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26

第26章 “小惩罚”能起大作用

在新学期开学的前一天,妈妈送给林东一只漂亮的小闹钟,并对他说:“从今以后,妈妈再也不叫你起床了,这只小闹钟会代替我来叫你起床。它不会像妈妈一样叫你好几遍,所以,当你听到它响之后,就要马上起床,否则会迟到的。”

林东没有把妈妈的话放在心上。第二天,听到闹钟响之后,林东伸手关掉了闹钟,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结果可想而知,由于迟到,林东被老师严厉地批评,老师还罚他打扫卫生一星期。

就因为这个惩罚,林东变乖了很多。从那以后,每天早上闹钟一响,他就警觉地爬起来。再也不敢懒床了。

孩子的坏习惯总改不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家长的过分包庇和纵容。每个人身体上和思想上都会有很强的惰性因素,家长的过多纵容,往往会把孩子的惰性因素更多地激发出来。

例如,家长如果每天都三番五次的叫孩子起床,孩子就会产生这样的思想:“爸妈总会迟到前叫我起来的,再多睡一会儿吧!”长此以往,孩子赖床的坏习惯是永远也不会改掉的。所以,家长最好尽量少参与孩子的事情。

这时,肯定有家长要问:“不叫孩子起床,那他们还不得天天迟到呀?”“天天遭受批评会不会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事实上,事情并不像你想的那样严重,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很聪明,当他们多次因为迟到而受到惩罚时,他们肯定会主动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从而改掉赖床的坏习惯。

当然,要想利用这种后果惩罚法使孩子改掉坏习惯,必要的时候,家长要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你可以把自己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的计划告诉老师,如果孩子由于习惯问题犯了类似迟到之类的错误,请求老师配合自己,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再给孩子一些鼓励。这样,家长们的那些担心很快就会消除,同时,孩子的坏习惯也很快就会改掉。

假如孩子因为贪玩而错过了晚饭时间,不要为他另起炉灶,让他尝尝饥饿的滋味!

假如孩子总是忘记带家里的钥匙,那就不要及时的为他开门,让他们在门外站一会,感受一下等待的痛苦。

这样的小惩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只要是孩子不太好的习惯,都可以借助这个方法帮助孩子加以改正,让孩子逐渐提升自我约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