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孔门七十二贤
9960400000026

第26章 高柴

高柴(前521一?),姓高,名柴,字子羔,亦称子高、子皋、季皋。春秋末年卫国人〔也有人说是齐国人或郑国人)。约生于公元前521年,卒年不详。小孔子30岁。身材矮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他“长不盈五尺”,约合今天I米高。相貌丑腼。如《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所说“状貌甚恶”。孔子曾对几位弟子作评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嗜。”(《论语·先进》)认为高柴愚直而不知通变。但事奉父母特别孝顺。也很有行政能力,在孔子弟子中是先后担任官职最多的人。高柴对待父母竭尽孝道。《孔子家语》记载他“为人笃孝”。父母去世后,他痛哭无声,“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礼记·植弓上》)三年服丧期间未露一丝笑容。仁德的君子都认为做到他那样的孝道非常困难因此他至孝的名声远播诸侯各国。《礼记·植弓》篇有这样的记载:“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哀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哀。”是说成邑有一个兄长死去而不为他举哀的人,得知子皋将出任成邑长官,怕为人至孝的子皋惩办他,赶紧为他的亡兄操办起隆重的丧事。说明高柴的孝道是非常出名的口高柴年纪很小就拜师孔子学艺,但由于才智不足,学问上长进不大。这时子路却推荐他去费邑做官。孔子担心高柴学养不深,难以立即担当重任,对子路说:这个时候让他去做官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但子路固执己见,认为费邑有土有民,是一个增长才千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读书才叫学问。在子路的安排下,高柴年纪轻轻就进人仕途,后来子路去卫国做官,高柴又跟去做了刑狱之官。也许正因为他跟从孔子不久,学养不深,对于儒家的道德规范总有似是而非之感,甚至做出一些不合礼义规范的事情。据《礼记·植弓》篇记峨,有一个名叫子蒲的人死了,哭丧之人直呼死者大名,于丧礼不合,子皋讥笑说:“若是野哉!”表明高柴对礼制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平时的装束又显得不懂礼义。如《礼记·杂记》篇记载他曾穿妇人的衣服,遭到曾子的嘲笑。他身为卫国刑狱之官,当卫国发生内乱时,不敢挺身人难,为主尽忠,又遭到后人的讥责。他做成邑长官时,为埋葬他妻子,踏坏了别人的庄稼,受害者请求赔偿。他却说:“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弃予,以吾长于斯也,买道而葬,后难继也。”(《礼记·檀弓》)即是说,成邑的主人孟氏并不因这件事怪罪我,朋友也不因这件事赚弃我。我身为邑宰,却买道葬妻,这种清检的作风,后人难以继承。他不但不给受害者赔偿,反而强辞夺理,恃宠虐民。屡屡遭到后人责难。虽然在高柴身上有种种毛病,但在行政方面的确很有能力。年轻时,子路派他任费邑宰。孔子周游列国期间,他随子路任“卫之士师”即刊狱之官。回鲁国后又先后担任武城宰、成邑宰,具有丰富的行政经验。《说苑·至公》篇记载一则关于高柴的故事,很能说明他的行政能力。故事说他在卫国做刑狱官时,依法砍了一名罪犯的脚,后罚他守卫城门。后来卫国发生内乱,高柴正是在那位受刑的守门人的帮助下逃出卫国。幸免于难。高柴不解地问守门人为何不借机报复他,反而助他逃走。守门人说:我因罪受刑,罪有应得。但当你判我的刑时,看得出来你反复掂量,想为我开脱减刑,表现出了仁爱之心。当罪行确定临当行刑时,你心里也很难受。因此,我并不怨恨你,自然要帮你出逃。孔子听了这事之后,感慨地说:“臼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想。公行之也,其子羔之谓软!”可见孔子虽然认为高柴愚直,但仍肯定他行政有方,善于树德。自东汉明帝水平十五年起,子皋一直配祀孔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子皋为“共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被加封为“共城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