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05

第5章 相比物质,孩子更需要鼓励

小王夫妇常年在外忙生意,很少有时间关心孩子,孩子从上小学起就一直由奶奶带,他们半个月才回家看孩子一次。

所以,每次回来,只要孩子稍微取得一点好成绩,他提出的什么条件他们都千方百计地答应:从最初的零食、文具、书包、玩具,到电子词典、MP3、游戏机、自行车、电脑等等,中考前孩子竟又提出:如果考上高中就要奖励他600元。作为家长的小王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孩子好不容易上了高中,二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600元的奖励承诺也兑现了。可是至此以后,孩子便常常就给他们打电话索要零用钱作为考试的奖励。

小王夫妇从孩子班主任的口中偶然得知,孩子在学校表现非常差,经常逃课去游戏厅和网吧,还花钱雇同学帮他写作业、考试时经常作弊,俨然一个“问题学生”。这时候,他们才明白: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一味满足,是对孩子变向的溺爱。

无奈,小王夫妇干脆把外边的生意撂下了,到学校去陪读,从此孩子的学业才开始出现好转。

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作为家长大多数都有能力也乐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生活在城市里的家长更是如此。在大多数家长看来物质上的奖励,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重要砝码,因此他们常常能听到:“如果你能听话,好好写作业,妈妈就带你去吃肯德基。”“只要你考试拿到前五名了,我就给你买你最想要的玩具!”“儿子,下次你要是在考个100分,我就奖你500块钱。”等等鼓励孩子的话语。

孩子取得好的成绩,家长给予一定的奖励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奖励不当,就成了交易。久而久之很多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如果没有物质或金钱的奖励,学习的积极性就大减;反之,如果给孩子一些物质上的承诺,他们才愿意学习。

其实,孩子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人尊重、被人爱、被认可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因此,多给孩子一些精神鼓励可能更令他难忘。回想一下,当孩子开始学走路的时候,很少有家长会对孩子说:“孩子,如果你现在能走上十步不摔倒,我给你十元钱。”这个时候,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奖励。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今天你把自己的房间收拾的很干净,真是个好习惯。”面对孩子的每一次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但是不能一味表扬孩子而不指出孩子的不足,因为让孩子知道还有什么问题和不足,他才能在已经进步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而不是轻易产生沾沾自喜、骄傲自大的感觉。

此外,在赞美孩子时家长应该注意,不要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期待。父母应该引导他们去发现完成一件事情乐趣在于成功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得到某种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