙、成凤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