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43

第43章 不要怀疑孩子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学校里有一位曾经做过小偷的学生,在同学的眼中被视为另类,几乎没人与他来往。而某天,马卡连柯却派他去几十里外取一笔数额不小的钱。

接到任务后,这位学生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问马卡连柯:“校长,你不怕我取了钱不回来吗?”马卡连柯微笑着回答:“这怎么可能?我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快去吧!”

不久后,这个学生回来了。他把钱交到马卡连柯手上后,要求他再核对一遍。而马卡连柯却说:“不用,你数过就行了。”说完之后,就随手把钱放到了抽屉里。

事后,这位学生这样描述自己取钱路上的心情:“从来没有人这样相信过我,当取了钱往回走时,我在想,要是有人来袭击我,哪怕有10个人,或者更多,我都会跟他们拼到底,除非他们把我杀死,否则我一定要将钱顺利交到校长手上。”

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它可以培养孩子的诚信。可是很多家长却对自己的孩子不够信任。我们经常这样的现象:父母要求孩子吃完饭在房间里学习半小时,于是孩子照做了,可父母却不放心,隔几分钟便去检查一下孩子是否在偷懒;他们让孩子帮忙去买东西,却总担心孩子谎报价钱,一审再审。父母们的这些行为,往往导致孩子用撒谎来对抗,而父母们却认为自己的怀疑是有根据的,这就更加滋长了孩子的不诚信。

而且,孩子多是叛逆的,如果你不信任他,或是冤枉了他。他就很可能会产生一种破罐破摔的想法,把撒谎当成一种正常的行为,甚至是报复父母不信任自己的武器。而且,即使是自己撒谎的行为被拆穿了,他们也不会觉得内疚。

作为父母,一定要用信任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深信孩子是好的,哪怕他有过过失,但本质并不坏。父母要常常用“发现新大陆”的眼光,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样做,孩子就会从赏识的眼光中,感受到信任的力量,于是会更加努力地表现出自己积极的一面,生怕失去这份信任。

即使孩子撒谎后,很久才承认,也不要对他说:还不承认?我早知道你做了什么!最好是说:我很高兴你终于说了,相信下次你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理解他的困难所在,以后就不会再欺骗父母了。自然而然地就养成了诚信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