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孩子安排一切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什么事情都是父母为其安排好,那么,孩子在进入社会之后就会因为缺乏各种能力而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些事情是孩子必须要独自面对的,所以,在应该由孩子来做的事情上,父母理应放手,将成长的权利交还给孩子。
别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别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程亮非常喜欢踢足球,每天放学后,都会和几个同学去踢球。这天回到家里,衣服一身脏,还擦伤了胳膊。妈妈为此很生气,就故意将程亮的足球藏了起来,觉得这样一来,他就没时间踢球去了。
可是程亮还是每天出去和同学踢球,为此还不和妈妈说话了。爸爸对妈妈说:“孩子已经不小了,不能总是把他当成小孩,像洗衣服这样的小事,你就让他自己去做,别让他养成懒惰的坏习惯。关于踢球,那是孩子的爱好,只要不耽误学习,就让他去打吧。受点小伤,也是正常的。”
妈妈也觉得孩子爸爸的话确实有道理。她走到孩子的房间,严肃地对孩子说:“妈妈允许你有自己的自由和爱好,但是你必须要做到,不能因为打球耽误学习;要保护好自己;踢球后的脏衣服自己洗。”
程亮很开心,因为自己的课余爱好和生活不用再由妈妈来安排了。
拒绝包办,给孩子动手的机会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懒和笨,不会自己做事,而是父母没有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什么事情都给孩子安排好,从而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他们的自理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从而事事都要依赖父母。
只有父母放手,孩子才会真正动手。一些小事,正是磨练孩子的最好机会。孩子在自己动手成功完成了一件事情之后,会感到快乐和高兴,这也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拒绝包办,孩子才会觉得不受控于父母的安排,也才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为孩子安排好一切,表面上看来是对孩子的爱护和关心,实质上抹煞了孩子做事的积极主动性。最初孩子可能会反对父母的包办,时间长了,孩子对父母养成了依赖性。等将来他到了社会,没有父母依赖的时候,他会习惯依赖别人,会常常被各种环境困扰,也缺乏抵抗压力的能力,以至于不适应社会。所以,别为孩子安排好一切,适当提醒,剩下的就交给孩子自己去做。
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程亮的爸爸想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孩子喜欢踢球,就让他去踢,但是前提是他踢球回来的脏衣服要孩子自己来洗。不仅尊重了孩子的爱好,还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孩子自觉主动地生活、学习、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有学校曾开卷调查,98%的父母担心自己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但是这个心病大多数是父母自己造成的,因为父母常常在爱的名义下,为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替孩子处理好一切困难,其实是在害孩子。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这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在父母的合理引导下,它是可以不断得到提升的。
因此,父母要从每一件小事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这样孩子才会很好地管理自己。
鼓励孩子的独立想法和行为
父母事事为孩子安排好,孩子就可能会懒于动手动脑,不愿意独立。父母如果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去做,即使是遇到困难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独立的基础上去创造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父母不仅要让孩子动手来做自己的事情,还要学会动脑来想事情。对于孩子的好奇心要给予保护,孩子做事和说话表现得幼稚,千万不要去嘲笑。这样会伤害到孩子自己动手做事想问题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反而,如果父母能多多鼓励孩子,鼓励孩子的独立想法和行为,让孩子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可培养孩子的自信,可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意识。
【小时候,我们都渴望早点独立,不想让父母为我们安排好一切,可是当我们为人父母时,我们又都习惯了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一切。换位思考一下,别再给孩子安排好一切,给孩子一些自由吧!】