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好习惯从小培养
9975300000011

第11章 让“我能行”成为一种信念

孟波上五年级了,但一直以来他都没有担任过班干部,但是他非常想当班干部。家长知道他的心思,于是鼓励他在同学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机会戴“一道杠”、“两道杠”为大家服务。

在一次全班召开的小队长竞选会上。孟波虽然脸涨得通红,但还是激动地请求:“虽然我各方面表现不太好,但我也想当个干部,为同学们服务,同学们,请相信我能行,请大家投我一票吧!”

面对孟波自信而真挚的呼唤,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一致同意孟波同学担任小队长。从掌声中,孟波听到了同学们热情的鼓励:“你能行!”当时,他激动得哭了。上任以后,孟波干得很出色。

很多时候,一个孩子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往往取决于家长对他能力的信任程度。如果当你的孩子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对他说:“去吧,你能行。”孩子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但事实上,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代替孩子做的事太多,给孩子实践的机会、成功的体验太少。这都是源于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

其实,每个孩子都很能干。孩子们的快乐是通过自己亲身实践获得的,绝不是花钱买来的。孩子真正的成功是自己经历挫折、战胜困难之后取得的进步,他会从中感到“我能行”。

所以,我们做爸爸妈妈的,从小就要向孩子发出“你能行”的信号,放手让孩子去实践,让孩子亲身去品尝失败的滋味和成功的喜悦,这种经历,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不停地、随时随地地鼓励孩子,不断地强化孩子“我能行”的积极意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但是,常会听到很多家长这样指责自己的孩子“太笨了!”“太糟了!”“太不争气了!”“太没出息了!”……孩子们整天在这样的不良影响中长大,他们的才能被自己最亲的人忽视,无形中给自己下了“我不行”的定义,一旦这种意念在孩子的头脑中扎下了根,孩子就会变得对做任何事都没有信心,会觉得离开了父母自己就寸步难行。于是他们就真的什么都不行了。

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你日常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的影响。即使你的孩子暂时发展的不太好,也不要急躁。孩子毕竟还小,只要耐心启发,只要你相信孩子能行,总有一天,他就真的能行。

假如你的孩子现在学习成绩较差,没关系,你要相信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能上来,而且还要把这种对学习的信念灌输给孩子。当孩子参加各种比赛的之前,家长要对他表示肯定:“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如果孩子输了,哪怕是最后一名,家长也要鼓励他说:“敢去参加比赛就是好样的!”让孩子赢得起,也输得起,帮助孩子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当“我能行”成为一种信念,随着时间悄然沉淀在孩子心底的时候,他们就会真正成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